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新手妈妈们多了,发现妈妈们内心的焦虑感总是一览无遗地写在脸上、充斥在言辞中。妈妈们认同要尊重孩子、接纳孩子,可是到了和孩子相处时就变成了“热衷于说教的女战士”,神经紧绷、神色匆忙、道理不断,这样的定位使得她们在亲子关系中屡屡碰壁,总着急上火不说,还老感觉和孩子处于两个频道。
其实,焦虑的背后还是源于家长对孩子的“不接纳”,爱孩子是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期待中的那个孩子”;而不愿意相信孩子精神内核的力量,也是家长们非常固执地想要抓住一切机会去“教育”孩子的原因。种种不合理信念使得家长的焦虑大面积爆发,焦虑一上来,我们很难看到孩子的本真。
“接纳和尊重孩子”的前提恰好是先要“看见孩子、听见孩子”,这里说的,是孩子本来的样子,既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更不是我们期待中的。
所谓“静能生慧”,扫除焦虑才能呈现智慧,这智慧会帮助我们去聆听和看见孩子,只有真正做到这点,才谈得上是真正的“尊重”和“接纳”。 看看,你是这样的妈妈吗
“标签大王”妈妈
妈妈们的育儿困惑总是以这样的话语作为开场白:“孩子很小气,怎么办”、“孩子胆子小,如何改善”、“孩子不讲道理,怎么破”
看到这一堆堆、一串串的标签,我几乎可以想象,家长和孩子的沟通画面是有多么生硬,孩子身上的再正常不过的生命现象和特质又是如何被家长们武断地赋予了一个又一个消极评价。 所谓“标签”,就是一个定性化的评价。常用标签,会强化你心中对孩子的印象、也会局限你对孩子的认知,一旦你形成了这种认知,你就觉得孩子哪哪都是问题。
有一位妈妈问我,“孩子很胆小,该怎么让他胆子大一点”。
“孩子胆小”,这是标签,也是评价,还是相对消极的评价,它背后的潜台词是“胆小是不好的、是不对的、应该予以调整和改善。”
我问这位妈妈,“能说说具体的现象吗”
她告诉我:“孩子每次在小区玩的时候不怎么主动接近其他小伙伴、只是在旁边静静地观察”。
很好,她把标签式的语言换成了具体描述,我一下子get到了她焦虑的核心,我告诉她,“这并不是问题,每个孩子的社交策略是不同的,在旁边静静地观察也是一种交往策略呀,随着孩子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提升、生活经验的丰富,他的交往策略也会发生变化。” 我建议她坦然接纳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不用去和其他孩子比较,信任孩子自己能够很好地发展自我。
她听完,释然了。 我又跟她说,“你用标签式的语言定义了孩子,内心给自己设限了,总觉得孩子有问题,可是当你试着用具体、客观、描述性的语言去陈述一个现象,你眼中的孩子立刻就不同了。” 她频频点头,这位妈妈悟性很高,之后很快就做出了调整,把标签完全摒弃,并学会了和孩子用描述性的语言来沟通。她通过自己的实践,深刻认识到了“标签”和“评价”会遮住自己的眼睛,对亲子关系的杀伤力很大,她还体会到,以前她总是给孩子贴标签、评价孩子,其实也强化了孩子的自我认知,容易让孩子产生“我是不好的”的感觉,对孩子的成长特别不利。 我为这位妈妈的成长感到特别高兴,她终于不再做“标签妈妈”了。
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用定性化的词语评价孩子,而是用客观的具体的描述性的语言来阐述事实。试试看
“假装民主”妈妈
常听妈妈们说,“我们家特别民主”,事无巨细问孩子“愿不愿意”、“好不好”,以体现对孩子的尊重。但实际呢在问出问题的那一刻,家长们的心中对孩子的回答是有预期的。一旦当孩子说“不好”或与家长的预期不一致,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去说服孩子妥协。
“吃完饭我们再看电视,好不好”家长们这样问,是希望孩子说“好”。如果孩子说“不好”,家长们下一轮的说服就开始了:“可是如果你先看电视再吃饭,饭很快就凉了呀!” “那再多讲一个故事,就睡觉了,行吗”家长们这样问,是希望孩子说“行”。如果孩子说“不行”呢家长们就失望了,然后继续和孩子提要求,陷入讨价还价的境况。
很多家长习惯性地把“好不好呀”挂在嘴边, 可它更像一句口头禅,家长并没有真正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习惯性地这样问孩子,不但经常让家长自己陷入了被动、感觉到管教孩子无力,而且让孩子感觉到家长缺乏诚意,并不是真心尊重自己。 当我们问孩子“行不行”、“好不好”时,就是要真正把选择和决定的权利交给孩子,不管孩子说“行”还是“不行”、“好”还是“不好”,我们都欣然接受孩子的选择,不再多说一句。 要民主,就要真民主;不能由孩子决定的事情,就坦然地“告知”。千万别打着商量之名行使控制之实。
“左顾右盼”妈妈
父母对孩子的回应从孩子还是婴儿时就开始了,孩子用哭声和含糊不清的称呼来呼唤母亲,妈妈的响应越积极,孩子对世界的信任感越容易建立。 “积极回应”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积极,二是回应。“积极”就是快速,第一时间响应孩子;“回应”的内涵是你要针对孩子的话来做出响应,而不要他说东你说西。 第一时间对孩子进行响应的积极状态,会增强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确信自己是重要的。 而“回应”也同样重要,它给孩子传递“我看见你了、我听见你了”,让孩子确信“妈妈正在和我联结”。
场景一:妈妈正在厨房里做菜,孩子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要有这么多把刀”妈妈大惊失色,高声尖叫“哎呀你怎么到厨房来了,这里危险,快出去!” 场景二:孩子在院子里玩泥巴,兴冲冲地捧着自己用泥巴捏的苹果拿给妈妈,“妈妈,你看,我给你做了一个大苹果!”妈妈面无表情地说“都几点了,还在玩,一身脏兮兮地我又要洗很久。”
体会一下以上场景中孩子的感受,“妈妈没有听见我说什么”,求知欲、分享欲被瞬间阻截、情绪被完全无视的那种感觉,就像吃东西的时候,食物卡在喉咙、总也吞不下去的难受,如鲠在喉,无法言说。
有一位在新加坡定居的学妹去年暑假回国,跟我聊自己的感情苦恼,我们席地而坐,聊了3个多小时,期间我很少说话,只是认真地聆听,偶尔会用言语确认她的意思,或者表示理解。
她说自己很久没有这么畅快淋漓地说过话了,小时候妈妈经常打断她说话,她兴高采烈和妈妈分享趣事时,很难得到妈妈的正面回应,经常有“一腔热情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的感觉,妈妈关注的永远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她印象中和妈妈的对话总是简单几句“吃饱了吗”、“快去睡觉”、“作业写完了没有”,以至于她长大以后,很难和别人进入长时间的对话和深度交谈,她知道妈妈很爱她,可是她内心真的很期待妈妈能认真地听她说话。
说到动情处,她轻声抽泣起来,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无助的、仰头看着妈妈、强烈渴望妈妈的看见和聆听”的小女孩。其实,整整3个小时,我做的事情很少,但我强烈感觉到,我的倾听点亮了她、也滋养了她。
孩子需要被看见、被听见、被感受到。我们需要做的,并不困难,只是忍住“说”的欲望,把浮躁的心放下来,认真地、耐心地回应孩子,并尝试站在孩子的视角,去体验一下ta们的世界,共情ta们的感受。这对孩子来说,就是足够丰富的精神养料。
“惯性拒绝”妈妈
孩子:“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爸爸:“我正忙着呢”。 孩子:“妈妈,我想去那边玩水”妈妈:“不可以,太脏了”。 爸爸正在玩ps实况,孩子过来说“爸爸我也想玩你的这个游戏”,爸爸:“这个得等你长大一些才能玩”。 妈妈正在煮饭,孩子和妈妈说“妈妈我想做冰棒!”妈妈说,“不行,你没看到我在煮饭吗,哪有时间跟你做什么冰棒,再说,冰棍吃了对身体不好。”
家长们惯性拒绝,几乎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不行”、“不可以”是常用句式,而为什么拒绝,大概不外乎是: 认为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例如2岁的孩子想要帮妈妈洗碗、正在煮饭的妈妈被孩子要求要做冰棒;
或者是怕麻烦,比如孩子要求刚洗完澡收拾好房间的妈妈陪同一起玩搭积木;
又或者是家长们认为适当拒绝孩子、让孩子受挫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情商。 无论如何,这些出发点的基础信念都是基于“我是权威的家长”、“我是正确的”、“我需要掌控”。 掌控孩子的生活给父母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感,一旦站上了权威者的高地,就很难再下来。但只要有一些些的觉察力和自省力,就不难发现,我们拒绝孩子的那些理由,其实非常苍白。很多时候,这些理由只不过是说服孩子、麻痹自己的借口,经不起推敲,为的只是证明“这事,得我说了算”。 不理解孩子的需求,常拒绝孩子,会严重挫伤ta们的内在发展动力。孩子的很多需求来源于“发展自我的工作动机”(例如2岁的孩子要求帮妈妈洗碗),拒绝孩子等于是阻断ta的发展动力,否定孩子,就是给ta们传递“我比你强”、“你低我一等”的信息。起初,孩子体内的精神胚胎会指引孩子去争取发展机会,孩子的一部分能量消耗在了和大人的对抗上,必然会影响自我发展。而一旦长时间总是被拒绝,生命能量严重受阻,孩子的活力就会减退,脾气暴躁,丧失信心,坚定地认为自己不受欢迎、不被接纳。 别惯性拒绝孩子,尽量顺应孩子,满足合理需求。如果孩子的要求真的是不可以被允许的,家长们也要在拒绝的同时,尽量温和耐心地和孩子解释清楚原因,并尽可能从正面阐释;如果可以的话,给出替代方案。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