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及到十一全国公映,我就迫不及待抢鲜看了电影《找到你》的点映。
电影由姚晨和马伊琍主演,讲述了两位身份、地位迥异的母亲,因为孩子,使其命运相互碰撞、纠缠的故事。
两个女人,两位母亲,两种追求,两种困境。
作为资深影迷的我,见多了女性只是花瓶和道具的套路,这一次却惊喜地发现,这是一部女性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难得一见的纯女性视角,细腻深情地关注女性生存困境。
爱别离,求不得,这是亘古难解的人生困局,任何艺术作品,只要涉及这个悲情主题,就会变得格外复杂、沉重和撼动人心。
电影《找到你》,看似是一个寻子的故事,但其实,其寻找的是女性的自我认同这条潜意识暗线,寻找的是女性在职业角色和母亲角色之间的平衡点。
情感隔离的女强人妈妈
姚晨扮演的女律师李捷,事业有成,性格独立、强势,正在和丈夫闹离婚,争夺女儿抚养权。
丈夫出轨,婚姻破裂,似乎让李捷对情感关系愈发失望和警惕。她雷厉风行,果敢决绝,用忙碌的工作麻醉自己。在她的经验和信念里,感情靠不住,男人靠不住,经济独立才是硬道理,职业身份成了她自我认同的主要支撑。
职场上的李捷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可回到家,她以母亲的角色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却显得手忙脚乱、力不从心。
这种差异也许说明,在潜意识里,她并不十分认同自己母亲这个身份。这一点,在她辩护的一起离婚官司里,她对待一位全职妈妈的态度便可窥得一二。
在当事人被丈夫背叛和抛弃后,由于没有其他社会功能支撑,可能会丧失孩子抚养权的时候,同为女性和母亲,李捷几乎没有同情,更多的是冷冰冰的不屑和嫌弃。
“我之所以这么努力和独立,是为了让自己不像你这么被动,可以有选择的自由。”这是她面对他人质疑时的回答,也是在内心给自己的一个解释。然而,她的这个所谓主动选择,又真的是自由的吗?亦或是,因为无法面对关系里的失控和失望,所衍生出的另一种防御?
自己嫌弃和排斥的他人,何尝不是另一个面相的自己。
母亲,是一个高情感投注的角色,而律师,则更符号化、利益化,要求她更多地在关系里隔离情感。或许是现实所迫,或许是性格使然,当情感和理智无法两全时,在母亲和律师两个角色间的冲突中,李捷无意识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了后者。她使用超理智和情感隔离的自我防御机制保护自己,给自己的柔情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
所以,在各种人际情境里,我们看到的李捷,都是一张冰冷而僵硬的脸,这种人格层面的僵硬和不灵活,就算是在最亲爱的女儿面前,也无法转化,似乎总是隔着那么一层冷冷的拒绝,少了女性的柔软,让人亲近不能。一次,她与前夫发生争执,对方情急之下对她的一句评价,也许恰恰是她状态的真实写照——你还像个女人吗?
工作繁忙,李捷无暇顾及女儿,母亲的职责和功能,更多地只能交由保姆孙芳替代。在无奈和内疚的同时,李捷安慰自己,“我所有的选择都是为了更好去爱。”然而,意识可以撒谎,身体语言却是诚实的。
妈妈身上所散发出的拒绝,孩子很容易就能捕捉到,以至于女儿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也常常焦虑不安,越来越疏离。女儿反倒是和母性气息更强的保姆孙芳更亲近,在一起感觉更适意和安宁。
这一点,李捷觉察到了。但是,这种母性的柔软和温暖,既是自己欣赏和向往的,又是自己恐惧、回避和不愿触碰的。
倾斜的平衡,就这样维持着。直到一天,孙芳带着女儿突然消失,打破了这一切。在疯狂寻找女儿和解救女儿的过程中,她维持心理平衡的自我防御也被彻底突破了。压抑已久的母性本能冲破超理智的情感隔离,喷薄而出。在厚厚的理智冰层之下,是翻涌的滚烫的情感洪流,始料未及的一切发生了,为了孩子,她也像一个自己曾经鄙视的“傻母亲”一样歇斯底里和不顾一切。
“因为爱,我丢盔弃甲。”就像凤凰涅槃,打破带来旧的死亡,也带来新的诞生。正是这次对失控、丧失、无助、痛苦的体验和穿越,伴随剧烈的情感冲击,使她压抑和隔离的母性特质被重新激活,自我认同体系里的各种元素,得到了一次重新发现、重新整理和重新组合。她对女性、对身份、对人生、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她在影片结尾自述,“孩子对我们那种不设防的全然的爱,让我体验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母亲的感性温柔和律师的理性强硬,两种角色特质在对立中,实现了统一。李捷的人格状态,经由这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危机,反而达到了一种更整合、圆融的状态。
丧失自我的牺牲者妈妈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
如果说律师李捷的困境,只是从三元交换关系切换回二元情感关系有障碍,那么,电影中的另一位女主角保姆孙芳,则是完全沦陷在一元的共生关系里,无法自拔。
曾奇峰老师说:母爱具有吞噬性,而且,这种吞噬常常是双向的。当一个女人只能在母亲这个单一身份里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这常常意味着危险。因为这种存在感,缺乏独立性,需要和另一个生命捆绑在一起,当其中一个生命离去,另一个便无法存活。
这种危险的共生占据关系,在保姆孙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对孩子的爱,反噬了她自己。家暴的丈夫,身患绝症的女儿,在绝境中苦苦挣扎求生……这些伟大母爱和悲情的光环,并不能遮掩她在人格层面的致命缺陷。她与周围人建立起来的关系,不管是与丈夫还是女儿,与情人还是雇主,都缺乏边界和自我的独立性,都是原始的、吞噬的和剥削性的,要么被他人占据,要么占据他人。
当自己的女儿死去,她的自我存在感和意义感也随之幻灭。这时,她唯一的选择就是寻找一个替身,代替死去的女儿,继续与之共生。这是一个转折点,女儿死去前,她是一个被占据的受害者,女儿死去后,她开始彻底黑化成为一个试图占据别人女儿的施害者。
将死去的女儿冰冻在冰箱里,将前来骚扰自己的前夫杀死焚尸,将李捷的女儿拐走当成自己的女儿抚养……她拒绝接受现实的世界,拼命用虚假的谎言来维持自我完整的幻象。然而,用来掩盖残酷现实的,只能是更残酷的现实,这是一条不归路。
孙芳对李捷的生活是嫉羡的,她没有能力与之在规则世界竞争,只能在自己营造的幻想世界掠夺她、替代她、摧毁她。当孙芳准备与小女孩同归与尽时,李捷的一番忏悔和真诚告白,在两人之间建立了一条微弱的情感连接。
“对不起!我不知道你这么难!”正是这句呐喊射出的一丝微光,在孙芳封闭的心灵敲开了一道裂缝,透进了一丝良知的温暖和镜映。
这道光,拯救了李捷的女儿。最后一刻,孙芳选择了放手,让孩子回归真实的世界。而孙芳自己,虚弱的自我迷失太久,终究没有能力面对真实,她选择了自杀来解脱,葬身大海。这象征着一个终极的吞噬。
一个没有自我的女人,终将被不幸所淹没。
女性之路通向何方
《找到你》其实就是在找自己。路在何方?身为一名女性,这也是我绕不开的人生命题。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答案很简单,顺手端来一碗心灵鸡汤,告诉你,女性要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强大的自我,不管面对任何困境,面对任何人,不迷失、不苟且,任何身份都不能限制你的自由,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说到容易做到难,放你身上试试看?妻子,母亲,职业身份,对现代女性来说都很重要,都是自我认同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母亲这个身份,自古以来,被公认为是女性的一项伟大职责。连岳老师说,当一种身份被拱到最伟大的位置,那么,与这个最伟大相对应的,就是最高的要求。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这种伟大,往往意味着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
“我必须要做个好妈妈,我必须要做个好妻子,我必须要做个女强人……”当追求他人眼中的完美变成一种圣女情结和道德绑架,当所有这些身份角色变成了一种超额负担和沉重枷锁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女性的自我价值感,反而会成为一种自我压榨、自我损耗和自我毁灭。
正如电影中保姆孙芳的最后一句台词,“有时候也想放弃,可就是放不开手。”是整个社会对女性要求太苛刻?还是我们自己也无法放过自己?对全能完美女性形象的盲目认同和过度追逐,是一种有失整合的状态和理想化的防御机制。婴儿般的全能自恋如果出现在一个人成年人身上,无异于望梅止渴,越望越渴。
最伟大的母亲,却活得最没有尊严。《找到你》这部电影,正是把女性这种尴尬、两难甚至是残酷的困境,赤裸裸、血淋淋地投射在大银幕上,敲击和震动了每个人的心。
没有一种人生叫做正确。作为生活在真实世界的女性,我们也许改变不了外部世界对女性的各种定义和要求,但,我们自己不妨对自己多一些慈悲和放过。
我们需要承认,生而为人,有选择就有失去;需要承认,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从来没有一步到位和必须要达到的完美标准;需要承认,人生是一段发展变化,可以不断自我完善的旅程;需要承认,自己不可能掌控所有事物的发展走向。
然后,才能作为一个主体去主动做出选择,容受一些失控、一些力所不能及和一些不完美,更整合、更宽容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当你可以自我定义,他人对你的定义又如何可以限定你?爱自己,找自己。我,也还在路上。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