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是孕妇死亡的头牌杀手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4-08-26 08:09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孕产妇死亡逐年减少,但仍不容忽视1990年至2008年,世界各地的孕产妇死亡率下已降了三分之一;1996年至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下降了53.20%。但201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报道称,每天仍约有100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可预防疾病。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孕产妇保健工作水平及医疗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从怀孕开始到孕期终止后42天内,与护理有关或其他任何原因(不包括偶然或事故原因)导致死亡的妇女人数(不论孕期的长短和怀孕地点),分母多以10万起计。为保障孕产妇健康、提高妇女生存质量,2000年,联合国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千年发展目标,承诺到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3/4;按照此要求,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在2015年应下降至22.2/10万。其实孕产妇死亡个例99%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即使孕产妇死亡率在逐年下降,就妊娠和分娩本身来说,风险仍然存在。中国孕产妇的头牌杀手是产后出血妊娠、分娩是生理现象,不能称之为疾病。但是,这一时期孕妇身体的各系统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比较多,可以是一种原因,也可以多种原因共存。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病(子痫)、羊水栓塞等。有研究表明:1996年,中国孕产妇主要死因的构成中,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产科出血(47.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9%)和羊水栓塞(6.8%)。到2010年,该顺位变为产科出血(27.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3%)和心脏病(10.9%)。可以看到,产后出血一直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导致产后出血的几个原因分析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子宫肌纤维的解剖分布是内环、外纵、中交织。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常见的因素有:①全身因素:产妇因对分娩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尤其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信心则可以引起宫缩不协调或宫缩乏力。此种情况在临产后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等将引增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②产科因素: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多胎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肌纤维缩复能力差,多次分娩而致子宫肌纤维受损,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子痫前期(重度)、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使子宫肌纤维水肿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③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2.胎盘因素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左右。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可能与宫缩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引起胎盘滞留;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也可以致胎盘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如胎盘滞留妨碍正常宫缩则引起产后出血,且血块多聚于子宫腔内,进而引起宫腔增大致宫缩乏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则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严重后果;胎盘粘连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操作手法不当有关。如胎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剥离,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过多;也可由于既往多次刮宫或宫腔操作使,使子宫内膜损伤而易引起胎盘粘连或植入。3.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及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常见因素:外阴组织弹性差,外阴、阴道炎症改变;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阴道手术助产;软产道检查不仔细,遗漏出血点。缝合、止血不彻底等。4.凝血功能障碍常见原因有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少数由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重症病毒性肝炎等引起。5.子宫内翻少见,多因第三产程处理不当造成,如用力压迫宫底或猛力牵引脐带等。

(责任编辑:zxwq)

本文内容由育儿之家(原文链接:)本站为各位整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