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感,是破坏亲子关系的根源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3-07-08 02:39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只有不自信的父母、害怕自己不值得爱的父母,才会拼命去强调爱,要求爱。作为一个妈妈,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剁手党,是那种会在日...
只有不自信的父母、害怕自己不值得爱的父母,才会拼命去强调爱,要求爱。作为一个妈妈,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剁手党,是那种会在日本abc mart给孩子按色系一口气买四五双鞋,海淘各国益智玩具,包裹刷刷进家门的嘚瑟主儿。

有一天我在拆快递,我妈妈大声对葫芦说:葫芦你看,妈妈总把最好的给你,长大要孝顺妈妈啊。

我立刻阻止了她,并请她以后再也别这么说了。

因为,我深深地知道,这句话,是谋杀健康亲子关系的元凶。

生儿育女,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以前跟一个未婚的女孩聊天,她坦然告诉我,最讨厌父母们在微信圈没完没了晒孩子,尤其是配文表达“孩子呀,妈妈不容易,以后要记得妈妈的好哦”这种调调的。

她说,麻烦每个妈妈回想当初,为什么要生孩子?有的是想留下爱情的结晶,有的是迫于传宗接代的压力,有的是潜意识希望夫妻关系得以巩固,有的是渴望一份超级的亲密关系。

她认为,孩子,是为了丰富和完整我们的生命,为了我们的渴望,而来到这个世界。孩子的到来,基于我们百分百武断的选择,我们为孩子付出,只是一种成年人基本的负责。

女孩的观点有点偏激,但细想不无道理。

所以,当我们想对母爱索求回报的时候,先清楚这个前提——你对孩子付出的一切,起点从来不是“我为你好”,而是“为自己好”。

过度付出感的背后,是情感的转嫁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传统观念,所以在中国的关系里,亲子关系是一个“有用”的东西,这份感情,是需要回报的。

a的父母有个小本子,从a出生开始到结婚买房,为他花的每笔钱都写在小本子上,每次a与他们意见相左,就会拿出小本子数落a,这个本子,于a而言,是孙悟空的紧箍咒。

还有一种比要求物质回报更要命的,是情感回报。

朋友父母b,在老家有房有车有朋友圈,但退休后,他们双双非要挤到儿子北京不足60平米的小家,理由是担心b从小不会照顾自己,愿给钱愿干活,怎么都行,总之不愿意与b分离。分离,在他们看来,就是不孝。

两代人生活观念差异在b生了孩子后达到顶峰,育儿观念差异、婆媳矛盾、地小人多,孩子两岁时,b离婚了。

据我所知,a是农村家族三代唯一考上大学的,整个家族希望都寄托在a身上。而b的父母感情一直不和,双方拼命争夺孩子的爱,来填补自己的失落。

a的父母是爱孩子,但更爱的孩子带来的荣耀;

b的父母也爱孩子,但更爱这份不愿放手的情感寄托。

事实,a和b从小就有一个愿望,考到外地,远离父母。亲子关系让他们备受束缚的程度远超过了青春期叛逆,变成了一种内心的恐惧。

这样的父母其实我们见得不少,他们本身也许是时代或者命运的受害者,我们不忍指责,但有一点极度清晰的事实是——

在这样直接或变相表达“我已经把最好的给你,你要孝顺我”的过程中,健康的亲子关系,消失无踪。

孩子的爱无需要求,它一直都在

我不太喜欢孝顺这个词语,尤其是“顺”字,这个字眼,等级色彩太重。

爱是互相的尊重,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只有不自信的父母、害怕自己不值得爱的父母,才会拼命去强调爱,要求爱。

这种不自信,跟阶层有时候是没关系的,再底层再艰难的父母,也有智慧和能力,给孩子一份“不求回报的爱”。

《麦兜和我的妈妈》里,麦兜从小没有爸爸,麦兜妈妈打很多份工来维持母子两的生计。

她不仅不在麦兜面前诉苦他的爸爸,而且带着麦兜经历生活困苦的时候,总有能力消解它。

带着麦兜接头卖艺,翻滚麦兜,逗得他哈哈大笑;去菜市场,教麦兜学会萌萌地说“便宜点卖掉算了”砍价必杀技。

麦兜一直吵吵要去马尔代夫度假,麦兜妈妈就带着他做公车到去廉价酒店,在局促小房间里,假装在韩国,奏乐起舞;假装在日本,大吃寿司。

麦兜妈妈有时候会告诉麦兜,跟大表叔住一段,自己要代表宇航局去天空执行任务。很久之后麦兜才知道,那是妈妈在住院,却不愿意小小的他承受不安和惊恐。

麦兜妈妈靠零工维持生计,没房没车,甚至没有麦兜爸爸。她比你,比我,比大部分的人都艰难,她完全可以跟麦兜大吐苦水,大提要求。

但她不,她用自己的朴素的人生智慧,消解了这种生活的沉重,用乐观和坚韧给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这种智慧叫:舍不得、会心疼。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绝对舍不得他们背负这种“被付出感”的沉重。

付出感,是谋杀健康亲子关系的元凶

中国有一个关于孩子赎罪的神话,非常惨烈——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就是不能承受父母的“付出感”,为了脱离要偿还的这种沉重。

一个健康家庭成长的孩子绝少可能变成白眼狼,因为随着他接触外界变多,他会愈加明白,父母给出的,不求回报的爱,多么克制包容,多么用心良苦。

孩子给我们爱的回馈,不是我们要求来的,它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像种子在土地,只要有阳光雨露就可以生长,我们的要求和监督,是拔苗助长,甚至会适得其反。

麦兜长大成为名侦探,每一个习惯、每一个思维方式、每一个小动作,都留着妈妈的痕迹。

他说,“多年之后我终于明白,面对命运,妈妈把能输的都输掉了,把能赢的都赢来了。只不过,输的她都留给了自己,赢来的,她都留给了我。”

这句话我每次想起,都感动得想哭。

我相信普天下每个妈妈都是这么做的,但区别就是,你是自己说了出来,还是留给时间,让孩子自己悟到。

前者是索取,后者才是爱。

我们想要的回报,“付出”当时就获得了

为孩子付出,是上帝给我们的恩赐,让我们享受这种亲子共存的喜悦。

这本身,已经是回报。

当我给葫芦讲故事的时候,他在我怀里暖暖的气息。

当我带葫芦去上兴趣班课,他出来说你看,我涂了一个紫色恐龙,我发自内心的喜悦。

甚至当他感冒发烧,我内心焦虑,却不断克服这种焦虑,锤炼出的镇定。

以及为了想给他更好生活,前所未有的奋斗动力。

这些都是回报。

我们喜欢说一个很浪漫的爱情观点:亲爱的,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这句话的意思,我是成年人,我对自己感情和选择和负责。

其实,这个世界上,我们最该对孩子持有的态度,也莫过于此——孩子,我爱你,我心甘如怡去付出,但这份付出,与你无关。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