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通常出现在外耳道处,用棉花棒等工具给宝宝掏耳朵,有可能会把耳垢推入耳朵深处,从而造成听力下降,甚至损坏鼓膜。
由于宝宝外耳道皮肤非常娇嫩,在给宝宝掏耳朵时,如果耳垢较多或者比较坚硬,很容易划伤皮肤,引发感染。而常掏耳朵容易刺激皮肤磷状细胞或基层细胞增殖,有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其实,耳垢并不脏,它在医学上被称为“耵聍”,是正常的外耳道皮肤上耵聍腺分泌的, 是由蛋白质、油脂、一些微量元素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还能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
它可以黏附进入外耳道的灰尘、细菌、病毒等;
它还有消毒的作用,可以杀灭少量的细菌和病毒;
它能阻止小虫和其他异物进入;
它可以防止脏水深入,预防感染;
它能像消声器那样减弱声波的冲击,保护鼓膜和内耳。
所以,千万不要随便给宝宝掏耳朵了,这既没有多大意义,还非常危险。
一般来讲,干燥成片状的耳垢,随着孩子的运动、说话、吃饭和打哈欠,凭借着皮肤汗毛的运动可以自行脱落。但如果孩子真的因为耳垢太多而觉得不舒服,比如总是拉扯耳朵,可能就需要清理了。
虽然育儿书上有很多科学的方法可以用来帮孩子清理耳垢,如使用婴儿油、矿物油、过氧化氢来溶解耳垢等等,但我们还是推荐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医生通常会用耵聍水或者液状石蜡泡将耳垢软化后,在内窥镜下使用耵聍钩将耳垢取出。
还有一种情况,宝宝耳朵进水后,很多妈妈也喜欢用棉花棒探入耳道吸水,这其实也是错误的。宝宝游泳或者洗澡时耳朵进水,如果不及时清理,有可能会引起感染。但如果用棉签去清理,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棉签吸水效果差,却容易把水捅到更深的地方。正确的做法是:
使用蓬松的棉球来吸水。只要把棉球轻轻放在宝宝外耳道处,将宝宝的头偏向进水的一侧,就可以迅速吸出水,而不用担心会伤害到宝宝的耳朵了。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