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有五位三十世代的男性mdash;mdash;新创公司pebbo执行长陈雅博、新锐导演蔡牧民、简报研究室创办人孙治华、资深律师与健康事业执行董事刘伟立和远传资深协理罗子亮,他们的另一半,有看似轻松、但永远有着做不完家事的全职妈妈;有完全理解彼此工作内容的同行;有白天上班、晚上顾小孩的职场女性;还有与另一半一起创业、互相扶持的奋斗伙伴。
正在规划下一个阶段的你,绝对不想顾此失彼,不经意间忽视了重要的家人吧。在这个传统中本该由男孩子回应的白色情人节里,我们就从男性观点出发,听听他们与另一半的相处之道。
工作本身就很忙碌,此外还可能会在不同城市工作,那要怎么维持感情呢?
■ 刘同学:
可能是职业病,我们在一起后,对于未来都是沟通后用树形图画出road map, 然后分阶段去执行。对于未来不确定的事情,会先说好:如果情况是a我们就这样,如果情况是b那就是这样。在规划选择时候,或许法律人的优势就是比较能区隔理智的决定和情绪下的决定。
我们是在国外进修的时候认识的,毕业后本来计划一起去大陆找工作,但是我们有个共识 mdash;mdash;两人要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在这个前提下,再去取舍妥协。所以经过一段时间,无法在大陆找到两个人都满意的机会时,我们就一起回台湾。现在回台湾一起打拼,阶段共识就是在还没有小孩前要打好专业基础,但未来有小孩的时候,就要分配多一点时间给家庭。
因为当初有把未来可能的情况都纳入考虑,排好先后顺序,因此当改变来临时,我们都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两个人如何协调。
■ 陈同学:
我觉得感情跟工作其实是一样的,当你所有事情变成习惯或者视为理所当然后,可以变化的地方就少了,进步的空间也跟着消失。所以一定要有意识地去感受两个人之间的状况。这并不是说要24小时打开感官全面感受,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而是要提醒自己注意两个人相处的节奏,当节奏出现变化时,要学会安抚对方或者是解决真正的问题。
人的重心跟态度是会变化的,所以就连沟通方式也会是动态mdash;mdash;以前的方式现在不一定管用。最近我意识到这个状况,也一直在思考两人沟通的新模式,这需要不停地学习。
沟通是需要花时间的,但是这样做才有可能让两个人一起走得更远。
如果把另一半跟自己的妈妈比,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 孙同学:
我觉得每个人的行为模式还是跟自己原生家庭最有关系。不过从心态来看,上一个世代的女性是会以家庭为主,但是我们这个年代会稍微想一想自己,我们这个世代的女生对自我形象的需求是很明白的,家庭不再是女性唯一的一面。
即使她目前不一定很明白自己想要呈现什么样的形象,但是在我的眼中,她依旧努力地在家庭责任跟自我两个世界中摸索自己的定位。
■ 罗同学:
我妈妈是老师,也是职场女性。我的观察是两个世代女性其实没什么不同,还是要看自己的意愿与动力。两个世代女性在职场角色都一样,依然要兼顾工作与家庭。
此外,我发现无论中西方都有要以老公与小孩为主的社会观念,而且职场竞争比以往更激烈,女性面临的压力依然很大。我认为现在女性能力其实很强,但要兼顾职场与家庭需要跟另一半沟通,男性在这方面也需要思考一下。
■ 蔡同学:
我妈妈也是职场女性,她是一个教授。在她那个时代,的确是有比较显性的因为你是女生,所以不应该念太多书太聪明会嫁不掉!对这个世代来说,我身边有很多聪明优秀的女性,加上我是外文系,倒是没有看到什么因为你是女生不可以这样的情况。
可是即便是这样我也有看到隐性的不均等,我觉得性别本身就不是均等的,如果硬是要说均等那是欺骗,我觉得应该要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去诚实对待这个议题。毕竟两性在生理上是有不能改变的限制(生小孩的年纪)、差异跟优势。
这是我看到的较大的问题。但是大环境下我觉得普遍已经认识到男女职场上需要平等。
编辑:陶媛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