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抄报一:筷箸文化基本介绍
筷子是中国的独特餐具,它是东方文明的象征,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伟大祖先以箸进食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当然由于史料的有限,三千年的历史仅为保守估计,至今为止,中华箸文化的起源年代谁也无法说清,现在关于箸的起源的说法都是根据专家的推证和旁证得出的。
考古发现最早的箸出于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葬中,文献中曾记载商纣王制作使用精美象牙箸。《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公元前1144年前後,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现精制的象牙箸。虽然古籍中说纣王乃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但它并非是中国用箸至第一人,筷箸的产生应当早于殷商若干年。
筷箸其名
筷子有很多种名称,先秦时期称为“挟”,商纣时期称为“箸”,隋唐时期称为“箸”或“筯”,宋元明清皆称“箸”。其间从明代开始,由于“箸”与“住”谐音,故改“箸”为“快儿”。
筷箸其材
《礼记.曲礼》中记载:“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郑玄注:“挟,犹箸也。”中国古代原始社会,人以手抓食,新石器时代,大多采用蒸煮法,以箸挟取菜叶,而食粥用上匕(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匕匙)。匕匙早于箸产生,由于人类智慧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当匕匙的使用不能满足烹饪文化的发展时,遂产生箸。之后随着夏商的发展,箸也不断演化,从木箸、竹箸到满足贵族需要所产生的象牙箸,材质从简单到复杂。早期的筷箸类似于木棍,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制品,汉代则流行竹木材质,以漆涂之,甚为精美。隋唐时出现了金银制作的筷箸,一直沿用到明清。迄今为止我国出土最早的银箸是隋代的,由于铜氧化会产生铜腥气,铁氧化会生锈,影响进餐效果,于是铁箸铜箸渐渐为银箸所替代,这是银箸出现的原因之一。唐代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高峰,这在筷箸文化上也有所反映,唐朝盛世饮宴之风风靡长安,美味佳肴丰富了,箸匙等餐具也向金银豪华方面发展,这也应了《墨子》中的一句话:“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这一时期出土的银箸不但数量多,箸也长,但多为达宫贵族及士大夫阶层所喜爱。宋辽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质地多为银制和铜铸。明清时期筷箸的材质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宫廷用箸用尽匠心,有的甚至成为高雅的工艺品。
筷箸其形
早期的筷箸为首粗足细的圆柱形进食器具,春秋时代的箸,多为上下一般粗细的圆柱体。唐代的筷箸较长,宋辽夏元时期的筷箸相对较短,出现了六棱、八棱形筷箸,装饰也日渐奢华。明代,箸在器形上有更加明显的发展——首方足圆,上部为方形,下半部为圆形。这样不仅筷箸放在桌上不易滚动,挟菜时也不易打滑,同时也方便了能工巧匠在筷箸上刻字雕花。方箸不但可以两筷相应拼组成画幅,也可十双筷箸排列组成更大的画面。清代的筷箸,其特点为制作工艺精巧美观、用尽匠心,工艺考究且有题诗作画的箸实际成了高雅的艺术品。
筷箸其意
筷箸是中华文化的体现,除了其食器的功用以外,在古代曾经有人将其形状之直与人格之直相类比,唐玄宗在一次御宴上将手中的金箸赏给宰相宋璟道:“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此外,中国人喜欢使用方头圆身的筷子,寓意天圆地方、天长地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来,每年过年之前,我姥姥都要求家人买把新筷子,好像家里过年添把新筷子是非常吉利的事情,到底是不是寓意人丁兴旺我自己也不太明白的,但老人美好的心愿总是真的。
2
手抄报二:筷箸拟定申遗
申遗保护
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计划在2015年将筷箸习俗申请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独特的用餐工具,简单、平凡的筷子蕴含着中国人对生活、文化、礼仪方面的丰富内涵,但筷箸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日渐式微,亟待加以研究、保护和弘扬。”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会长徐华龙说,“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对保护筷箸文化十分重视,不仅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研究,还把每年8月4日设为‘筷子节’,韩国也有人声称筷子是他们祖先的发明。中国的筷箸文化已经成为日、韩竞相争夺的一项文化遗产。”
其中含义
据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的馆长蓝翔介绍,我国有文献记载的用筷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三千年来,一日三餐筷不离手,筷子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生活文化,并形成了一套礼仪和习俗,在民间的婚、丧、喜庆等礼俗都有广泛运用。
如筷子历来被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婚庆礼仪中,成双成对的筷子意喻快生贵子、快快乐乐、和睦相处等好兆头。筷子的使用也有许多约定俗成的禁忌,如忌讳使用长短不齐的筷子、用筷子指人、用筷子敲击碗和盘子、将筷子插在饭头上、将筷子颠倒使用等。有的筷子不仅是一种餐具,还是一种艺术品,在筷子上题词、刻诗、绘画、烙画、镶嵌、雕镂等艺术形式多姿多彩。
筷子的使用还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行为方式和宗教礼仪,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文学作品里,筷子经常成为歌颂的对象。如唐杜甫《秋日阮隐居致韮三十束》诗:“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筯头。”宋黄庭坚《元明留别》诗:“桄榔笋白映白筯,椰子酒清宜具觞。”在《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明清小说里,都有筷子的描述与情节。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筷子谜语,如“姐妹两人一样长,厨房进出总成双;千般苦辣酸甜味,总让她们第一尝。”
历史悠久
上海的筷箸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上海城隍庙一带生产的筷子名声远扬,销售高档的象牙筷、乌木筷、银筷等。开埠以后,我国第一条机械化的筷子生产线就诞生在上海,提供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的筷子都是上海生产,并且作为国家礼品送给外国友人。在上海民间信仰里,筷子是有神灵的,每年腊月底祭灶、祭祖时,要放置碗筷,在筷笼边贴符祭“筷子神”。
上海收藏者对筷箸的兴趣如火如荼,形成收藏与研究、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一支队伍。其中,蓝翔的藏筷馆就收藏了古今中外各具特色的筷子2000多双,他还在出版了《筷子古今谈》、《筷子三千年》、《古今中外筷箸大观》、《筷箸史》等多种专著,被誉为“中国藏筷第一人”。
意义深远
上海社会科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蔡丰明研究员认为,全世界至少有18亿以上的人使用筷子,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的用筷习俗皆由我国传入。小小的筷子堪称中华文明的传承链,以独特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在东亚影响十分广泛,一些学者甚至将“东亚文化圈”形象地称为“筷子文化圈”。重新认识筷箸习俗的文化价值,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很有意义。
下一页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