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上街,一个孩子7岁,一个孩子4岁,途径地下隧道时,迎面看见一个老妇人从肩上的挎包里掏出电话,后面一个戴着帽子的年轻人趁机将手伸进了老妇人的挎包里。
这时妈妈身边的两个孩子也发现了小偷的行为,作为父母,如果你带孩子遇见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带着孩子快步离开还是见义勇为阻止小偷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牵着孩子的手,这位妈妈立即上前提醒了打电话的老妇人,还斥责小偷让他的手从老妇人的袋子里离开。老妇人说了声“谢谢”后就离开了。但愤怒的小偷并没有因羞愧而落荒而逃,而是当着两个孩子的面,揪着那位妈妈的衣领一阵踢打,两个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
沮丧的妈妈安抚了两个孩子后,继续往前走,没想到小偷还不解气,再次返回往年轻妈妈的脸上吐口水……
这个妈妈的举动,一方面是出于正义,另外一方面是孩子们都看着呢!但结果是孩子却因此受到了惊吓,更糟糕的是,孩子可能会患上“小偷恐惧症”。
如果换成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妈妈或者爸爸,做了正义的事情后,把企图泄愤的小偷打得落荒而逃,这该是多么激动的事情孩子也因此看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正能量一面,从而激励着孩子朝着正义进发。
想起了一个朋友和他儿子的故事,那年他们去三亚旅游,那天晚上吃宵夜吃到凌晨2点从大排档回酒店的路上,两父子遇到了几个小流氓抢劫一个女人,老爸懂得些少拳脚,瞬间就把几个小混混踢倒在地喊娘,那一刻老爸的光辉形象瞬间在儿子心里被放大。“长大后也要像老爸一样那么酷!”从此儿子把老爸当标杆。老爸说这不行,身上的毛病不能给儿子学了,自己不仅每天锻炼身体肥肉掉清光、还从拿起书本倒头就睡的奇葩变成了书虫、抽烟喝酒的毛病也改了,硬生生地从一邋遢男变成了标准好男人。按他的说法是,不能误人子弟。
还有一个故事,很多年前的一个同事,当时带着自己的6岁女儿在河边散步,一个老人掉水里喊救命,旁边是他吓得大哭的7岁孙子。两母女发现了水里的老人也非常着急,这个不懂游泳的妈妈试着往河里牵老人的手,没想到脚底一滑差点淹水里,6岁的女儿在岸上撕心裂肺地哭喊“妈妈小心”,那一刻她连滚带爬地上了岸,带着女儿去找救援,担心7岁的小男孩出意外,这个妈妈牵着两个孩子去找人报警,遗憾的是当众人赶到后老人已经溺亡。7岁小男孩哭喊着拍打这个妈妈,说本来有机会救到自己的爷爷,并埋怨她见死不救。妈妈留着泪说:“我不能冒险,女儿不能没有妈妈呀!”
幼儿说,大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能给孩子一个榜样,但如果不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甚至因此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建议爸妈们还是三思或者采取更加合适的方式。
回到宝妈勇敢斥责小偷的事件上,有热心妈妈们给出了几个帮忙却又能给孩子好榜样的方法,堪称“抗偷五法”,大家看看哪一种最好
1、假装跟老妇人相熟,在小偷的手伸进老妇人的挎包时大叫:“xx,真巧在这里碰到你哦!后面这位是你儿子吗”
2、大喊:“抓小偷”,引起路上的行人注意,获取更多的帮手。
3、假装认识小偷并搭话:“是小刘吧上次我们在xx见过的,你还帮我搬东西呢!”
4、假装有东西掉在地上,大声喊“谁东西掉了”,引起被偷者的注意。
5、大喊自己的钱包丢了,路上的行人和被偷者也会下意识地检查自己的钱包。
上面的这些方法,避免正面冲突给自己带来麻烦,对处于弱势的一方可能比较合适。同时也是告诉孩子,帮助别人不能盲目,前提是要懂得自我保护。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