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爱学习?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4-09-30 17:31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无论在任何阶段,家长们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很多时候,父母们都会质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专注?为什么别人的孩子想法...

无论在任何阶段,家长们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很多时候,父母们都会质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专注?为什么别人的孩子想法那么多?说得那么好?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习越来越好?可是自己的孩子,却总是“厌恶学习”,在学习中总是遇到挫折,难以坚持?

很多孩子之所以在学习方面不能持之以恒地主动和专注,在很多大程度上跟父母疏于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有关,一旦孩子从小没有被激发出浓厚的科学探索兴趣,缺乏相应生活经验的积累,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容易出现力不从心,不求甚解。

可能有些家长认为,“正规学科知识”教育,只能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实现,由老师教给孩子。老师在孩子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家长在孩子的科学学习中仍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越是年幼的孩子,父母教育的作用会越大越加重要。

这是因为,首先孩子在幼儿园里,主要是集体生活,生活内容相对来说比较规范和有程序性,但是在家里就有很大的不同。孩子在家进行各类探索活动时,时间可以更加充分和自由,内容可以更加生活化。比如孩子同样是玩水感知水的特性,在幼儿园里,孩子更多的是桌面操作,用双手、眼睛等来感受水的流动性;然而在家里,孩子完全可以在洗澡的时候,用全身感受水的无色无味和流动性在活动时间的长短上,二者自然有也有着一定的区别。。

再者,越是年幼的孩子,越会对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内容事物感兴趣,需要在户外进行“贪婪自由”的游戏,幼儿园虽然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但很多时候以集体体育游戏活动为主,或是和小伙伴们玩大型玩具,自由充分“研究”大自然的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有限。比如同样是感知大自然素材,孩子在幼儿园里只能部分地实现,时间和素材上必然有局限,但如果在周末的早上,孩子跟爸爸妈妈一起在社区或是周边公园里捡拾树叶玩弄石子,不断地感知大自然馈赠的素材,孩子在活动中探索的深度和专注就会大有不同。

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家庭活动的安排对孩子科学教育的引领和启蒙作用。也许有的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个重要性,但是却不知从何下手?那么,作为家长,我们究竟可以怎么做,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深入探索思考的好习惯?

回到现实中,不难发现,很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时,并没有很好的启蒙,也没有鼓励孩子的探索,而更多的是科学知识的传递。每当孩子表达出“错误的理解和认识”时,家长最喜欢做的就是“拨乱反正”,立即告诉孩子正确的是什么,或者谈论一些违背孩子兴趣的内容。有些家长即使跟孩子讨论,也更多的是对知识和结论的讨论,而不是有意识的推进孩子的持续探索。

比如孩子问,孩子问为什么冬天头发就会容易静电呢?家长可能会说,所以你要把头发梳起来,或者天气干燥,你要多喝水。很容易忽视孩子对静电的科学兴趣。家长此时可以带着孩子寻找一下静电现象,(头发?皮肤?被子?围巾?)再引导孩子逐步发现静电跟什么有关?(湿度?摩擦?)注意,这些互动过程最好是启发孩子去发现寻找和思考,孩子可能需要几周时间的探索,而不是家长用几分钟时间进行“飞快”地输入。

想要给孩子更好地启发,父母有必要了解一下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科学教育的关系。孩子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以前,认知水平已有一定的发展,即对很多科学领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并形成了自己的“朴素理论”,拥有对世界的直觉认知。因此,孩子的科学教育中,重点不是看孩子缺少什么,而是看孩子脑子里已经有了什么,再决定教给孩子什么,以及怎么教。只有以孩子脑子已有的认知发展为基础,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引导,类似于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和观点。

接下来,以影子游戏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家长可以怎么做,从而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

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家长可以通过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关注影子的存在、感知影子的颜色、位置和形状,观察影子的变化,思考影子的出现和消失等一系列“教育”,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

家长还要了解到,孩子对影子的理解,会经历最初的具体形象感知,然后到了解表面因果联系,最后才到理解较深层的因果联系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样一个过程通常发生在三四岁到六七岁之间的年龄阶段。

孩子两岁左右,可以进行自由变速跑动的时候,此时,就可以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影子(如果孩子早已自己关注到就另当别论,则不用等到现在)。尤其是夏天的早上,可以带着孩子去户外游戏,八九点钟的时候,天气凉爽,也是孩子感知影子的最佳时间。爸妈可以带着孩子跑动,一边跑一边看自己的影子也在动,自己转身,影子也转身;影子是黑色的暗的,影子也有形状,自己和爸妈的影子不一样,而且大树和狗狗都有自己影子。当孩子逐渐认识到原来身边的实物都有影子,这就表明孩子获取到了的最宝贵的感知经验!此时,成人不用急于告诉孩子,影子跟太阳的关系,更不用引入影子跟光源的关系,这些内容可以在孩子四五岁以后,再进行思考和发现。孩子只要感知和注意到影子这一物理现象即可。

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就会有很多机会跟小伙伴互动,会发现更多的不同。原来,生活中这么多的影子啊,各种各样,以前孩子可能还会因为毛毛虫玩具出口的地方有晃动的树影,感到害怕,不敢自己爬出来,以为是“怪物”在那里。但随着经验的累积,孩子已经完全接纳和忽视影子的存在,自由大胆地爬来爬去。根据生活经验,孩子们会逐渐知道,树荫下比较凉快,树荫是大树的影子,大树帮我们挡住了阳光,孩子会潜意识地了解到,影子和太阳有关。如果父母注意引导,可以提问孩子,“晚上没有了太阳,为什么还会有影子?影子是怎么来的呢?”日积月累,孩子就会逐渐了解到影子跟光源有关,白天时光源是太阳,没有太阳时,电灯路灯就成了光源。孩子拍艺术照的时候,也会有灯光照射,这时影子怎么又见不到?家长都可以注意引导孩子去思考和寻找。

随着孩子体力运动能力增强,家长就可以随时带着孩子玩追跑踩影子的游戏,看似简单的游戏,却可以促进孩子很多方面的发展,变速跑、目标定位、感受紧张和兴奋等。明确方向不同,影子长短不一样。早上中午和晚上影子也有变化,孩子可以纵向地掌握影子的发展变化,这奠定了孩子纵向追踪观察的意识。

中大班以后,孩子就可以尝试“实验研究”,除了在幼儿园跟老师学习,在家里也可以继续学习研究。手影游戏大家都很熟悉,除此之外,还可以撕纸剪纸,然后投射在墙上让孩子感受影子;也有很多家用品如手电筒,以及一些小玩具,都能让孩子进一步感受到光和影子的关系,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购相应的绘本,如《倒影成双》等都是不错的绘本。

对于年幼的孩子,积累了这些游戏的感知经验,足矣。这些,貌似凌乱没有系统性的经验,对于孩子日后的学习将会大有帮助。比如孩子只要熟知镜子就可以,至于学习折射反射这些内容,就需要他们的认知发展到更为抽象和具有逻辑性的阶段。

在所有的游戏中,尤其是日常的科学游戏,家长一定要注意提醒自己,少灌输和教导,多启发和提示,跟着孩子的认知去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覆盖孩子的眼界和大脑。在进行各类科学引导时,父母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解释讨论

跟孩子进行大量的细致的讨论,通过孩子自己的解释促进ta们的理论和证据的协调,而不是让孩子听我们的解释,或者一味地去判断孩子的认识是否“科学”。

引导预测

牵引着孩子去猜想和预测将要发生的现象,在游戏过程中要有等待的意识,通过记录孩子的预测而让ta比较预测与所实际观察到的结果之间的异同,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

提供反例

成人要多提问,使孩子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协调自己的理论与证据,引发ta的认知冲突来加强教育效果。这三点关注的都是儿童脑部的具体变化过程,而不是直观的动作或结果,所以有些抽象,家长习惯了就能很快领悟其中的奥妙所在。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并不只是在学校的课堂和书本里,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天生就是小小的科学家,探究和解决问题是孩子的喜欢和十分乐意做的事情,而父母所能提供的就是,和他们一起去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和美好,养成形成勤于思考和探索的思维习惯。有了这个好习惯,哪个孩子会厌学怕学?学习不是一种煎熬,更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快乐和奖励,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品尝到学习的的甜蜜,而不是被扭曲了的酸涩。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