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医令妈妈赞不绝口的七点理由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8-02-28 08:13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妈妈在多篇博文中提到,自己和爸爸是真心地喜欢明亮兄弟的儿医,不但认真负责,而且还非常得热情周到;在每次明亮兄弟的体检...

妈妈在多篇博文中提到,自己和爸爸是真心地喜欢明亮兄弟的儿医,不但认真负责,而且还非常得热情周到;在每次明亮兄弟的体检或妈妈遇到育儿困惑之时,儿医不但会从医学角度提出理论性的指导,而且还会以个人的经历给予经验性的建议。因此很多时候,在爸爸妈妈举棋不定之时,明亮兄弟的儿医便成了指路之人。

有这么一位满意的儿医,真是令妈妈博客中的很多博友、以及身边的很多朋友羡慕,于是也有不少的朋友向妈妈请教,在选择和面试儿医之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说心里话,妈妈倒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当初选择这位儿医的理由只有一条:会说中文,便于妈妈沟通交流倒是谈不上,为的就是明亮兄弟可以多一个中文的环境。不过,妈妈这里倒是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如此喜欢这位儿医的几点理由,大家在选择儿医之时,也可以酌情考虑。

【理由1:容易沟通】妈妈这里所说的容易沟通,并不仅仅是何种语言的问题(后文会详细说到),而是儿医在解答爸爸妈妈问题或提出指导性建议之时,一般很少使用专业性的医学术语,即使偶尔用到,也会对其做出白话的解释,这样一来,对于不懂医学的妈妈来说,沟通起来就显得非常容易。(注:因为爸爸一直是在医院或医学院工作,所以对于医学词汇还是比较熟悉的。)

【理由2:耐心解答】每次体检,爸爸妈妈都会带一个长长的问题清单,换句话说则是,兄弟俩的历次体检,妈妈都是有备而来的,对于清单上的问题,不管是身体健康方面的,生活习惯方面,还是育儿理念方面的,儿医不但会详细而耐心地解答,而且对于一些问题,一定的时期内还会以邮件的形式进行回访调查。

【理由3:友善建议】这一点就体现了儿医的考虑周到,以及替爸爸妈妈着想。三个简单的例子便是:

例一:6个月的小朋友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于是在6个月体检之时,儿医便会给出一些添加辅食方面的建议(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以及初次添加辅食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如便秘或小朋友不接受等等。这样的好处则是,新手爸妈遇到问题不至于手足无措。

例二:9个月体检之时,小朋友的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增大,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而且牙齿已经长出,于是儿医便会建议提前将小朋友的牙医找好,以至于万一出现突发情况(磕坏牙齿之类),爸爸妈妈第一时间内知道将小朋友带去哪里紧急就诊。

例三:满周岁了,同为中国人的儿医,很是了解中国妈妈的育儿方式,于是便向妈妈讲述了穿开档裤和把便的危害(“美国儿医排斥的婴儿把便和穿开档裤”)。

当然,以上仅仅是三个简单的例子,儿医对于爸爸妈妈的指导性建议远远不止这些,有些问题连爸爸妈妈都没有想到,儿医都替明亮兄弟考虑到了。

【理由4:及时回复】除了每次体检之时,爸爸妈妈会有备而来地问许多问题,生活中一旦遇到了困惑,妈妈都会及时写邮件向儿医询问,医院对于医生的规定是2-3个工作日之内做出回复,但明亮兄弟的儿医,几乎都是在当天就会回复,周末、深夜、哪怕儿医在休假期间,妈妈都是收到过邮件回复的。

【理由5:资源共享】在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医生也是在不断学习的,每个专业、每个职业,都有其特殊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并不是外行人所了解的。简言之便是,妈妈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医生们所用的网络资源。而明亮兄弟的儿医,则会针对妈妈不同的问题以及小朋友们不同的情况,告诉妈妈一些比较可靠的网络资源。一个简单的例子便是,妈妈询问母乳期服用一种抗生素是否安全之时,儿医便告诉妈妈一个称为“lactmed”的网站,妈妈自己便可以查到任何一种药物对于母乳是否安全,这也是儿医们用来查询的资源。

【理由6:顺其自然】出自于医生之口的,“一定要…”、“这样不行…一定要那样…”、“必须…”,想必每位妈妈都非常耳熟能详了吧!明亮兄弟的儿医,也会说一些类似的建议或要求,但更多的时候,都是本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在对待每位小朋友(“美国儿医的顺其自然、随孩子便”),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请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权利”),都是不尽相同的嘛!

【理由7:切身经验】妈妈在开篇就已经提到,儿医不但会从医学角度提出理论性的指导,而且还会以个人的经历给予经验性的建议,那么儿医自己的育儿经验就比较重要了。以下这两点是在明亮兄弟屡次体检之后,妈妈自己的切身体会:

相龄孩子:明亮兄弟的儿医,自己有四个儿子,而且最小的一对双胞胎只比明明年长两岁多,这样的优势之处则在于,时隔两年多,想必儿医自己在育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还历历在目吧

同为男生:周岁前不觉得,周岁后,小男生与小女生在养育以及性格方面,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明亮兄弟的儿医,作为四个小男生的妈妈,想必对于男生了解得更多一些,给出的建议也会更有针对性一些。

有两类儿医,妈妈觉得并不是很适宜,也许应该说是妈妈并不喜欢吧!一类是比较年长的,自己的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了,时隔已久,育儿经验估计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吧另一类则是年轻的,自己还没有孩子,那么这经验之谈更无从说起。倒不是说这两类儿医不好,只是...他们只能给予医学角度的理论指导,至于经验方面的建议,可能就会欠缺一些。

【妈妈之友情提醒】与明亮兄弟的儿医相处近三年,经历了无数次的体检与预约,妈妈的友情提醒以及感同身受则是:

主动提问:要想获得充分的信息以及充分利用每次体检约见儿医的机会,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有备而来,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毕竟每位小朋友是不同的,每位爸爸妈妈更是不同的,同一位儿医要约见无数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因此不可能完全做到想其所想、面面俱到,此时有针对性的提问便显得尤为重要。

沟通语言:儿医会说中文是不错,至少对于中国妈妈来说,沟通方面可能会容易一些,但真的别指望他们可以完全用中文向您解释所有的病情以及用药方面的相关信息,毕竟他们的医学是在美国读的。妈妈自身的体会则是,妈妈是在美国读的mba(工商管理),那么对于一些商业词汇,比较熟悉的还是英文,想脱口而出中文词汇,还是比较困难的。

妈妈最后语:美国的医患关系与中国的是大不相同的(“在美国体验不同于中国的就医经历”),毕竟国情不同、环境不同嘛,因此大家真的没有必要羡慕;而且即使是同为美国儿医,每位儿医的就医风格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妈妈这里想说的则是,医患关系也是人与人的关系,没有最好或更好,只有最适合的儿医。

以上就是由(育儿之家)本站为大家整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