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的问题有很多,但孩子「哭闹」问题占比通常最多——
我家孩子 2 岁了,动不动就哭,什么事情都以哭开头,以哭结尾,我都被搞得烦死了;
我家孩子特别倔,只要一不如他的意,就大哭大闹,简直没有办法。
妈妈们都抱怨:我也看过很多育儿书,说孩子哭闹,要进行情绪引导,要学会共情。可是,照着做后,发现大多数情境下,这些都没有用,孩子根本就冷静不下来,不依不饶。
为什么看了很多育儿书,还是对付不了孩子哭闹,为什么你的办法常常没有用?
其实很简单。先搞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很多妈妈自己也这么说的,一不如他的「意」,他就哭闹不止——那我要问问你:你知道孩子的「意」到底是什么「意」?
第二,如果你顺他的意,他就不闹了嘛。那么,你怎么去顺他的「意」?
先看下第一个问题:
了解孩子的真正意图拿洗澡来说。不少父母问我:我家孩子一洗澡就哭闹,不爱洗澡,怎么办?
孩子洗澡哭闹的原因有很多。你可能会想到:洗头的时候,水冲到眼睛里,不舒服,哭闹。
但其实还有很多原因。比如以下三个:
1,不愉快记忆。可能孩子之前有过水太烫或太凉这些不愉快的经历,所以,就把这种记忆和洗澡关联了,他害怕,所以哭闹;
2,生活常规问题。就是说,可能的孩子的生活常规没有建立起来。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后,没有帮助孩子建立生活常规,比方说,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洗澡,什么时候睡觉。没有一定的规律,孩子就无法预期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你去叫他洗澡,他觉得正是玩得高兴的时候,所以不乐意。
3,孩子对世界的认知的问题。有些妈妈可能会说,我们都没有上面的问题,无缘无故的,突然某一天孩子就不要洗澡了,哇哇直哭。这也是有可能的,这就是孩子对世界的认知问题,一般这都发生在 1 岁到 2 岁的孩子身上。
孩子常常在观察周围的事物。他们看到水从洞里流出去,所以联系到自己,害怕自己也会被冲出去,所以抗拒洗澡。你不要觉得很可笑,小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就是这样,这个年龄,他们还没有尺寸大小的概念。如果了解了这个原因,你就可以想办法,把出水的洞盖住或者其他办法都行。这种认知特点到 3 岁就会过去了。
所以,同样是洗澡哭闹,其实原因各不相同。父母一定要去仔细观察,各个原因都排查一下,根据前后的事物变化,进行对比,找到对策,事情就容易解决了。
其实,排查+对比的方法,也不仅仅适用洗澡哭闹,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这两个方法的组合,这需要父母动脑筋花心思。那么,孩子哭闹了,家长这时怎么办呢?
孩子哭闹,家长可以这么做首先,你要纠正自己的认识。不要一着急就觉得,孩子怎么脾气这么坏,好烦。小孩子不会说话或者没有办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只能用哭闹,我们要理解,不要把哭闹当成是孩子的坏脾气,这样才能冷静去观察。只有去观察,才能顺利找到原因,解决问题。
然后,接下来,找到孩子真正的意愿。「没办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导致的哭闹真的有很多。
比方说,孩子喜欢规律的事物,所以,一旦有些事物的规律突然打破了他们之前熟悉的规律,他们就突然失去了掌控感,就会哭闹。但是,这种想法,他们很难表达出来,所以,家长看起来,就是:孩子突然就哭了,比如,出门前突然就哭了,吃饭时哭了,或者,玩着玩着突然哭起来。
这种没有如孩子的意导致的哭闹,只要找准孩子的意愿,然后,满足其意愿就可以了,很多哭闹都可以避免。
有时确实没办法顺着孩子,怎么办?第一种情况:「做不到」。比方说,有个玩具坏了,再也买不到一样的了;饼干咬了一口,没办法恢复成原状了,这种事情办不到。
办法一:共情,想办法和孩子对话。
用「共情」的方法,想办法和孩子对话。接着,可以想办法解决问题或者预防问题。一旦开始对话,孩子就不闹了。而且,这个办法还帮助孩子想办法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遇到同样的问题。
办法二:展开想象。
当问题就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怎么办?这种情况不仅仅是要共情,还可以展开想象。比方说,孩子有一个心爱的玩具,然后有一天这个玩具在机场或者在酒店,丢了。孩子特别特别难过。除了共情,我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展开想象,想象ta(玩具)可能会去哪里,有什么经历,会交到什么朋友,这样的想象常常可以安慰孩子。
第二种情况:「不可以」。有时候孩子就是不可以做一些事情,比方说一些确实危险的事情,或者一些很不合适的事情。
办法一:「带孩子感官体验」。
小孩子需要通过自己的感官和直接体验来认识世界。孩子很好奇,什么东西都想研究一下,这是好事。所以我们一方面,鼓励他的好奇心,但另一方面,也保证他的安全。可是有些危险的事,家长强行制止的话,那孩子肯定要哭闹了。这时我们可以让他适当地有些体验。比如用热水让ta感受热气,在安全范围内让ta观察热锅的烟,体验了什么是烫。有了直观的感受,再加上妈妈的提醒,孩子以后会小心。
方法二:「游戏大法」。
2岁的孩子都很喜欢假想游戏,有时候你想让孩子提醒孩子应该这么这么做,如果直接去提醒,可能孩子不高兴,要发脾气。如果你用游戏,基本有效,这样就避免了很多哭闹。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