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这个字,会造福孩子的一生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7-08-25 16:58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许多父母认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能轻易对孩子说“不”,否则孩子会从小留下阴影,做事畏手畏脚。孩子要吃糖,给...

许多父母认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能轻易对孩子说“不”,否则孩子会从小留下阴影,做事畏手畏脚。

孩子要吃糖,给,下不为例;

孩子要玩具,买,下不为例;

孩子要坐别人的车车,父母立马抱进去坐,面对车车小主人的哭泣,甚至反过来批判他:“哎呀,这孩子真小气,坐一下都不行。”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也知道得说“不”了,但却顾虑重重,内心一面崩溃,一面安慰自己:孩子还小,不懂事,等长大就好了。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在近代家庭教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要数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早期对学前儿童和其父母进行的研究。

该研究对父母三种不同的教养方式进行了跟踪评估,发现: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尤其是男孩,通常会表现出冲动而攻击,他们一般比较粗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控制性,并具有较低的独立性和成就感。

在孩子8、9岁的时候,鲍姆林德再次对他们进行观察,发现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孩子,在智力能力和社会能力上的表现均比较差,而且这些青少年更容易吸毒。

自由的前提是约束,没有了规则约束的孩子,只能生活在茫然和无知中,一旦无约束的观念在孩子心中形成,将会成为捆绑孩子自由的枷锁。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受邀约见四名绑架杀害同学的少年犯,并走访了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家庭系统都属正常:父母没有离异、吵架。

但从父母的描述中,李教授发现,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管不了。

一名孩子的父亲声泪俱下地说道:他的孩子,从小就特别好动。为了释放孩子的天性,父亲还专门带孩子去少林寺学习武术。没想到,回到来,孩子还是出事了。

谁的孩子不是从小就活泼好动,无原则的放任,不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而是给他最深的伤害!

小时候不忍对孩子说“不”,终有一天,社会会替你惩罚他。

为了孩子的安全和规则意识,要在3岁左右开始,对孩子尽早说“不”。因为6岁以前,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期,也是说“不”的最佳时期。

而如何说“不”,才是父母最需要学习的重要功课。

1、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行动比说教更有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3岁以前的哭闹和要求,是不带有目的性的。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本能的会大哭大闹,此时孩子其实是很无助的,只能依靠父母。

这时候父母直接用行动终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将孩子抱走,是最安全有效的法则。

2、用“可以”代替“不行”

经常对孩子说“不”,孩子会逐渐麻木,甚至会无意中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

而用“可以”代替“不行”,却能收到积极的正面效果。

比如,孩子要吃糖,当我说“不行”的时候,孩子往往哇哇大哭。后来,我蹲下去拿着糖,对孩子说:“可以吃,糖糖真好吃,我们吃完饭就吃。”孩子居然乖乖听话,不再吵着我了。

3、提前和孩子说“不”,做好预防工作

当没有规则的时候,孩子才学会无理取闹。在规则面前,孩子也会变得讲道理。

记得张柏芝在一期《天天向上》里,分享自己的育儿经,说到每次带两个儿子去玩具店,都会告诉他们,每次只能在里面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带回家。

她向孩子解释:人生不可能得到所有的东西,你必须得学会选你最珍惜的那个。并很坚定地告诉他们:妈妈说的“不”,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

在提前和孩子约定的规则面前,两个儿子每次都会很谨慎,认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回家。

内心拥有规则意识,孩子的安全感将伴其一生。

最近有篇一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可怜啊!》刷爆朋友圈。

在作文里,孩子哀叹自己每天只有5毛零花钱!可细心的网友,却真心为这名妈妈的做法点赞,称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典范。

这名小学生王泽楷,本来一直是没有零花钱的。上周买完东西后,王泽楷突然对妈妈提出“每天一元零花钱”的愿望,理由是“别的同学都有”“自己可以存起来自己支配”。

妈妈并没有立刻答应孩子,也没有轻易对孩子说“不”,而是和孩子说起自己小时候的例子,跟孩子讨论、商量。

在和孩子进行谈判沟通后,双方最终以“每天五毛零花钱”达成一致。

零花钱多少不是问题,这位聪明的妈妈,敢于对孩子说“不”,智慧地和孩子协调,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在规则面前,越早对孩子说“不”,孩子越懂得自保。

对孩子的爱里,适当地说“不”,才是他未来健康成长最大的保障。

以上就是由(育儿之家)本站为大家整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