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入过多的铝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由于过去对铝的研究深度不够,加上铝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急性毒性伤害,因此,人们常常忽视铝对身体的危害。但铝对身体的危害性并不呈现在毒性和致癌性上,研究发现,铝的主要危害表现在神经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上。目前有部分研究认为,过量摄入铝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基于现有科学数据,认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不太可能增加患老年性痴呆的风险。
有研究显示,铝可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铝亦可影响雄性动物的生殖能力和抑制胎儿的生长发育;铝还可通过与钙、磷的相互作用造成骨骼系统的损伤和变形,出现软骨病、骨质疏松等。当然,要出现明显的铝摄入损害,需要铝的摄入量远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规定值。然而我国的铝摄入量却令人担忧,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公布专项监测结果显示:四成食品铝含量超过国家标准2-9倍,人群中30%多的个体每周铝的(安全)摄入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规定值,其中4-6岁的儿童最高,为安全摄入量的2.6倍。纠正饮食习惯,减少铝的摄入,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
过量的铝都从哪里来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在工业中的使用也非常广泛,然而,天然食材中的含铝量却非常低,经铝制剂处理过的饮用水中含量也很低,使用铝制炊具和锡纸带来的铝更少。既然铝的来源这么少,人们又为什么会摄入过量呢答案是:食品添加剂。作为铝主要来源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作为膨松剂用于面制品;作为固化剂用于海蜇加工;作为抗结剂用于食物配料粉中;作为铝色淀用于糖衣、糖果染色等,尽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很小且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但令人担忧的是,在街头制作油条、馒头和加工海蜇的小摊贩很多,他们往往难以按照国家标准的检测要求来添加食品添加剂。不合理的食品添加剂为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生活中怎么吃才能减少铝的摄入
一、海蜇铝残留较高,进食海蜇别过量
海蜇是一种海产品,其口味脆嫩,且含有丰富的碘和蛋白质,是沿海人们家常餐桌的常客。在海蜇被捕获后,人们常常使用石灰和明矾(硫酸铝钾)对新鲜海蜇进行浸制,明矾是海蜇三矾加工过程中必须使用的脱水剂,但太多的明矾会造成铝残留过高,食品标准要求盐渍海蜇明矾含量应为1.2%mdash;2.2%,有些生产者将没有完全处理的二矾海蜇产品作为成品销售,这种海蜇皮外观呈半透明冻胶样,并有软酥的白色麻腐状,用手轻压挤一下,有液体溢出;这种海蜇头外观呈棕红色,中心有软而白色的冻胶样物质,味涩、滑,不可食用。即便是按照合理规定进行加工的海蜇,如果常吃多吃,其中含有的铝也会慢慢积存在人的体内,在达到一定积累量后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因此,海蜇不可多吃,在挑选的时候更应当小心注意,尤其是不能贪便宜而购买路边摊处理的海蜇。
二、油条没那么营养,尤其少给孩子吃
不少爷爷奶奶辈的人都觉得豆浆油条是黄金搭档,最适合用来做早餐,更喜欢喂给孩子吃。按传统工艺,炸油条、炸油饼、炸虾片之类的油炸食品中,都要加入明矾,再配合一些小苏打。这是因为,明矾可以和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让面食在受热之后体积变得膨大。有研究发现,油条要想达到最佳的膨大效果,添加明矾的量会远远超过安全量。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铝不但对他们的神经系统有伤害,更可能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干扰,加上油条中脂肪含量较高,致癌风险也大,因此,少吃油条,也少给孩子吃油条是减少铝摄入的重要手段。
三、膨化食品最好不要吃
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监测,我国部分地区食品铝含量令人担忧:市售烘烤面食(面包)中铝平均含量为126mg/kg、市售蒸制面食为149mg/kg、油条为495.6mg/kg。而颇受儿童及青少年喜爱的膨化食品,含铝量可达到300mg/kg。调查发现,我国7-14岁儿童吃进去的铝主要来自膨化食品,包括蛋糕、馒头、包子、发糕、玉米饼和许多松软多孔的糕点小吃类食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最爱。减少食用膨化食品和松软多孔的小吃,是减少铝摄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购买食物要会看配料表
2014年5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公告,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决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在超市中购买产品时,应当特别注意食品添加剂一项中是否添加了含铝添加剂,尽量选择不含铝添加剂的产品。
以上就是由(育儿之家)本站为大家整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