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爸爸妈妈会纠结于一个看起来很重要的礼貌问题:“我带孩子参加聚会,让孩子叫人,孩子就是不叫,搞得我很尴尬。”“孩子见人不爱打招呼,搞得我都被长辈批评没教孩子懂礼貌了。”也有爸爸妈妈问真心爸妈,怎么才能让孩子变得爱叫人、懂礼貌?
教孩子懂礼貌的方法,我们是有的,但让孩子变得爸爸妈妈让叫人就乖乖地“叔叔好!阿姨好”的方法,我们是没有的,因为我们压根不这么要求孩子。
您可能会奇怪,这不是一回事吗?让孩子见人知道打招呼,不就是教孩子懂礼貌吗?但是,我们很“奇葩”地认为,这不是一回事。且听真心爸妈道来。
面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几个月前,真心爸妈刚刚工作时所在公司的老同事聚会,因为没人看孩子,我们把两个孩子一起带上了。参加聚会的都是当年的老板、前辈,对当时年轻的我们都照顾有加,一见面,真心爸爸自然按照惯例,让孩子喊“伯伯”、“爷爷”,但俩孩子都挺怕见陌生人的,敷衍地在嗓子眼里咕哝了两声,就躲到一边去,再有人来,也不说话了。吃饭时,孩子们也是闷头吃东西,不肯说话。
如果爸爸妈妈一要求,孩子就乖乖地脆生生叫人,我们当然也会挺开心,但像上面说的这种情况,孩子不叫人,我们不会在人前逼着他们叫,不会在人前批评他们,回家后也不会批评他们:“你今天很没礼貌,让爸爸妈妈很不好意思。”
为什么?因为我们始终认为,和爸爸妈妈的面子相比,孩子要重要得多。
孩子不爱叫人,爸爸妈妈当然会觉得有点没面子,但逼着孩子热络地和并不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打招呼,孩子会开心吗?
尤其是爸爸妈妈希望孩子叫人的情况,大多是不以孩子为主的场合,孩子能将就爸爸妈妈的意愿,来参加大人的聚会,已经是很不错了,爸爸妈妈有什么理由,为了自己的面子,就对孩子要求太多呢?
何况每个孩子确实是个性不同,有的孩子会非常open,甚至“人来疯”,人越多,越活跃,有的孩子,会比较羞涩、怕生,人多时不愿意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谈论的对象,宁可一个人在安安静静地呆在一边。
真心妈妈小时候就是个不爱叫人的羞涩孩子,也曾被批评没礼貌,所以特别能理解孩子处在这种状况下的尴尬、无措、不情愿。他不是不喜欢人家、不是故意对人家不友好、不礼貌,他只是不习惯而已,大人何必为了自己面子好看,强迫孩子做他自己不擅长的事?
孩子是他自己,不是爸爸妈妈的玩偶
有人把中国爸爸妈妈特别喜欢让孩子叫人,叫“中国式礼貌”,我们也在《隐身管教你孩子的那个“别人”》中,讨论过英国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在他的名著《儿童心理学》中,阐述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不同的育儿倾向。
在“中国式礼貌”和中国爸爸妈妈更倾向于采用的关注别人怎么看的“集体主义”育儿方式中,实际上隐藏着爸爸妈妈对孩子“自我”的认知和对亲子关系的态度。
乐于接受来自外界的“孩子要有礼貌”的压力,乐于培养甚至强迫孩子“叫人”的爸爸妈妈,在他们的意识中,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自我”,孩子应该配合、遵从成人的意愿,做大人喜欢的事、让大人高兴的事,甭管这些事是不是孩子情愿的、喜欢的、乐于做的。
我们会看到不但有爸爸妈妈喜欢逼着孩子叫人,还有爸爸妈妈喜欢让孩子在人前表演。家里来了客人,两三岁的孩子会被叫过来,“给大家背个诗”,大点的孩子学唱歌、乐器、跳舞的,会被要求给大家唱个歌、跳个舞,或者演奏一段曲子。
孩子若是配合,大人自然开心,孩子若是不配合,大人不免就有些小尴尬;孩子表演时若是表现得好,大人会笑逐颜开,觉得孩子真给自己长脸、让自己骄傲,孩子若是表现得不那么好,大人不免不那么乐意,客人走了说不定还会批评孩子一番。
被大人要求着、逼迫着做这做那的孩子,说得尖锐些,其实不是他自己,而是大人的玩偶。在这种关系中,大人施加控制,孩子被动服从,长期习惯下来,孩子会很难建立起真正的自我,很难理直气壮地说:“我想如何如何。”
这在大人看来,可能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很好啊,孩子这么听话”。但对孩子来说,一定不是什么好事,这样的孩子,在需要独立、需要主见时,很难拿出“我是我自己,我不用看人眼色、被人控制”的硬气来。
表面上的礼貌,是真的礼貌吗?
另外,孩子肯叫人,就是真的礼貌吗?其实未必。我们见过乖乖叫人的孩子,在聚会的餐桌,“别人夹菜他转桌”,而且得逞地窃笑,也见过嘴巴很甜的孩子,在大人聊天时,不停插话,或者要这要拿,让大人得不到片刻安宁。
还有那无论大人说什么都要顶嘴的、老师在上面讲课他不停“接下茬”的、对家里保姆阿姨蛮横无理的、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的,他们可能都会叫人,但他们同样不是礼貌的孩子。
和乖乖叫人这种表面上的礼貌相比,我们宁愿看到自己的孩子,是内心里有礼貌、有教养的孩子:他们发自内心地尊敬老师,从不在课堂上制造麻烦,他们理性地和爸爸妈妈表达要求,从大吵大闹,他们对人友善,不会随意冒犯别人,他们很少打断别人说话,他们不会在飞机火车上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他们坐公交车知道让座,看电影时知道提醒爸爸妈妈关掉手机……这些表现,比他们肯乖乖叫人,让人开心、安心得多。
所以,我们觉得,爸爸妈妈与其把培养孩子有礼貌的重点,放在让孩子爱叫人上,不如多花些心思,培养他懂理、知礼、守规矩,让他真正成为有礼貌、有教养,而且会发自内心地这样要求自己的人。
孩子不叫人,真没什么,别逼他
那么,遇到爸爸妈妈让孩子打招呼,孩子不配合怎么办?爸爸妈妈放轻松点,别把事情看得那么严重,就好办多了。
我们的办法是,该让孩子叫人时,我们会温和地告诉孩子:“叫叔叔,叫阿姨”。如果孩子不肯叫,也没关系,我们会在在孩子不场时对对方说:“我们家娃儿有点害羞,不太爱叫人。”再配合一个稍稍歉意的笑容,相信对方都不会苛责。再说了,一个大人,如果为了别人家孩子没礼貌地叫他就不高兴,也是不大可能的吧?
那么不逼着孩子叫人,孩子以后长大了,会不会一直这样呢?可能性微乎其微。孩子大一些,知道用更社会性的规则要求自己,自然就懂得该叫人时,要礼貌地叫人了。
我们从没看到过一个真正有教养的成人,是不能和人正常打招呼的,但也同样见到很多平时蛮礼貌、蛮周到的人,遇到一点点小事,说翻脸就翻脸,一言不合,就对人恶语相向的。言语礼貌,真的是不如内在的教养真实。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