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用心工作的妈妈
很多职场妈妈因为无法长时间陪伴成长中的孩子,而常常涌出很深的愧疚感与罪恶感,认为自己做为母亲是失职的,有的甚至想离职回家带孩子。
研究说话:经过对50年来关于“妇女工作是否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这个课题的所有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做出结论:在3岁以前妈妈就重返工作的孩子和被全职妈妈照顾的孩子相比,学习成绩丝毫不差,也没有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前者表现得更好。这和大家普遍理解的全职妈妈付出的时间越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越好恰恰相反。
因为大多数全职妈妈都付出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带孩子,这就像把宝都押在了孩子身上一样,因此会特别在意自己带出来孩子是不是会比别人的好、在意大家对孩子的评价是否高,假如没达到预期,比如孩子说话比隔壁家的晚,英语没亲戚家的流利,都会成为她的压力来源,长期在这种状态下,不仅自己会变得很焦虑,也让孩子倍感压力。
妈妈参加工作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展示努力工作、自立、家庭宽裕价值的正面形象。的确,他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勇于拼搏、勤劳实干的妈妈,这对孩子来说不是一种身教胜于言传、最好的教育吗?因事业带来的独立感和成就感也让她们对生活更有激情,如因上司认可而升职,因业绩出众而加薪,因社交广泛而朋友众多…这些都将成为职场妈妈们自信和快乐的来源。所以很多职场妈妈的孩子反而更有趣,毕竟有趣的妈妈才能“孕育”出有趣的孩子。
第二类:鼓励孩子犯错的妈妈
有一位医学领域有过重要发现的科学家,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般的人更有创造力,究竟是什么方法能使他超乎凡人时,他说自己能有所成就,和母亲独特的教育方式是大有关系的。
一个故事:他说在他2岁时,有一次想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但是瓶子太滑了,他没抓牢,瓶子掉到地上摔破,牛奶溅得满地都是。妈妈看见了,但是她并没有对儿子大吼大叫,也没有惩罚他,反而说:“哇!你制造的麻烦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摊牛奶呢!反正瓶子已经摔破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一听到母亲这样说,他简直高兴极了,立刻就在“牛奶海”里玩了起来。几分钟后,妈妈对他说:“好了,现在你要把它清理干净,并且要把每个东西都恢复原状。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他选择了海绵,然后和妈妈一起把满地的牛奶清理干净了。
等母子俩打扫完之后,妈妈又跟他说:“刚才你想用你的一双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尝试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去。”他很快就发现,只要以双手抓住瓶子顶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手里滑掉了!
“这真是一堂很棒的课!”记者感叹道。科学家也说:“是啊,从那次以后,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下任何错误了。因为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良机。科学实验也是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我还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很羡慕他有一位如此宽容、可爱又有智慧的母亲?
“鼓励孩子犯错”的观点会受到许多中国父母的排斥,他们会觉得这样不可理喻。当然,这里的“错误”并不是指违法乱纪等原则性的错误,而是孩子在求知过程中因认知能力的稚嫩导致的失败、经受的挫折和多走的弯路。
然而,少有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每当孩子犯错之后,成人轻则一番痛心疾首的指责,重则一番惩罚和打骂,让孩子幼小的身心饱受摧残。试问,这些做法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孩提时代多犯一些错误,小时候犯错是为了保证孩子在踏上社会后少犯致命的错误。
明智的父母会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引导孩子去掌握某些技能,锻炼孩子动手的能力,给孩子创造机会去实践。如果父母处理得当,错误就会转化成对孩子成长有益的条件。
第三类:“懒”妈妈
有人说,“中国妈妈”是世界上最累的妈妈。我们不仅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还要操心孩子的学习。早上给孩子做好早餐,催促他起床,帮他整理书包,送他去上学;下午接他回家,陪他读书,给他检查作业,辅导功课……
妈妈们为孩子忙前顾后,累得心力交瘁,但很多时候,孩子并不领妈妈的“勤”,依然我行我素,调皮贪玩,成绩没有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绩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
究其原因,根源还是出“勤快”的自己身上。由于你太勤劳,反而养成了他的惰性,由于太关注他的学习,他反而变得没有责任感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是为大人学的,对大人产生依赖性。
凡事亲力亲为的妈妈,未必能养出高分的宝宝。我们常常发现,身边有些孩子都4岁了,还是家长在喂食。为什么?因为你不喂他就不吃啊。等孩子大一些,就会经常听到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你不帮忙?其实,这是你自己造成的啊。每个妈妈都对自己宝贝一万个不放心,就怕有个闪失,怎么能轻易地说放手呢。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孩子又怎么学得会独立呢?
其实,当懒妈妈很容易是么?其实,答案是否定的。你觉得说不管就行了,让孩子自己去做,但是,前提是你得确保他们的安全。你要让孩子学习自己完成,前提就是要先去教会他,孩子的理解能力可能需要你一次次地反复地教,很多妈妈就在这里放弃了。
怎么放手养?不是不管他们,而是在安全范围内尽量地让孩子来帮忙,这样不仅能让他们进步,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培养孩子也是一样的,真的,当孩子养成了好习惯之后,家长就可以轻松很多了。
第四类:爱老公胜过爱孩子的妈妈
听的人有点失望,这算是经验吗——对老公比对孩子还要好?这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生活中的常识,很多人都是反着来的,对孩子比对伴侣要好得多。因为孩子小,需要照顾,需要宠爱,而伴侣都是成年人了,不必太上心。
有很多孩子妈妈,她们有了孩子就把老公甩在一边,白天围着孩子转,晚上陪着孩子睡,可怜的男人只能独自睡在小床上。她们都觉得这挺正常的,有的妈妈甚至当经验出来讲,证明自己是多么伟大的妈妈,为了孩子甚至能够牺牲夫妻之间的“娱乐节目”。不可否认,当女人不仅仅是妻子,而多了“母亲”这一角色时,她的爱难免会倾斜,给孩子的爱太多,从而忽略了丈夫。
但这样做,真的符合孩子的利益吗?如果在成长中,孩子终日看到的是一个无微不至的母亲,一个被排斥、置身事外的父亲,那么即使他能够得到物质的满足和生活的稳定,他对婚姻和情感的认知也将是残缺的,这一定会影响到他对自己婚姻的经营。他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合格的伴侣,因为他没有机会去学习和模仿。他被围困在一个狭小的情感世界中,无法懂得爱的真谛。
每一位母亲都会深深感受到与宝贝间那种需要和被需要的情感是多么的强烈。但是,这些却并不意味着你们要把夫妻二人关系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因为,夫妻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整个家庭的基石。
在夫妻关系亲密的家庭里,孩子才会体验到更多的欢乐、和谐、信任、合作、安全感、尊重和爱,这样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和正确的与人相处的方式。
夫妻关系如果出现问题,孩子通常会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如果父母间经常冷战或者争吵,很容易造成孩子敏感、自卑、胆小甚至暴力等极端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与别人的相处。
因此,当你一门心思放在孩子身上时,别为无暇顾及二人世界而找借口,因为,只有夫妻感情健康,宝贝的成长环境才会是幸福而明朗的。与伴侣分享彼此的爱,让这份爱来滋养你们的小家庭,这也是你能为孩子所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
第五类:幽默的妈妈
很多妈妈在心烦的时候容易将怒火倾泻到孩子身上。在这种硝烟弥漫的时候,幽默就派上用场了。幽默能缓解僵局,幽默可以把一场争吵瞬间转化为一场嬉闹,幽默更是可以把尴尬变成会心一笑。
一天,妈妈在给上一年级的孩子检查作业,发现他有3道数学计算题只做了2道。然后,妈妈问道:
妈妈:你的数学作业留了几道题?
儿子:三道题。
妈妈:那你怎么只做了2道题呢?
儿子:第一道做了,第二道也做了,第一加第二不就等于第三吗?
妈妈明白,孩子是故意不想做数学题,于是什么也没有说。过了一会儿,妈妈买来两块雪糕,对孩子说:
妈妈:爸爸吃一根,妈妈吃一根,你就吃第三根吧!
儿子“”就两根,哪来的第三根啊?
妈妈:第一根加上第二根不就等于第三根吗?
听到妈妈这样说,孩子“扑哧”一声笑了。然后,孩子马上回到书房,去做那道剩下的数学题了。
妈妈正是运用了幽默的沟通方式,触动了孩子活泼的天性,不仅让他主动自发地做完了数学作业,而且也避免了母子之间不愉快的发生。
孩子喜欢活泼幽默的妈妈。在孩子面前做妈妈的也应该是“孩子”,会玩会闹。妈妈和孩子在一起时不必总是一本正经、不怒自威,妈妈应该有幽默感,虽然这可能是爸爸擅长的。必要的幽默技能会使孩子感受到妈妈特有的智慧与宽容,他们的心会与妈妈靠得更近。
如果妈妈时常用幽默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就有助于把他培养成一个幽默的人。这样不仅可以让他在面对生活中的不愉快时保持乐观的心态,而且可以让他把快乐带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可以说,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会拥有更快乐、更积极的人生。
第六类:“笨”妈妈
一个故事:某天,一位身为大学教师的朋友跟我聊起他那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夫妻两个都是博士,朋友的妻子还是“海龟”,可儿子的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一,他问我为什么,我说主要你的夫人太能干了。他还以为是开玩笑呢,认为我在指他夫人忙于事业,就说,没有,我老婆每天陪他写作业呢!
大家可能会觉得难以置信,为什么妈妈聪明孩子却会这么笨呢?原来她每次陪孩子写作业时都没有耐心,觉得自己的孩子笨,然后忍不住给孩子说思路,孩子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也习惯了学习不思考的模式。
不少妈妈以为在学习上帮助孩子越多,孩子的学习就能更上一层楼,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你帮孩子越多,孩子将以更多的“依赖”反馈,不仅扼杀了孩子的自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会将孩子养成一个只会单方接受信息的“木偶”,而不是一个会自主思考和寻找答案的人。
当孩子问出一些问题时,妈妈不妨把问题重新抛给孩子。如果孩子答不出来,可以采用其他手段来帮助孩子解答,比如说带着孩子一起从书里找答案。
“妈妈,这个字怎么念?”
“妈妈也不懂,我们一起去吧!”
“妈妈,1+2等于多少?”
“妈妈也不懂,要不我们拿筷子来比一比看?”
“妈妈,小红帽为什么会遇见大灰狼?”
“妈妈也不懂,我们到网上寻找答案吧!”
“妈妈,这个球怎么拍才能弹得更高?”
“妈妈也不懂,我跟你一起多个角度拍拍看?”
这比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好多了,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开发脑筋,还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假如希望自己孩子将来能够超越自己,那么,再能干的母亲,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表现得表现得“笨”一点,表现得“迟钝”一点,表现得“和风细雨”一点,这样的话,孩子会很有成就感地感到他比他妈妈“有知”、“聪明”和“敏捷”,他觉得他每天都在超过妈妈,直到有一天,他真的超过了妈妈。
从今天起,做一个“笨”妈妈,你的孩子会更优秀哦!
第七类:爱阅读的妈妈
其实孩子越来越大,我们能教他的越来越少,而书籍,才是可以永远为他答疑解惑、给他无私帮助、向他展示大千世界的良师益友。
小帮经常听到不少妈妈抱怨说:“我的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说自己的孩子宁愿花大量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也不愿意花时间去阅读。每次听到家长抱怨这些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反问对方:”你自己喜欢阅读吗?”。每当我抛出这个反问时,家长都是很无奈地摇摇头。无可置否,妈妈:你自己都不喜欢看书,怎么又能一味的把问题归结于孩子身上呢?一个父母从不阅读的家庭,孩子很难知道阅读为何物,更无法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因此也就无从“爱上阅读”。
我们常说“书香世家”,可见我们相信,书有香气,可以侵染整个家庭的氛围。妈妈爱读书,孩子也会好奇是什么这么吸引妈妈,自己也会跟着效仿,找到读书的乐趣。
前几十年代在农村,有很多淳朴善良又实在的母亲,她们的确也爱孩子,但苦于没有学识,只能做一个纯粹的母亲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却无法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给出启发和建议。这是那个年代的贫穷所致,是不可抗因素,但现在这个时代改变命运的时机太多,已经没有理由再让自己变得无能。
你解决问题的每一种方式,孩子都会看在眼里。你对人粗暴还是温柔,宽容还是小气,歧视还是公平……这些他都看在眼里,遇到同样的事情,他会模仿你的处理方式。
所以,无论处在哪个年龄段,都不要停止阅读、学习,因为那是你智慧和气质的支撑。
第八类:爱美的妈妈
很多妈妈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重心也随之发生改变,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照顾孩子的伟大事业中去了。有的妈妈认为,为了孩子自己甘心付出一切,哪怕没有私人生活,哪怕熬成“黄脸婆”,只要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岂不知,有调查报告显示,注重外在的母亲会让孩子在生活中比别的孩子更有自信。
孩子们喜欢美美的妈妈,还真是有孩子在妈妈去开家长会的时候会说:“妈妈,你要穿什么衣服去学校,不要太吓人好不好。”那些穿着得体,很有自己品味的妈妈也会得到孩子们更多的关注,她们的孩子也会觉得脸上有光呢!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实践证明,美丽会让女人变得自信、开朗。这里所说的美丽并不仅仅指的是容颜的美丽。美丽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妈妈的生活中可以不只是有孩子、有家庭,妈妈们也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平时注意日常的皮肤护理,不做“黄脸婆”;偶尔画个妆,给家人一个惊喜;有时间和姐妹逛逛街,有自己的生活乐趣;妈妈们还可以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生活。生活过得精彩,妈妈自然会乐观、开朗,孩子也会受妈妈的影响,变得活泼、自信。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妈妈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下,妈妈的一切,包括妈妈的形象、妈妈的做人原则、妈妈的思想......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始终影响她们的孩子,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也许很多人不会认真地思考和承认这个问题,但是这确实是一个不能否认的真理!
第九类:孝敬长辈的妈妈
我们常常听不少妈妈抱怨,平时自己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病了,心急火燎地为其四处求医。而自己病了,孩子竞连倒上一杯水都想不到,实在令人伤心。
那我们来回想一下,在你们家,每天吃饭时,第一筷子菜是夹给谁?这是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却影响深远。孩子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很多妈妈往往将第一筷子菜夹给孩子,说:“宝贝快吃!这是妈妈特意给你做的。”第一口菜不见得比第二口、第三口菜营养更多,却让孩子学会了自私,认为自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有多大的成就。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 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
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教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
《说文解字》中对“教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教子始作善也”。
妈妈在言行方面应为孩子做出孝敬长辈的表率。如当家中有老人生病时,妈妈应主动为老人捶背、穿衣、做饭、喂药;当老人愁眉不展时,妈妈应热心地向老人问长问短……天长日久,妈妈的一言一行会深深打动孩子的心,在孩子幼儿的心灵深处埋下“孝”的种子。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妈妈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下,妈妈的一切,包括妈妈的形象、妈妈的做人原则、妈妈的思想......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始终影响她们的孩子,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也许很多人不会认真地思考和承认这个问题,但是这确实是一个不能否认的真理!
第十类:精彩做自己的妈妈
为孩子牺牲,把全部的时间、精力、感情,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为他而活,是一部分中国妈妈的现状。可我想说,这,并不伟大。
如果你一味的为了做个"伟大的妈妈",而放弃了自我。你全部的追求和焦点会不断的向孩子倾斜,生活会逐渐失去平衡。固然,孩子的快乐会给你带来快乐,但是那并不能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当林凤娇对儿子传递出,我这辈子就是为你活着,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包括我现在的所有,将来也会留给你。实际上,她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我是一个没有生命尊严的人,我放弃了我的生命尊严。而当一个母亲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她亲手带到的孩子就不会知道什么是尊严。
我们希望放弃自己,来成就一个健康、快乐、幸福有尊严的孩子。但很遗憾的是,孩子活出的,不是我们希望的样子,而恰恰是我们本身的样子。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往往会活出我们最真实的一面。
我见到一个非常温柔善良隐忍一切的妈妈,她带出来的孩子反倒特别自私。因为孩子爱妈妈,他自觉不自觉地会与你一起承担这种痛苦,你长期压抑着的欲望和情绪,也都会在孩子身上得到释放。孩子从小就意识到,母亲在这种压抑的生活里,并不快乐,他把母亲没有表达的对外界的愤怒,甚至对父亲的憎恨表达了出来。
小s曾经说过“我觉得,当一个好妈妈不代表要完全放弃自己,我们可以在爱孩子的同时,也爱自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并不代表肤浅,让自己开心也不用有罪恶感。但当你真的让自己过得开心之后就会发现:你的亲人和家庭,你周围的世界,并没有因为你的"自私"而变得糟糕。相反,正因为你活好了自己,他们也分享了你的快乐、幸福和成功;你所能给予家人和这个世界的,反而会更多”。
以上就是由(育儿之家)本站为大家整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