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把牛奶洒到了地上,他的妈妈是这样做的,结果令人称奇
我们是不是经常说孩子不听话?
这是因为大部分父母都不会讲话,无法与孩子做到有效沟通。我们天天用自己想当然的办法教育孩子,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还会伤害彼此。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认同且乐意接受。如果能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有效的。但由于成人欠缺“情绪管理”概念和有效沟通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情绪化问题满足了自己的情绪宣泄而忘了真正的教育目的,行为没有为目的服务,导致教育效果不好。
一味顺着自己的情绪和孩子沟通的父母,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型父母。自然型父母面对孩子的行为,通常的反应模式是:争对错、谈感觉、比高低、论好坏、算输赢。实践已经证明,这类父母往往难以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也无法实现教育的目的。
怎么办呢?办法有一个:抛弃自然型父母,努力做一个有效型家长。
有效型家长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有效型家长的做法:
有一天,一位小男孩试图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牛奶,可取出后刚走几步,就失手了,将奶瓶掉在地上,顿时厨房里一片狼藉!他的母亲闻声而来。
然而,他的母亲并没有发火,没有说教,更没有惩罚他。她说:“哦,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牛奶洒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了,反正已经洒在地上了,在我们收拾干净之前,你想玩一会儿吗?我想,玩牛奶说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结果这位小男孩真的玩起了牛奶。几分钟过后,他的母亲说:“牛奶是你洒在地上的,也应该由你来收拾干净。现在,我这儿有海绵、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么?”
这位男孩选择了海绵。他们一起将地上的牛奶收拾得干干净净。接着,他的母亲又说:“刚才你拿牛奶瓶没拿住,这说明你还没有学会如何用一双小手拿一只大奶瓶。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在一个瓶子里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发现一个很好的搬运方法,使瓶子不会掉落到地上。”
这位小男孩通过反复实践,知道要用双手握住靠瓶口的地方,这样瓶子在搬运过程中就不会掉下来。这是多么生动而又内容丰富的一课啊!
这是科学家斯蒂芬·格伦小时候的故事,他在医学领域的多个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后来回忆说,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明白了无须害怕犯错误,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科学难题也是在经过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之后,最终才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的……
斯蒂芬·格伦的母亲并没有像自然型父母那样“争对错、谈感觉、比高低、论好坏、算输赢”,而是采取了“找问题、说行为、讲合适、评正负、得双赢”的有效方法。
第一步,找问题: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牛奶洒在地上。
第二步,说行为:这么多的牛奶洒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了,反正已经洒在地上了。
第三步,讲合适:在我们收拾干净之前,你想玩一会儿吗?我想,玩牛奶说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第四步,评正负:牛奶是你洒在地上的,也应该由你来收拾干净。现在,我这儿有海绵、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么。
第五步,得双赢:刚才你拿牛奶瓶没拿住,这说明你还没有学会如何用一双小手拿一只大奶瓶。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在一个瓶子里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发现一个很好的搬运方法,使瓶子不会掉落到地上……
无效的教育是随意性经验发挥,有效的教育是有原则的规律影响。
我们可能不是天才,但可能是天才的父母。试想,爱因斯坦等众多伟大人物的父母,他们生活中的成就也不过平平。
我们的孩子或许有一个光辉无比的前程,但是我们如何能配合他“做事有才、做人有德”呢?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实现从“自然型父母”向“有效型家长”的转变。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