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间的矛盾在得到升级之后,“你给我滚”就会出现在嘴边,女方并不想真的让男方从这个家里走出去,其实就是想证明点什么罢了!
01、他因为一件小事跟老婆争论。可争着争着,就吵起来了。到最后,两个人都歇斯底里,互不相让。
这时,老婆对他大喊,“你给我滚!”他当时正在气头上,就甩门而出。
出门后,他想耳根清净,就干脆去宾馆借宿,顺便也让老婆冷静冷静。
第二天,他又跟平时一样回家,却发现,老婆气还没消,她把门反锁了,不让他进。
他不知道老婆怎么性格这么怪异,不知道这是唱的那出。
这个朋友新婚不久,还不太懂女人的心理。
有些女性,跟爱人吵架了,经常会大喊说:“你给我滚!”
当她这么喊的时候,其实是在做一种验证。
验证什么呢?看我即使用这种负性的态度去宣泄情绪,你是不是还依然爱我?
如果这个时候,你走了,那么又一次验证了,我是不值得别人爱的,我是不被别人爱的。越想越觉得失望和悲伤。
而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验证心理,跟她内心安全感缺乏息息相关,而安全感的缺乏往往又要追溯到婴幼儿时期。
为什么这样说呢?
02、安全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石,在0到6岁期间发展的重要任务是,解决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更具体地说,如果这个期间,我们没有解决好这个心理冲突,让“基本不信任”占了上风,那么孩子将来就可能会表现出我们常说的缺乏安全感的现象。
而安全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跟父母的依恋关系,它是每个人将来人际关系的重要模板。如果安全感发展得好,孩子就能获得很高的自我价值体验:他会感觉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是值得别人爱的。
比如说,我们对他人的意向,其他人可以依靠吗?我们可以对他人给予期望吗?
如果我们是一种基本信任的心理的话,那么他就会形成正向的回答,认为外部环境是可以依靠的;如果“不信任”占了上风,也就是安全感建立得不够好,那么我们就会认为,其他人是不可以依靠的,是不靠谱的,我不能够对任何人给予期望。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自我的意向,如回答“我是值得别人关爱的对象吗”,“别人会真的爱我吗”这样的问题。
如果安全感发展得好,孩子就能获得很高的自我价值体验,他会感觉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是值得别人爱的。如果安全感建立得不够好,那我们也会秉持一种负面的回答。
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形成一种情绪体验,就是这个环境是不可靠的,我也不值得别人爱,于是出现一种负向的自我意向。
这样缺乏安全感的人,长大以后,就可能会通过很多的方式和方法,去不断地验证到底有没有人会真的爱我。上面说到的朋友的老婆就是这样。
再举个例子。
美国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妇女运动。
那时,为了争取女性权益,获得和男性平等的地位,广大的女性朋友都要求去工作,甚至上街游行呐喊。
本来,女性解放是件好事,可带来的孩子成长的问题却让人始料不及。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不得不从小离开妈妈的怀抱,被送到育婴机构去。由于育婴师的数量有限,孩子的需要很难得到及时满足。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出现了很多社会性问题,比如说较早地出现了一些攻击行为,未成年怀孕,还出现了吸毒等问题……
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这些孩子,当有需要的时候,使劲地哭喊,却没有人及时给予回应,他们能够感受到别人是可以依靠的吗?他能够认为自己是别人关爱的对象吗?
不能。如果真的有人爱我,为什么我哭了喊了却没有人理会我呢?
这些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没能解决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长大之后便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
03、你是个有安全感的人吗?你的孩子呢?
我们再来做一个小测试:通过对爱人的感觉,判断你属于哪种类型。
① 第一种类型是安全型:跟爱人在一起生活很安心,能够为他人着想,同时不会因对方的情绪波动而怀疑感情;可以跟他亲密交流,同时又保证了各自足够的空间。
② 第二种类型是焦虑型:深深地渴望和爱人水乳交融;恨不得时刻跟他/她在一起,一刻也不分离;一旦不能获知他的消息,就会感到焦急。
③ 第三种类型是回避型:很难跟爱人保持亲密,如果没有空间和机会的话,就会感到丧失自我。这个类型的人,从表面上看来,是不想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不敢跟人建立亲密关系,害怕亲密关系会伤害他。
我们同样可以测试孩子的类型。
① 当你离开的时候,孩子虽然并不高兴,但基本上能接受这个情况,当你回来时,他会表示欢迎,非常高兴地跟你拥抱。这样的孩子就基本属于安全型。
② 当你离开时,孩子非常抗拒,大哭大闹,一直抱着你不让你走,那就可能是焦虑型。
③ 当你离开时,他的表现并不强烈,但也会不高兴,可当你回来时,他却并没有强烈地欢迎你。你去抱他,他有时候想让你抱却又拒绝让你抱,这种就属于是回避型。
通过测试,如果你发现孩子属于安全型,那就说明,你的孩子安全感建立得不错,如果属于后两种类型,那么就需要在陪伴上多下功夫了。
那么,孩子从哪里获得安全感呢?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洛,做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
他把给刚出生的小猴子安排了两个假妈妈:一个铁丝做成的猴妈妈,可以给它提供奶水;一个由毛茸茸的衣物裹成的绒布妈妈,但没有奶水。
刚开始,小猴子多围着“铁丝妈妈”。但没过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小猴子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妈妈”那里喝几口奶水,大部分时间都趴在“绒布妈妈”身上。
一个月以后,这只小猴子跟“绒布妈妈”建立了强烈的依恋关系。
当“绒布妈妈”在小猴子身边的时候,它可以做很多自由探索活动。可当实验人员把“绒布妈妈”撤走后,小猴子就蹲在地上不敢动了,有了一种社会化退缩和焦虑的表现。
我们的孩子也有这样的表现:当妈妈在身边的时候,他可以自由地玩耍,可他一旦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就一下子僵住了。
这个“绒布母猴”实际上成了小猴子的安全岛——孩子和妈妈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体现。小猴子像从这个安全岛飞出去的小飞机,只要这个岛在,他就可以自由地探索。一旦安全岛不在眼前,它就担忧和焦虑,因为它找不到可以随时着陆的地方。
所以,在孩子生命早期,我们并不是喂饱孩子就够了。除此之外,温暖、拥抱和抚摸这种爱的感觉,或者说安全的依恋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同样重要。
04、给孩子建立安全感的3个重要提醒:
① 1岁之前一定要有足够多的付出。
我们说,0-6岁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时期,其中0-2岁为关键期(0-1岁尤为关键)。
如果在0-1岁这个阶段,我们对孩子身体的接触不够多,对于孩子的需求回应不够及时,那么就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找到额外的东西,来代替妈妈成为自己的依恋对象。比如说,有的小朋友会将小熊、小毯子,看成他的依恋物,时刻跟在它们身边。
所以,在孩子1岁之前,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多抱抱、亲吻孩子,为孩子建立一个安全岛。
② 心理缰绳随着孩子自由探索范围的扩大而逐渐变长。
妈妈和孩子之间会有一根缰绳一样的东西,即心理缰绳,它需要随着自由探索的范围不断扩大而变得逐渐变长。
换句话说,孩子再爱他的妈妈,也总有一天要跟妈妈分开,他不可能永远待在妈妈身边。所以,我们需要和孩子保持亲密而有间的关系,并不断地把母亲的形象内化到孩子的心里面。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孩子的安全感才真正的建立。
比如,孩子会走路,有了自己的游戏之后,我们就要把家里的危险物品尽可能地安置起来,避免出现过度危险的情况,这么做,是为了鼓励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索。千万不要将危险的物品摆在孩子面前,然后告诉孩子,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玩,这样去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探索。
③ 形成一个好的养育规律。
我们一定要对孩子的各种需要,给予密切关注。逐渐知道孩子每天喜欢玩什么玩具,喜欢吃什么东西。然后,再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规则,来满足孩子。
当形成了好的养育规律之后,孩子就会发现:我生活所需,妈妈都给我安排得很好,我不用非得哭着闹着去要,我需要的妈妈都会给我。其实,这也是一种安全感的体现。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