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同时,也是代际冲突集中频发的特殊时期。对为人父母的我们来讲,最突出的问题,是养孩子的事。
比如大年初一,家里老人非要孩子跪下来磕头拜年。孩子不情愿,你也觉得不妥当,但爷爷坚持,认为这是传统。
家里亲戚聚会时,姥姥让孩子在众亲戚面前表演唱歌、背诵唐诗。孩子往后躲,姥姥拉着孩子的胳膊,非让孩子「来一个」。
老人给孩子准备了无限量的糖果小吃,你一阻止,老人就说:「过年嘛,又不是天天这样,你小时候还不是这么长大的!」
如此种种……
日常生活里频频冒出的各种小问题里,则潜藏着更多的冲突。
有时你甚至觉得,和老人讲道理,相比小孩子更难讲通。令你困惑和沮丧的是:为什么你已为人父母,父母亲却还把你当孩子,不认可你的教育方法呢?
其实,他们的种种行为方式,跟人到老年,身处这样一个特殊年龄阶段时的认知发展、思维方式相关。
你知道在传统社会里,老人的角色是什么吗?在没有文字书写的传统社会,老人是信息的存储库、知识的代际传承者。所以,他们会更倾向表达经验、传统、文化。
老人对社会人际关系比年轻人有更强烈的渴求。他们往往倾向于在关系中寻求「传承」「被需要」「群体认同感」。
一般来说,45 岁以后,人的认知能力呈下降趋势。往往他们更容易轻信七大姨八大姑道听途说而来的养育知识,而无法作出较好的理性判断。
……
当你开始换一个角度看老人带娃,理解他们,你可能能更好地处理与老人在养育问题上冲突。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