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自言自语怎么办?6岁以后会消失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5-05-31 09:17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妈妈网特稿】在宝宝从3岁到5岁的年龄段里,朋友对他相当重要,也就是因为这样,许多宝宝在这个年龄都有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

【妈妈网特稿】在宝宝从3岁到5岁的年龄段里,朋友对他相当重要,也就是因为这样,许多宝宝在这个年龄都有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有的形象还会变来变去。对于爸爸妈妈来说,经常自言自语的宝宝可是让人压力山大。

妈网小编本期为你擦亮双眼,"看清"这位不存在的"朋友",不仅告诉你"它"为什么会出现,还告诉你怎么和"它"相处。

丝路雨花:宝宝想象的"朋友"是鬼怪附身吗?

我的宝宝现在四岁半,她有个想象中的朋友,经常一起玩。这让我很无奈,也很丢人,当她说这个虚拟朋友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很惊奇的看着我们,甚至有人还觉得我们像是鬼怪附身,遇到什么不好的东西一样。

小编:宝宝想象中的朋友当然不是神神鬼鬼之类的了!这是因为宝宝到了3~4岁,想像的能力达到巅峰,这时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关心度也提高,但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们还不能很好地交往,或者有时被爸爸妈妈忽略了感到孤独。这种情况下,宝宝就会制造想像的朋友,专业心理学领域称之为"幻想朋友"。并且这个"幻想朋友"在宝宝的生活中会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来补偿现实里的缺憾。千万不要说宝宝是鬼怪附身,这不仅没有尊重宝宝,也很容易吓到自己,引起骚乱。

jushan231:宝宝是在用想象朋友的方式撒谎吗?

我的儿子五岁,特别活泼好动,有时候打破了杯盘碗盏之类的,我批评他,他却说这是"明明"做的不是他做的。我问他"明明"是谁,他说是他的好朋友,有时候还会跟空气说话,说自己在和"明明"玩。这是不是孩子在撒谎,演戏来推卸责任?

小编:我们所说的"幻想朋友"一般包括三个类型:合作者,知己,替罪羊。其中"替罪羊"最普遍,也是父母们最为担心的。实际上这是因为宝宝遭遇突发事件,感到恐惧和担心,无法直面自己犯错的事实,怕受到惩罚和伤害,于是制造出一个"朋友"来承担责任。这跟爸爸妈妈们用毛绒玩具来给宝宝壮胆,吓走夜里的妖怪是一样的。所以不能说宝宝是在刻意"撒谎",要学会引导宝宝自己承担责任。

本文为妈妈网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链接回www.mama.cn,违者必究!

有"幻想朋友"的宝宝通常更聪明而且自我意识较强

俄勒冈大学的心理学家玛乔丽·泰勒和华盛顿大学的斯蒂芬妮·卡尔森,进行过一项关于宝宝和他们的"幻想朋友"的研究。研究表明,与"幻想朋友"做伴的宝宝往往比同龄人更优秀。他们通常有更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理解他人观点方面也更胜一筹。早先的研究还显示,拥有"幻想朋友"的孩子可能有超出平均水平的智商,更富于创造力。在游戏时,他们比别的孩子显得更快乐、更活泼一些。

这些宝宝自我意识也比较强,在与现实中的小伙伴们玩耍时,常会因自我意识引起争执,所以只有靠着跟想像中的朋友玩,才能得到人际交往层面的满足。而这种人际交往训练反过来又能使宝宝更好地与人交往,促进他们在现实中的友谊。

"比起那些普通孩子,有‘幻想朋友’的孩子不太害羞,更擅长社交,"泰勒说,"这与人们通常的看法恰恰相反。"

不同的"幻想朋友"对宝宝的作用意义不同

根据调查,有些宝宝塑造的"幻想朋友"是理想型,是自己亲密的同伴,或是接近他们理解、受他们尊敬的人的化身(例如爸爸妈妈、老师),用来练习善意的表现。不过,有一种"幻想朋友"却是"反感型"的,宝宝用他们来尽情发泄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现的憎恶和敌意。

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幻想朋友",宝宝经常会抱怨他们不愿意分享、太吵、太专横霸道或是忙得没时间陪他们玩。出现了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们要认真反思自身,是不是自己的某些行为造成了宝宝的反感?例如自己忙着工作没有时间陪宝宝,或者霸道专横地吵过宝宝。有时候,宝宝也是在用这种方式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不要小题大做,6岁以后自动消失

在宝宝提到自己的"幻想朋友"时,爸爸妈妈尽量不要小题大做,就是说,既不要否定他("别再假装了")或使劲追问,也不要借题发挥,和宝宝一起演戏。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建议:

·有时可以借助"幻想朋友"给宝宝讲道理。例如如果宝宝用"幻想朋友"来推卸责任、避免受罚,爸爸妈妈可以说:"我想他一定很害怕吧,如果下次他能自己勇敢承认错误,爸爸妈妈会原谅他的。"

·如果"幻想朋友"的活动范围涉及到了你,那就按照正常的原则去做,不用陪着宝宝演戏。例如如果宝宝让你买一个冰淇淋给"幻想朋友",你可以说:"我想他应该吃不下一整个冰激凌,我们就买一个给你,然后你可以分一点给他。"

·不要直接揭穿"幻想朋友"。比如不要说"不要再演戏了"这类话,会对宝宝造成伤害。宝宝在和"幻想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也是在训练自己,所以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多一点空间和时间,让宝宝自己去解除生活中的压力。

·可以适当地给宝宝观看一些家庭电影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平时也要更多地陪伴他玩耍,当宝宝不再需要那些想象中的朋友的时候,它们就会自动消失。也许是新交了朋友之后,也许是开学的第一天。总的来说,到6岁左右,宝宝多半就没有这种想法了。

3~5岁的宝宝处于身心不稳定的状态,日常生活起居都要爸爸妈妈多费精力、多花心思来处理。接受宝宝在找个年龄的不稳定、爱幻想,多腾出时间陪他玩。等这段时期过了,宝宝说不定会自己跑来跟你说:"妈妈,我知道它是不存在的,它走了。"

(责任编辑:zxwq)

以上就是由(育儿之家)本站为大家整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