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抄报一:《青铜葵花》基本介绍
《青铜葵花》是当代作家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2005年4月首次出版。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葵花的命运,她先是和她的父亲在干校生活,父亲不幸遇难后,又被另一位主人公青铜一家领养,并和青铜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这个女孩召回城市。青铜从此便常常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那座城市的方向。该小说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
该小说曾获《中国报纸》2005年十大好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江苏精品图书奖,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世界出版政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优秀儿童文学奖。
内容简介
“五七干校”时期的江南水乡农村,城市女孩葵花因为一个意外,失去了自己的爸爸,被男孩青铜家收养,成了他的妹妹。聪明的心地善良的哑巴青铜,因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妹意识到自己作为小男子汉的责任:家里只能供一个人上学,他把机会让给了葵花;为葵花能照相,他冒风雪站街头卖芦花鞋;而懂事的葵花不扎新头绳、不照相,省下钱来买纸笔教青铜识字。
家里没钱买油灯,青铜给葵花做了一盏萤火虫灯;灾年没有吃的.他想办法挖芦根、抓野鸭给葵花解馋;为葵花在舞台上更夺目,他制作了能发出美丽、纯净、神秘而华贵光亮的冰项链。火灾、水灾、蝗灾,种种苦难接踵而来,然而一家人互相扶助,从容地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他们乐观地生活着,从容应对洪水、蝗灾等一切苦难,而在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召回到她的城市。
人物介绍
青铜
一个生在乡村最贫穷家庭中的男孩,仅靠卖芦花鞋生活,因生病无钱医治而变成一个哑巴。可想而知,青铜是个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孩子,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面对苦难时他依然善良,依然对生活充满向往。青铜,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努力成长,在上学时选择放弃,在葵花教他学习时无比专注。
葵花
一个地地道道的城市女孩,却因为“文革”跟着爸爸来到了陌生的大麦地,过上了一个农村孩子的生活。可想而知,她当时的无奈和不适。雪上加霜的是:葵花,从一个生活在父母怀中幸福的女孩变成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被别家收养。她不会干农活,但是她认真去做;她吃不惯野菜和糙米,但她从不抱怨;她分不清草和麦苗,但是她还是学着放牛。面对一件件的难事,葵花努力适应,一点点地学。
奶奶
虽然青铜家是大麦地最贫穷的,但奶奶却永远是一副干净的面孔、整洁的衣裳、银发被她梳理地一丝不苟、衣服也是一尘不染。在遇到水灾,家被毁了,急需钱重建家园的时候,奶奶变卖自己的嫁妆,四处借钱,但奶奶却从未曾改变她的骨气和自尊。虽然奶奶的一生生活十分拮据,但她从未向贫困低过头。
2
手抄报二: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青铜与葵花是关于成长的寓言,象征成长历程中相伴相生的两面:快乐与苦难大麦地美丽的水乡风光、广阔的田地、农家的牲畜动物、家人的关爱,伴随他们快乐地成长苦难同时也伴随着他们,两人都遭遇人生中的大不幸,青铜成了哑巴,葵花失去父母,两人都很孤独。不仅如此,他们还遭遇了贫穷、水灾和蝗灾。贫穷的青铜和葵花只能一个人上学,葵花表演时没有项链、晚上没有灯光做作业;水灾冲毁了他们唯一的住所,他们无家可归;蝗灾破坏了他们赖以生活的庄稼,他们不得不忍受饥饿。乐观、关爱与坚韧是苦难的最好救赎,阳光的葵花与清冷的青铜相遇,一切苦难迎刃而解青铜放弃上学的机会让葵花上学,冒雪卖芦花鞋为葵花攒钱照相,制作冰项链帮助葵花表演节目,捉萤火虫为葵花照明写作业;而葵花勤劳聪慧、善解人意,给家人带来温暖成长如此,人生亦是如此大麦地这片土地给予大麦地人如诗画般的田园风光,也带给他们无数的灾难他们贫穷而饥饿,或失去亲人,或遭遇疾病,或变得一无所有,但他们历经苦难依然乐观而坚韧地生存即使没有钱上学、没有房子居住,没有钱治病,青铜的奶奶总是慈爱地看着青铜和葵花,青铜的爸爸妈妈总是勤劳耕作,青铜一家总是欢声笑语。
在曹文轩看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苦难是人生中的必然和必需,因为人们在苦难中成长,存在即是快乐和艰辛,快乐的时候享受快乐,苦难的时候用乐观关爱之心、坚韧之态迎接苦难,心灵和精神由此升华,变得更加美好而强大,正如哑巴青铜最后叫出了“葵花”,葵花回归了城市。
艺术特色
苦难叙事
《青铜葵花》并不是要虚构一个桃花源式的童话,作者在赋予世界以“童真”、“美丽”等关键词的同时,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另一个关键词却是“苦难”:故事前台是田园牧歌、儿童乐园、人性美好,故事背后浸润的却是不尽的苦难及其阴霆,和一缕似多雨时节南方的潮湿般绵绵无形而又有质感的忧郁与悲悯。如“五七干校”这样的历史政治灾难,“蝗灾”这样的自然灾害,以及饥荒,人生际遇无常和人物命运多外等,弥漫其间,只是对于这些苦难,曹文轩选择“悲不要写到悲悲切切、痛不要写到痛不欲生”,像废名之于“黄梅”、沈从文之于“湘西”、汪曾棋之于“高邮”,将之附着在懵懂少年,“对读者目力所及的世界确实做了淡化处理”、“省略掉或虚写了一般意义上的灾难与痛苦,每写到这些地方都是轻轻淡写地交代一下,一滑而过,从不滞留于这些地方,更不铺陈其事,做煽情的把戏”,将“苦难”从突发的、特殊的、偶然的灾难事件转化或者引申为一种普遍,将偶然、无常的人生际遇和多外的人物命运,转化为对人存在的探询,从而也就消解了“苦难”在一般意义上的事件色彩,遁入到有关存在形而上的层面。
这样,共和国建国来重大的灾难性社会政治事件在这里淡化、降格为背景,除了更多在时间意义上和总体时代特征上标注人物存在场域外,已不再是故事主角,其偕同在一片小孩的欢呼声中上演的自然灾害、饥荒一道,在时间的长河中洗尽铅华,消解掉木身所具有的突发、特殊、偶然,转化为一种恒常的、有关人类存在本质的审视与追问,这样呈现在读者眼中更多的是一种恒常而非特异,更像一种伴随人的与生俱来的生存境遇;岁月家园,童真往事,晶莹剔透、散发着粼粼波光的人儿,这一“黄金时代”背后却是生命的无常和“美丽的痛苦”,作者在赋予主人公葵花以美丽的同时,暗藏在在童趣、温情、乐园背后的却是一条生命无助和际遇无常的叙事线。
叙事结构
《青铜葵花》叙事方式总体上采用线行时间连接起来的“冰糖葫芦”式结构,牧歌式的追忆岁月写作。全文共分为九章,每一章都分别以“小木船”“葵花日”“老槐树”“芦花鞋”“金茅草”“冰项链”“三月蝗”“纸灯笼”“大草垛”等标题为故事发展的链绳,不仅表示了对岁月的追忆,同时也是一种概括,概括出故事发展脉络。每一章都像是一幅油画,美在其中,展现着不尽的美丽情景;它们是美丽中的苦难代高,是在苦难的环境下坚强生存者的表现;它们不仅概括了岁月的流失,同时它们也是岁月的鉴定者。
小说以图画开始,以图画结束,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情感真挚,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情。在整个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苦难作为小说的基本调子贯穿始终。作者美、诗意来展苦难。在语高文字上,叙事情节上,文章的结构安排上都存在着苦难、美、诗意三者结合的表现,让读者在思想和精神上产生共鸣。
下一页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