“二十四孝”老爸过招青春期猛娃,一年给儿子写近50封家书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9-11-22 12:22 出处:腾讯育儿 作者:佚名编辑:@育儿之家
上个周三下午,温良先生早早完成了手头的工作,从北京的东四环开车去西五环。这样的横穿北京城,温良几乎每周都会来一次。因为周三是他与住校的儿子约定的固定见面日。 温良先生的儿子现在上初二,用他的话说“正值猛烈的青春期”。其实,温良的儿子小暖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别人家的孩子”。

视觉中国供图

上个周三下午,温良先生早早完成了手头的工作,从北京的东四环开车去西五环。这样的横穿北京城,温良几乎每周都会来一次。因为周三是他与住校的儿子约定的固定见面日。

温良先生的儿子现在上初二,用他的话说“正值猛烈的青春期”。

其实,温良的儿子小暖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别人家的孩子”。

bkn-20190408140004973-0408_00982_001_01p.jpg

温良的爱人是做文字工作的,小暖从小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特别的天赋,早在小学期间就出版过作品集。中学又到了一所非常注重学生个人特长的名校过上了寄宿生活。

不过,小暖跟家人的矛盾就是从上了中学开始的。

“那是孩子第一次月考结束之后。”温良记得非常清楚,月考成绩不太理想,小暖周一便把这个消息电话告诉了家人。按照在小学时的惯例,温良夫妻会第一时间跟孩子一起分析一下试卷,寻找错题的原因。但是,因为住校,试卷分析这件事被耽搁了几天。

周五那天晚上,下班到家的温良自然又想到了试卷的事,便向小暖要了试卷。看着每一科都不太高的分数,温良的情绪一点点跌落,最初的交流分析也慢慢变成了指责和批评,而且语气越来越严厉。

没有想到的是,儿子的反应更激烈,温良感到震惊:“他用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声音跟我大声叫喊”“他说老师已经分析过错误原因不用你再说了”“他说已经发生的事(成绩不理想)为什么反复提起,你这是在揭短”“他近乎崩溃地发泄让我觉得非常陌生”“我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了青春期猛烈的力量”……

做不缺位的老爸:一年给儿子写近50封家书

那天夜里,温良心里非常难受:“儿子为什么变得像个陌生人?”

温良冷静地分析了他们与儿子之间的变与不变。

儿子的变:上了中学、过起了寄宿生活、每天都可以接触手机、青春期恰好到来;父母的不变:妈妈仍然把他当小学生事无巨细的唠叨、爸爸发现他有错误的时候第一反应仍是直接地批评和纠正。

正因为这种错位,使得他们之间的沟通无法进行,甚至说不了几句话就吵起来。

既然孩子变了,父母也要变。

首先要变的就是父母角色的调整:“妈妈后退一些,我跟上一些。”温良说。“那么,我应该怎样跟他沟通?怎样跟妈妈做得不一样?怎样把父母想说的话有效地传递给儿子?”

温良选择了写信。

他在信中跟儿子聊当了青春期孩子父母的感受:“父母对孩子的突然长大会束手无策。”温良说,儿子的生日、儿子刚刚经历了挫折的时候、学校刚刚开了家长会的时候,甚至还有国内外发生了重大事件的时候,“这些都是关键时刻,我都会给儿子写一封或长或短的信”。

温良数了一下,儿子上中学的一年里,他给儿子写的家书已经超过50封。当家书已经成了温良与儿子的重要沟通方式时,“工作忙”“没时间”等理由就都不存在了。

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温良正在外地出差,那天忙完所有的工作已是夜深人静,温良在电脑上敲出了这样一个标题:《你应怎样纪念你即将逝去的童年》,温良告诉儿子13岁之前“你是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中甚至溺爱中长大”,但是过完这最后一个儿童节后,“意味着你已经长大,意味着你将不能再任性,意味着你要提高学习的标准,意味着你要面对中考的压力,意味着你要谨慎交朋友。你也许不再可爱,但是你却可以越来越阳光、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让人尊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在接受采访中曾经说:当孩子,特别是男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内心那种要求独立的需求更加明显,而这时候也是培养他们坚强、勇敢、担当的又一个关键期。因此,这时候母亲的相应退出,父亲的跟进确实更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

好在,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原来的“甩手掌柜”型爸爸开始向“二十四孝”爸爸转变。“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人流传的孝敬双亲的二十四个经典故事,有些故事中的孝子为了孝顺父母甚至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二十四孝”用在今天,多了调侃的成分。

当孩子榜样的老爸:带着女儿骑行张家口

很多人认为父亲的做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男孩子的青春期是否度过得顺利。在女孩的教育中也经常效果奇佳。

刚刚开始高中生活的章沂有一个“昏天黑地”的初三中考年。这一年的章沂,用她爸爸的话来描述就像“魔鬼附体”。

初三之前的章沂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从将升入初三的那个暑假起,章沂突然对自己的身材格外在意,总觉得自己胖,开始减肥。

“最开始,还每顿饭都吃,只是吃得少,后来晚饭不吃,再后来开始吃减肥药。”章沂的父亲章先生说,“而且胆子特别大,从广告上随便看到一个减肥广告就会要钱买药。”

中考在即,又有哪个家长会同意孩子减肥?

短短两个月的工夫,章沂与家人的矛盾便不断升级。最先是跟照顾一家人饭菜的妈妈争吵,几乎每天都吵。再后来,随着章沂学生成绩的下降,张先生也加入了批评女儿的行列中。

矛盾的完全激化是在章沂初三第一个学期的国庆节放假前一天。

那天,章沂妈妈在收拾房间,发现为“十一”长假出行取出的现金不见了。最初以为是章先生拿的,结果不是,等再问章沂时,章沂立刻急了,她说:“谁让你们不给我钱买减肥药的?我这么胖被别人笑话多难受呀!”

“8000多块钱呀!哪个父母会忍住不生气,这已经不是减肥不减肥的问题了,这是品质问题。”章先生说。

于是,夫妻俩动手打了孩子。

但是这一次惩罚并没能让章沂“悬崖勒马”。第二天早晨,章沂冷冷地对父母说“我不去上学了”,然后就把自己关进了自己的房间,任凭父母如何叫门都不开。

章先生和爱人意识到,跟正处在严重逆反期的女儿“硬碰硬”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冷静之后,章先生知道这么下去的唯一结果是让孩子离自己越走越远。于是他到学校给章沂请了假,并且跟老师长谈了一次。

回到家,章先生不再提上学的事,而是跟女儿聊起了“十一”长假的计划。

“当时的问题太多了,已经不知道该先解决哪个好了,那么就回到最基本的问题——健康问题,既然女儿要减肥,那就先把女儿拽到健康的减肥方式上来。”章先生跟女儿达成了一个协定:“十一”期间女儿跟随章先生用运动的方式减肥,如果没有效果,女儿可以改用自己的方式,唯一的条件是女儿必须坚持。

章先生是一个运动爱好者,年轻的时候长跑、游泳、骑车样样都专业,直到现在也仍然保持着每天运动的好习惯。所以他想用长途骑行的方式让女儿经历些磨练,同时,“运动是最好的减肥方法,我就不信一个长假下来还能没有效果。”

章先生准备好了性能良好的山地车,备好了足够的补给(妈妈开着补给车跟在后面),开始了北京到张家口的长距离的骑行。

完全可以想见,最初的那两天是相当困难的。

第一天才骑了一个多小时,章沂就吵着要直接上补给车。“既然有了协定我们就去遵守,否则如果我输了也可以不遵守协定。”章先生这样回答。

就这样,走走停停,章沂在全程赌气+沉默中结束了第一天共3个小时的骑行。

经过了第一天的辛苦,第二天,浑身酸痛的章沂更难坚持了。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每当路面交通状况复杂时,章先生就会骑在章沂的外侧以便尽可能保证章沂的安全。结果,在躲避一辆汽车时,章先生的自行车侧倒了,膝盖扭了一下。最初,还没觉得什么,但是越骑膝盖越疼,后来几乎完全无法弯曲。

看到这种情况,章沂的妈妈提出让章先生进入补给车,然后大家开车去找医院。

“前一天,我还在教育女儿要有契约精神,今天轮到我了,我只能坚持,否则我将彻底失去女儿的信任。”于是,章先生决定,哪怕是用最慢的速度也要骑到医院。

“那天当我们最终到达医院时,我真真切切感到了女儿的变化。在此之前,我们能感到她的心里只有自己,眼睛里也只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但是,从那一刻起,她的眼睛里至少有了父母。”章先生说。

休整了一天之后,他们的骑行继续。

自从膝盖事件过后,骑行的气氛发生了变化,父女二人之间有了交谈,章先生依然没有跟女儿聊减肥药、也没聊上学的事。但是,章沂的内心开始慢慢敞开了,她在骑行的间隙聊了身材胖带给自己的苦恼,也谈自己对学习的看法,有时候甚至提到了自己对初三年级的规划,还有自己对父母的期待。

谁也无法说清这次骑行到底对章沂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能够看到的结果是,现在的章沂顺利进入了一所不错的高中,同时还养成了长跑的好习惯。

青春期教育没有“万能钥匙”

有人觉得自己既做不到像温良那样下笔成章,也不能像章先生那样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是不是注定了无法成为一名好父亲?

人们常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而每个人的青春期到来的时间不同,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又千差万别,如此众多而复杂的变化,所带来的便是千差万别的青春期,家长们很难再从书本上找到“万能钥匙”了。

如果非要找到些规律的话,我们在那些成功的故事背后都能看到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把目光从孩子身上移到自己身上。

“我写这些家书,最初可能还抱有教育孩子的目的,但是越到后来我越发现,这些文字其实更是写给我自己的。”温良说,写信的过程就是一个梳理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冷静、让我反思,首先成长的是我而不是儿子”。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言传身教,身教大于言教”的说法,父母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能影响孩子。

现在很多青春期女孩的家长都在因孩子沉溺于漫画而烦恼,记者在采访中遇到这样一位爸爸,他没有一味地阻止孩子追漫画,而是陪着女儿完整地“追”了一部由漫画改编的连续剧。然后他做了两件事,一个是从故事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历史线索,用了几天的时间沿着这些“蛛丝马迹”重新梳理了一遍中国历史;再一个,这位爸爸在网上找了很多女儿喜欢的剧中人物画像,然后在空暇时间跟女儿比拼绘画。

“当孩子沉溺其中时,死拉硬拽只能让她更加沉迷,这个时候接受她的喜爱,了解她的喜爱,关键还要再比她多走一步,这样才有机会引导她。”这位爸爸说。

几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在孩子身上发力“事倍功半”,在自己身上发力“事半功倍”。正如温良所写的一封信“我正努力做一个最好的父亲”,其实,无论你是“二十四孝老爸”还是“二十四孝老妈”,当你正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时,你的孩子也能学着做最好的自己。

20503273_174350542035_2.jpg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