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宝宝的情况,爸妈那肯定是比谁都清楚。哪怕是自己睡着了,心里想的也是宝宝,更何况新手爸妈的睡眠时间,都因为宝宝的折腾少得可怜啊!
不过很多家长观察睡梦中的宝宝,都会发现他们时不时会做一些小动作。这是否说明孩子没睡安稳?或者是其他病症的表现呢?
一、磨牙
宝宝在睡觉时磨牙,有说法是因为肚子里长蛔虫导致,但其实原因不仅如此。如果宝宝平时的饮食不卫生,的确可能增加蛔虫的发病率。宝宝持续磨牙、睡眠质量差,可去医院确诊是否患上蛔虫病,先口服驱虫药物再观察一段时间。
其次如果家长喂养不当、没有及时跟上辅食,宝宝营养不均衡,影响牙齿发育,宝宝也会磨牙。宝宝长牙时口腔感觉、睡眠姿势不舒服都会引起磨牙症状,家长可以自制磨牙棒或者购买靠谱的咬胶,缓解宝宝不适。
另外,如果宝宝晒太阳的时间不足,或者没有补充维生素d导致缺钙,那么他的植物神经会紊乱,出现磨牙症状。而且缺钙症状往往不是一种,家长一旦发现宝宝同时枕秃、夜间盗汗严重等症状,则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
二、打呼噜
有些家长认为打呼噜,说明孩子睡得香,殊不知孩子打呼噜危害比成人还大!
人在呼吸时,空气会通过口、鼻、咽喉部进入气管,其中任何环节受到阻碍,都会导致气流不通,也就是打呼噜。而这种情况一般被认为和睡眠时气管狭窄、塌陷有直接关系。如果宝宝打呼噜声音比较小、均匀不暂停、睡的也安稳,那么这类打呼噜是没有太大负面影响的。
如果是因为鼻甲肥大、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肿大、肥胖、哮喘等病理性原因打呼,那么孩子会患上睡眠呼吸紊乱,甚至暂停和阻塞呼吸,严重可窒息。如此一来,宝宝可能睡不好,用嘴呼吸导致颜值下降,反应迟钝,影响学习和生长发育。
所以,家长们如果发现宝宝打呼情况较严重,达到以下标准,请到耳鼻喉科确定病因。
晚上睡觉时:
1. 打呼噜1周gt;3次,持续gt;6周(若因患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短期打呼噜无需紧张);
2. 打呼噜声音比较大;
3. 常常用嘴巴呼吸;
4. 出现呼吸暂停,或喘息情况;
5. 常焦躁不安、翻来翻去、夜醒,或睡眠姿势异常;
6. 虽然室温不高,但常大汗淋漓;
7. 呼吸时看起来不舒服,比如很费力或胸部起伏不平稳。
白天:
1. 早上很难叫醒;
2. 容易疲倦、嗜睡;
3. 睡醒后头疼;
4. 说话有鼻音,或用嘴巴呼吸;
5. 食欲不好,或生长发育缓慢;
6. 孩子易怒,具有攻击性或有其他行为问题。
三、撞击脑袋
一些宝宝在睡前意识模糊的时候,就喜欢用小脑袋一下下撞击围栏床板,或者是在睡梦中无意识撞击。虽然宝宝没有哭闹,没有因为撞击而显示出痛苦的神色,但家长肯定会觉得的奇怪,宝宝这是在干嘛?
其实原理很简单,据统计超过20%的宝宝有过撞头的举动,这不是因为他们神经出了什么问题,只是在通过简单的动作安抚自己情绪。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难以避免会感受到晃动和轻微的挤压撞击,因此在出生后,他可能还会怀念当时的感觉,为了好好睡觉,重复撞击的动作。
一般来说,宝宝的力气是不足以撞疼自己的,所以没必要给婴儿床上加装垫子床围,因为这反而可能引起窒息。不过宝宝撞头还有可能是耳部疾病或其他不适所引起的,家长们要注意孩子是否存在其他异常表现。
四、突如其来的表情或动作
人类的睡眠氛分为:浅睡眠(眼动睡眠),和深睡眠(非眼动睡眠)。新生宝宝在浅睡眠阶段,就很容易出现奇怪的动作或者表情,比如吮吸、震颤、微笑、抬手、伸懒腰,甚至幅度大到像在跳舞。这都是正常现象,要知道2岁内的宝宝浅睡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即使家长发现宝宝这些动作,也不需要打断或者叫醒宝宝,以免妨碍他体内物质的形成和睡眠体验。
有的妈妈觉得孩子总是抱在怀里已经睡着了,放到婴儿床上却突然醒了过来。这很可能是因为宝宝还处在浅睡眠阶段,你就撒了手。一般宝宝睡15~20分钟才进入深睡眠,接着深浅睡眠交替,随着年龄的增长深睡眠时间逐渐加长。
其实,只要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氛围:安静、昏暗、温度、湿度适宜,并制定合理的起床入睡时间,宝宝的睡眠习惯就会逐渐养成。白天疯狂消耗宝宝体力、或者让他一直午睡都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质量。睡前也不要给孩子玩激烈的游戏,做做抚触帮助孩子入睡,就能减少宝宝睡不安稳的情况哦。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