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女人如何育儿? - 米歇尔和希拉里的育儿经揭秘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4-03-29 17:23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米歇尔的演讲围绕着自己的两个女儿——玛丽娅和萨莎——展开,将总统选举定位为“由谁来影响塑造孩子们生命中接下来...

米歇尔的演讲围绕着自己的两个女儿——玛丽娅和萨莎——展开,将总统选举定位为“由谁来影响塑造孩子们生命中接下来的四年或八年”,极富人性的柔美,情感真挚,充满了感染力。

在演讲里,她只字未提特朗普,也没有提特朗普妻子抄袭自己演讲的丑闻,却用一句“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引得大家会心一笑,骂人不吐脏字,笑谈间在给予对手沉重一击却保持着自己的优雅,难怪有网友评论“米歇尔是美国最会演讲的女人”。

(想重温这个演讲的,可以看下面这个视频;也可以跳过直接看下文)

米歇尔的演讲提到自己的孩子,也提到了希拉里“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了一位完美女性”,不由得令人好奇,米歇尔和希拉里这两位“第一夫人”,对育儿有怎样的经验和思考呢?

常爸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米歇尔和希拉里的新闻和采访,也翻阅了希拉里写的那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it takes a village》,总结了一下这两位美国“第一夫人”的育儿心得和实操方法,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米歇尔 奥巴马育儿

米歇尔奥巴马共育有两个女儿,分别是生于1998年的长女玛丽娅和生于2001年的次女萨莎。两个女儿2014年曾入选《时代周刊》“25位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长女玛丽娅将于2017年进入哈佛大学——也是米歇尔的母校——就读。奥巴马和米歇尔夫妇二人都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人生成功的典范,他们的育儿技巧也一直以来是公众和媒体想知道的“秘诀”。

规则和时间管理是米歇尔育儿心经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米歇尔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建立规则,让她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小公主。她和丈夫奥巴马给女儿制定了许多规则,比如,严格的睡觉时间、看电视时间。

让孩子参与家庭家务工作。即使作为全美国最著名的两姐妹,玛丽娅和萨莎也不能免于做家务的责任。两个女儿被要求遛狗并为她们的狗清理粪便。米歇尔通过这些小事帮助孩子们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和并鼓励孩子提高工作质量。

培养独立意识。玛丽娅和萨莎必须自己定好闹钟,然后早上按照闹钟时间起床上学。她们必须自己整理床铺,清理自己的房间。事实上,白宫的工作人员被明令禁止每天早上帮两个女孩收拾房间。米歇尔还鼓励女儿们学习开车,即使特勤局对此持反对意见,但是米歇尔认为她们总不能在白宫住上一辈子。

养成吃蔬菜水果的习惯。如果孩子不爱吃蔬菜,米歇尔甚至会坐下来陪着孩子,看着孩子咀嚼蔬菜并咽下去,哪怕孩子咀嚼了十分钟之久。如果孩子说吃饱了,她们则会被要求不能再吃其他东西,比如小饼干。平时,米歇尔也只为孩子选择健康的零食,比如水果。

要求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米歇尔要求每个女儿参与2种体育活动,一项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一项妈妈为她们选择的。(理由是:你不仅要体会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乐趣,也要知道怎么干自己不喜欢的事并不断进步)。她们必须参与团体运动,这能帮助她们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活动,如何失败,如何优雅地得胜,如何说话和处理感情。而且,参与运动时不许半途而废。米歇尔认为,当遇到困难时,孩子们比较容易放弃,但遇到困难也恰恰是她们开始学到东西的信号。玛丽娅曾抱怨她的网球课,但她现在已经爱上了网球,并说:我真高兴你让我继续打了网球。

控制使用电视、电脑和手机。虽然电视已经成为众多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米歇尔竭力使电视的使用率降到最低。她要求女儿,除非是做作业的需要,否则只许在周末使用电脑和看电视。米歇尔虽然限制了电视,但并不限制discovery频道,还在亲自“审核”后让女儿看了一些限制级电影,不过,米歇尔认为,在观看电影时与孩子讨论电影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与大多数美国人家庭不同,米歇尔要求女儿直到12岁才拥有手机,且只能在周末使用。

让爸爸参与家庭活动。米歇尔尽量保持孩子的平常心,让他们不把爸爸的工作当成什么大事。在家庭日的时候,米歇尔会让全家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饭,让孩子觉得是与爸爸在一起,而不是美国总统。

控制甜品摄入量。作为与儿童肥胖斗争的女人,米歇尔给女儿的“甜品时间”少之又少。不过,特殊情况下米歇尔也会放松要求,比如,节日、生日派对,意在使女儿享受假期。但“糖果禁令”只在有限的时间内解除,因为它们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撰写旅行报告。要求孩子旅行后必须撰写旅行见闻报告,即使学校没有要求这样做。

这些要求在有些父母看来也许过于严格,但是米歇尔认为,这只是基本的规则。可能正是因为她的严格要求,两个女儿每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时,总是给人一种阳光自信、家教良好的感觉。

希拉里克林顿育儿经

希拉里的女儿切尔西出生于1980年。她自小就展现出了超强的学术能力,小学时从二年级直接跳到四年级。1997年,切尔西进入斯坦福大学,后获得历史专业学士学位,之后,她又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国际关系,获得硕士学位。2011年,切尔西开始攻读牛津大学国际关系哲学博士。此外,还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学习。

2003年,切尔西进入纽约的麦肯锡公司,是同级受雇的最年轻员工。2006年,切尔西离开麦肯锡,加入对冲基金公司avenue capital group。同时在克林顿基金会等机构工作,并效力于美国芭蕾舞学校等多家非盈利机构的董事会。2011年,成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记者。切尔西于2014年和2016年分别诞下一女一子,也使得希拉里成功晋级为外婆。

下面是希拉里对育儿的一些看法,大部分选自她的《it takes a village》这本书里的故事。

(注:希拉里除了注重对自己女儿切尔西的教育外,还一直热心于各种儿童项目,关注所有孩子的成长,并曾著书《it takes a village》(中文译名:举全村之力),被称为“爱的教科书”。非洲有句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本书书名即来源于此。希拉里认为:孩子的成长要依赖自己认识的人以及更多的不认识的人,这些人每天作出的决策影响着他们的幸福。)

不要过分保护。希拉里认为应该压制住自己保护孩子、不让任何人任何事伤害他或令他失望的渴望。在切尔西4岁时一个天气略凉的日子,希拉里建议她穿上毛衣,切尔西却说:“妈妈,我不觉得冷。也许你觉得冷,但我的温度计跟你的不一样。”(常爸插嘴:看来“有一种 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是全世界的通病。)希拉里这才发现,时时刻刻保护着孩子,其实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生命无法预估,而且孩子对于独立的欲望实在太强大。与其如此,不如适度让孩子自己做些决定,至少饥寒饱暖,孩子是可以自己判断的。

多些时间高质量陪伴。时间匆匆而过,孩子迅速长大,不会等待父母。希拉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克林顿抱着2岁的女儿闲逛,并不停地跟她说着话,但是电话铃频频响起,打断了父女的交流。最终,在某一通电话打来的时候,切尔西狠狠地在克林顿的鼻子上咬了一口,以此来吸引爸爸的注意力。克林顿心领神会。经济压力延长了人们工作的时间,加剧了工作的压力,使得人们即使回到家后也累得不想说话。有一项调查说,美国母亲每天跟孩子说话或给孩子读书的时间平均不到30分钟,而父亲平均不到15分钟。即使是陪伴,多数也是陪孩子一起看电视,而不是交流。希拉里建议父母们停下来,听听孩子们想说什么。

别比较,欣赏孩子的独特之处。常常被父母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较的孩子,会显得灰心丧气,或者容易放弃。比如,这个孩子唱歌好听,那个孩子唱歌跑调,我们就要批评唱歌跑调的孩子吗?为什么不看看,他/她其实跳舞更好呢?希拉里曾在一所小学辅导过一个6岁的小女孩。小女孩因为家庭关系,总是休息不好,显得疲惫,不愿说话也不愿阅读。在希拉里就要绝望的时候,她问小女孩是否愿意画画,女孩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的笔法利落,细节栩栩如生,她虽然不善言辞,但用绘画与人做了交流。小女孩的老师提醒希拉里说要带她读书,而不是画画玩儿,但是希拉里认为,应先鼓励女孩画画,然后帮助她把画中的内容写下来,再进一步引导她阅读。

注意对孩子的说话方式。在希拉里所著的关注孩子成长的《it takes a village》书中,她写道:研究发现,在受教育程度高、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里,孩子到3岁时听到的单词超过3000万,是条件差家庭的孩子的3倍。而且,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更倾向于说:“很好”“对”“我爱你”等。工薪阶层的父母会更多地说:“那样不好”“你错了”“住手”“闭嘴”等,对孩子表扬较少,批评较多。研究还发现,这种交流方式的不同影响到了孩子的词汇量,后续测试证明那些孩子上了三年级后,早期语言接触的影响依然存在。这个发现警示所有父母——无论收入、教育如何——不仅要对孩子说得更多,而且要更具建设性,更为正面。

更多家庭活动。全家人一起吃饭,饭后说说话,聊聊天,可能正在逐渐从紧张的生活中消失,或被加班和快餐取代。但希拉里自始至终重视这项“耗费时间”的活动。她和丈夫坚持做到每天至少有一顿饭(通常是晚饭)大家坐在一起吃,轮流说完祈祷词后,互相说说大家这一天都做了什么,有什么令人兴奋或烦恼的事情。比如克林顿会说说他在国会进行的预算辩论,切尔西说说她的历史考卷,然后全家一起讨论感恩节计划。在切尔西小时候,希拉里一家每周抽出一个晚上来进行家庭活动,并轮流决定做什么活动,比如打迷你高尔夫、看碟、远足等等。

健康的饮食和运动。希拉里倡导孩子们食用健康的食物,比如谷物、水果、蔬菜、瘦肉和鱼,并保持体育运动。希拉里说,自己上学时每天都有体育课,虽然那时也不能欣然接受,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不仅是学习了一些运动技能,更是对身体和心智的锻炼。希拉里建议父母们应该关掉电视、电脑,自己先做起运动,然后让孩子来加入,这也是绝佳的共处方式。

提前做好准备,帮助孩子面对挑战。希拉里称之为“给孩子一把铁锹”,帮助孩子开拓自己的精神生活,预测将来会遇到的挑战并帮助他/她应对。例如,克林顿参加阿肯色州州长竞选前,希拉里告诉6岁的女儿,可能会有一些人为了不让人们把票投给爸爸,而说一些他的坏话,这些事可能是编造的。希拉里还鼓励切尔西来扮演克林顿,而克林顿来扮演竞选对手,然后再交换角色。虽然切尔西最终也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爸爸的坏话,但这保证了切尔西不会被那时的恶言恶语吓到。

写在最后

希拉里曾说:“尽管我已经看过很多书,研究过很多儿童,并曾为他们奔走,但是,这一切都无法让我做好充足的准备,她(切尔西)的生命完全是一个奇迹。”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可能也都跟希拉里一样,读过很多很多的育儿文章了。但是,常爸想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也都应该在汲取“他山之石”的经验后,针对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和孩子的偏好或个性,总结自己的“育儿心经”,切忌照猫画虎,生搬硬套。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