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妈妈很辛苦,但和你无关……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4-01-10 05:32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文|六妈罗罗1周二童品会的活动后,实在忙的不可开交,发货、客服、写公号,还要联系断货产品的补货事宜。早上七点就出门...


文|六妈罗罗
1
周二童品会的活动后,实在忙的不可开交,发货、客服、写公号,还要联系断货产品的补货事宜。早上七点就出门去办公室,晚上八点多回家,哄完六六睡觉后再爬起来码字,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当诸事缠身,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温和淡定也失控了。

起因只是回家连水都没顾得上喝的我就赶紧给六六哄睡,她却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哼哼唧唧扭来扭去不肯睡。而哄睡前一堆事儿我还没做完,值班旺旺只能听到响声却回不了,六舅舅在日本订货的事也需要我确定,微信上几千条私信完全没时间打开看,可以说口渴难耐,头晕脑胀,只求她赶紧睡了我起来忙。

当六六再次爬起来哼唧时,我忽然受不了了,以往日没有过的严肃冲着她喊了一嗓子:“你怎么回事!看看几点了,为什么还不睡!诚心给我添乱吧?”

其实我喊完,下一秒就后悔了,即便是黑暗中,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六六瞬间僵硬了,没等我抱住她,六六就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我肠子都快悔青了,搂着六六不停地安慰,她软软的身子不停在怀中抽泣,小脸湿漉漉地贴着我,手紧紧抓住我的衣服。

真的对不起,宝贝。我是很累,可是这个与六六无关。工作上的压力是需要自己调节的,身体上的不适更不是她造成的,我真的不应该将自己的暴躁宣泄在孩子身上,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2
确实,从小到大,我们都直接或间接听了太多“都是因为你,我才怎样怎样”“我含辛茹苦供你上学,你再不如何如何你对得起谁”……

无非是让孩子明白:我所经受的一切,都是因为你,这是何其凶狠的道德绑架?!

而家长们对孩子进行这种绑架,目的也只有一个:在能掌控孩子的时候,奴役了孩子的心灵,然后等自己年老无力时,用这份付出换取回报。

养儿防老,反哺之恩,说的就是这。

一直以为能这样做的,肯定都是别人家的妈妈。可当我自己崩溃那一瞬间,心里也有拿孩子撒气苗头的时候,我深深的反思了。和朋友探讨这个事情时,她给我讲了自己的事情。

朋友x在北京工作,过年过节都不回家,但会寄很多钱回去。

她幼年丧父,母亲独自抚养她长大,个中艰辛不言而喻。她并不怕生活的清苦,但受不了母亲累急眼时,她做什么都是错,轻则极尽污辱,重则操起家伙就打。妈妈很爱她,有点余钱就给她买新衣、买课外书,自己的衣服则缝缝补补。妈妈经常说的话就是:“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你不考满分就对不起我啊!”

这话说多了,x渐渐变得反感,甚至想:我这么个讨债鬼,当初你干嘛要生我啊。

母女之间隔阂越来越深,最后是她见到妈妈就本能地反感。不是没有爱,是爱的压抑和胁迫,让爱变成枷锁,令人窒息。

而当孩子表现出逃避,就成了世人眼中的“白眼狼”。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推崇的就是“无不是的父母”,于是在这种思想压制下的下一代长大之后,再有意无意把自己经历的痛楚传递给下一代……

但孩子没降生时,你不需要加班吗?不需要为了生活奔波吗?不需要应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吗?不需要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废寝忘食吗?不需要承担内心情绪的波动吗?

当然要,只是当我们内心十分清楚这个小生命必须靠我们生存之后,我们才敢肆无忌惮发泄情绪,才敢把自己未了的梦想强加在他们身上,才敢用诉苦或变相索求回报的方式,在他们面前显露自己内心的极度脆弱以及安全感的缺失。

没有人愿意背着另一个人的情绪生活,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的生活买单。

小到中学时选择学理科还是文科,大到选择辞职创业还是乐享安逸;小到骑自行车出行还是坐公交出行,大到做丁克还是让小生命降临,都是你自己的选择。结果都应该由自己承担,无辜的孩子和伴侣不应该背负着你的情绪负重前行。

如果你把压力转嫁了他们,那他们的责任推卸给谁?



3
而我,放弃稳定却麻木的生活选择辞职创业,只是我自己的奋斗,再苦再累,都是我心甘情愿的选择,与孩子无关。

如果没有辞职,我不也一样加班到深夜写讲话稿吗?
如果没有孩子,我不也一样有觉得生活太另人绝望的时候吗?
如果没有孩子,我不也一样会感觉活着迷茫吗?

生活原本就不容易,并不是因为孩子的到来才不容易。只是我们清楚,弱小的孩子依附于我们,无力反抗,所以心安理得的将自己的怨天尤人强加到孩子身上。

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在这条修行的路上,我们的心智要不断成熟,至少,不能让情绪失控变成一种常态。

那天事后我郑重地跟六六道歉,她搂着我脖子笑:没关系妈妈,我也不对,我不是故意不睡的,两天没和你玩了,我想你。

那一瞬间,搂着六六我泪奔了,真的,这世上真的没有人像孩子这样,承受着我们的伤害,又无条件的原谅我们,相信我们。

宝贝,我爱你。

妈妈的辛苦与你无关,但是为了你再辛苦我也甘之如饴。

本文作者:六妈罗罗,从公务员到半职妈妈,较真型科学育儿派母亲。中科院儿童心理学硕士在读,专注婴幼儿科学喂养、儿童教育。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