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递到嘴边的玉米,啪嗒,掉地上了……正要把西瓜正中间的第一块往嘴里送,掉了……刚夹起的一块大排骨,手一滑,掉在地上……这个时候,你到底捡还是不捡?
想想我们小的时候,每当食物从手中掉落,妈妈都会让我们立马捡起来继续吃掉,一方面对我们进行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的教育,另一方面会以“不干不净不没病”来打消我们的顾虑。
等我们长大了,奶奶们也用同样一套说辞告诉我们的孩子,东西掉地上迅速捡起来,吹一吹就可以啦,美其名曰“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也有不少妈妈想问怎么个“不干不净”法,才能让宝宝少生病呢?
心(多)怀(管)天(闲)下(事)的小编又来郑重提醒各位爸妈,对“不干不净不生病”这种说法可别太当真啊。这不就给大家科(tu)普(cao)一下。
谎言
不干不净不生病!
小孩子从小就别太干净,不然就没有抵抗力了,埋汰孩子少生病!
真相
虽然养孩子不能“太干净”了,但并不是让大家抛弃必要的卫生习惯哦。当然,也不鼓励大家对讲卫生过于吹毛求疵,还是那句老话:凡事要适度!
糙养的孩子皮实,太爱干净的孩子反而容易生病!?
有人要说,现在人都是矫情,生病都是惯出来的。你看看农村里的孩子经常在山野之间肆意疯跑,吃穿没有那么干净、讲究却不容易生病;城里的孩子越是娇生惯养、讲究卫生,越是稍有气候环境变化就要感冒发烧。这又怎么说呢?
确实,过于无菌的环境会降低宝宝抵抗力,适当的“脏”是可以的。
在宝宝的周围生活着大量的细菌,这些可怕的小东西不全是有害的,甚至有很多对宝宝是有好处的。宝妈们只需要注意对宝宝有害的少数致病菌,其它大多数是不需要清除的。
因此,只要宝宝的物品和周边环境干净,不需要追求过于干净的外界环境。
但是,“不干不净”并不代表孩子就是随便埋汰呀!比如下文提到的这位奶奶。
案例:之前有一则新闻,一位奶奶将1岁多的孙子裸身放入脏乎乎的水里嬉戏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据说这个脏乎乎的水池是一个水不过30厘米深的景观池,比较浑浊,还有人在此洗电动车。当奶奶把孙子放在脏池水里,当时有人劝阻说池水太脏,小孩接触很容易得病。这位奶奶却自信地说,自己的小孩都是这样带大的,没啥问题,抵抗力反而还会好些。
就算“不干不净,不生病”这样的说法在某种环境下是成立的,但是孩子不是小白鼠,经不住我们的这样实验,而且,完全为了“不干净”而刻意选择“不干净”,只会弄巧成拙。
这个脏,不要碰,赶紧消毒,不然有细菌!?
相信当妈的都有这样的体验,吃个饭,不停地帮宝宝擦嘴擦手,一顿吃下来,如果弄得到处都是菜汤,就特别崩溃……因为有些妈妈们的意识里:孩子的生活环境当然是越干净越好,不然孩子感染细菌生病了可咋办?
可是,爸爸却不以为然:养孩子不能太干净了!至于原因嘛,此处省略一万字……(虽然主要原因是懒~)但是,爸爸的话有时候也是有道理的,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案例:重庆一名3岁男童,只要走进幼儿园,不是出现湿疹,就是感冒、腹泻。奇怪的是,回到家后孩子很快就会好起来。
经问诊发现,他的妈妈过度洁癖,担心孩子接触了不干净的东西会生病,就给保姆定下多条规定:除孩子的爸妈及婆婆爷爷外,不准任何人触摸孩子;每天必须给孩子换干净衣服;不能让孩子随便和同小区孩子玩耍;不准孩子接触泥土等“脏”东西……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些细菌确实是有害应该被清除的,但也有部分细菌会做“好事”,它们能激活人体的免疫作用,提高孩子免疫力。如果,因为担心孩子接触“脏东西”而整日如履薄冰,让孩子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摸,反而不利于身心发展。
家长如何让孩子保持“适度”干净?
看到这,肯定有妈妈要吐槽,当妈真心累,太干净不行,太脏也不行,这个“不干不净”的度如何把握呀?确实,“不干不净”没有一个固定标准,所以小编给出以下几点建议,欢迎妈妈们踊跃补充。
玩具和物品,最好用开水煮沸消毒
最怕宝宝病从口入,所以妈妈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消毒奶瓶、餐具时尽量不要用奶瓶消毒液,而应每次用完后用温开水冲洗、晾干,定期用开水煮沸消毒即可。
对于宝宝的玩具,建议家长用清水擦洗的方法。毛绒玩具,要常暴晒,并拍打去除毛绒中的灰尘等脏物,对布艺玩具可定时清洗。
身体这四个部位不用过度清洁
哪四个?宝宝的鼻孔、耳朵、肚脐眼和下体。
经常挖鼻孔、掏耳朵容易造成局部损伤,并且鼻涕和耳屎可以帮助阻挡异物。而过度清洁肚脐眼和下体,容易引起宝宝身体的不适。
家居环境,首推清洁,而非杀菌
研究显示,过度清洁可能增加宝宝患过敏几率,常见的如湿疹和哮喘,所以,家居环境不需频繁消毒。假如滥用消毒剂,有可能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久而久之达不到清洁病菌的作用。即便是在医院,现在也首推清洁,而非杀菌。
总结起来就是:在养娃这件事上,我们针对某些老话“不干不净,不生病”,最好还是辩证看待,妈妈们不需要过度保护宝宝,只需要针对“敏感”宝宝给予特殊护理,在需要干净的地方选择正确有效的方法就可以了。
最后,你家宝宝是“小洁癖”还是“小邋遢”?
你有哪些妙招,既鼓励孩子探索,又能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至于让自己收拾的“太崩溃”?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