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话要谨慎 无心话易影响宝宝心理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7-04-25 08:56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宝宝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但是顽皮的宝宝也会有淘气的时候,弄得妈妈筋疲力尽。有时候妈妈无心的一句牢骚,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严...

  宝宝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但是顽皮的宝宝也会有淘气的时候,弄得妈妈筋疲力尽。有时候妈妈无心的一句牢骚,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严重的伤害喔。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避免以下最常见的牢骚:

  1、否定宝宝人格

  烦死了,自己去玩!笨!你怎么这么笨!妈妈往往以大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宝宝的行为。妈妈带着宝宝到亲戚或邻居家玩,宝宝不愿叫阿姨,妈妈就会责怪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用,叫一声阿姨都不会。虽然是对别人说的,可是宝宝都听在心里。

  正确方法:如果宝宝有能力而没有做好,妈妈也须耐心指导,而不是责骂。

  2、影响孩子对妈妈的信赖

  我才不要你!把你送给别人!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给别人做儿子。这类话会让宝宝怀疑妈妈为什么不爱他。宝宝被妈妈骂了几句,一气之下跑出家门,妈妈追到家门口,生气地对着宝宝喊:你给我回来,不回来是吧,那以后永远不要回来了。这类话听多了,宝宝心理会产生阴影,以后可能真的要离家出走。

  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特别的眷恋,同时也有着没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潜在不安感。心理学上管它叫基础不安。不管孩子是否懂事,他的心里,都经常有爸爸妈妈会不会不要我这样的担忧。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有时并不明白父母只是为了哄他而说出恐吓的话,并非真的不要他或不爱他。作为父母,应该明白,恐吓和威胁是一种很愚蠢的手段,它不但不能让孩子变得听话,而且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正确方法:宝宝有时候是需要小小的惩罚来纠正不良习惯或错误,但妈妈的惩罚不能让宝宝对妈妈的爱产生怀疑,只要让宝宝知道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就可以了。

  3、吓唬宝宝,导致宝宝不安

  我告诉老师去!宝宝对老师很敬重,更不敢像对妈妈一样对老师撒娇,妈妈喜欢利用宝宝这一害怕心理对宝宝施压。孩子一做错事就说叫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个坏孩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千万不要用医生、警察、老师及其他让孩子害怕的人去恐吓他。一个怕医生的孩子,生病的时候是不会跟医生合作的;一个怕警察的孩子,即使他迷路了,他也不会去问警察;一个怕老师的孩子,怎么可能安心听老师的课

  所以,易于造成孩子精神不安的话,千万说不得。

  正确方法:宝宝做错事情,妈妈应及时帮他纠正,并称赞他是个好孩子。

  4、提出过分的要求

  快一点!动作快一点,妈妈还要上班呢。其实宝宝动作慢不是他的错,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快。

  再做好一点!在宝宝眼里,他的作品可能已经做得最完美,可是在妈妈眼里,还是没有达到要求。

  连这个也不会!宝宝不是天才,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做。责骂多了,宝宝会做的事情他也不敢做了。

  正确方法:妈妈花时间去了解宝宝的能力,在让宝宝做之前,把事情与宝宝的能力进行对照。如果宝宝能做而不做,妈妈应进行劝导;如果超出宝宝能力,就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勉强,小心适得其反。

育儿之家 原文链接: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