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养育孩子,是一件有趣又艰辛的事情。但是当教养原则一致时,孩子带养起来就会比较顺畅,如果原则不一致,不仅带养起孩子遭遇的困境挑战更多,更严重的后果则是对孩子的行为影响。
来看一个吃糖的小例子,大多数孩子喜欢吃糖(也有很多例外,孩子很少吃糖,你可以对应其他事宜),仅就这一件事情的养育,就会令许多父母头疼万分。尤其是当家庭规则不一致时,孩子就会面临多种境遇:
妈妈说,每天只能吃一颗糖;但是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可以多买多吃。
爸爸说,每天只能吃两颗糖;但是爸爸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就没糖吃了。
奶奶说,只要你高兴,想吃多少都可以。但是当爸爸妈妈出来管时,奶奶的话就不管用了。
家庭养育中有些不理性不一致,但却常常存在的逻辑便是:给孩子糖吃的时候,是为了让孩子高兴,满足孩子,疼爱孩子;而不给孩子糖吃的时候,是为了保护孩子的牙齿,呵护孩子的身体健康,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让孩子有规矩,总之是为了管教孩子。
可惜,这是成人的逻辑,怎么论述都能自圆其说。但是作用到孩子身上,恐怕就很难朝着预期的目标收场,因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他会想:今天可以吃到糖吗?可以吃到几颗?孩子会有明确的判断吗?当然不会。因为环境太过复杂,疼爱自己管教自己的人很多,不同的家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就会有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个家人,也可能会忽左忽右,反复无常。
最终的结果,孩子只能听从自己内心的欲望,想吃的时候,就跟家人申请,运气好的时候,得到满足;运气不好的时候,遭到家人拒绝后,极有可能锲而不舍,疯狂地磨人要糖吃:这个家人不行,再碰碰运气,哀求另一个家人;这会儿不同意,那就过会儿再尝试一下。孩子之所以能表现得如此“不依不饶、倔强、难以说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根本不知,吃糖的明确规则到底是什么?所以只好像买彩票一样,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不断尝试,因为没准儿哪一次就成功了!
于是,在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里,父母与孩子的内心都是慌乱不安的:从家长的角度看到的是,孩子行为的难缠;从孩子的角度看到的是,家长教养的混乱。
这如同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没有任何提示标识和说明一样,完全凭借乱撞,俨然一只“无头苍蝇”。有这样混沌的行为状态,完全是所处环境里缺乏清晰的制度、原则和标识所致。
这种混乱的状态,早在多年前的心理学实验里得到解释。美国实证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用科学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学习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联结学说。
实验对象是一只可以自由活动的饿猫。他把猫放入笼子,然后在笼子外面放上猫可以看见的鱼、肉等食物,笼子中有一个特殊的装置,猫只要一踏笼中的踏板,就可以打开笼子的门闩出来吃到食物。一开始猫放进去以后,在笼子里上蹿下跳,无意中触动了机关,于是它就非常自然地出来吃到了食物。桑代克记录下猫逃出笼子所花的时间,然后又把它放进去,进行又一次尝试。桑代克认真地记下猫每一次从笼子里逃出来所花的时间,他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猫从笼子里逃出来所花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到最后,猫几乎是一被放进笼子就去启动机关,即猫学会了开门闩这个动作。研究者认为动物的学习是一个“试误”的过程,无关的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尽管人们对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提出了这样那样的反馈,但是他的理论对我们当前很多教育实践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他的研究给了这样的提示,当条件规则清晰时,个体更容易掌握规则,表现出越来越好的学习效果。
虽然人类的学习更加复杂,但是与小动物仍有很多共同之处。如果生活经验让孩子明白,全家人,不分妈妈、爸爸还有奶奶,都能不依赖于自身的心情状态,坚持统一的规则,如‘每天只允许吃一块糖果’,那孩子就很容易习得家里的吃糖规矩,享用一块以后,就不会再想要得到第二块,这就是规则的学习。孩子花费在索要糖果的时间就会自然减少。
与桑代克实验条件不一样的是,很多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单一的规律可寻,人类行为并不是“按动一个开关就能获得自由和食物”这样简单的一一对应。当环境里没有规律可寻时,个体的试误次数就会增长很多。尤其是聪慧的人类小朋友,都很察言观色和“钻空子”,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想法,就会不断地尝试错误,直到得到满足为止。
在孩子的生活当中,吃糖只是再小不过的一件事情,多吃一块,少吃一块,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但是,如果养育中不管大事还是小事,家中都存有多种不同的规则,则势必为养育带来更多的困扰,也为孩子的成长学习带来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困惑。越是关键性的养育问题,父母越是应该坚守一致的教养原则,方能保障孩子良好行为的塑造和养成。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