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属小儿常见病,多见于1~5岁的宝宝。一般是由于宝宝吃入含有虫卵的食物,也有的是通过被虫卵污染的衣物间接感染。
病症识别
患病后,大多数宝宝没有明显症状,可能会有轻微消化道症状,夜间常有肛周和会阴部瘙痒、睡眠不安等表现,用手搔抓后可引起皮肤感染,雌虫可侵入阴道、尿道、阑尾等器官而引发炎症。夜间等宝宝熟睡后观察肛门,若发现白色蠕动小细虫子则可明确诊断。
蛲虫为乳白色,细且短,体长0.5~1厘米,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下段、结肠和直肠中。宝宝夜间睡眠时肛门松弛,雌虫爬出体外后在肛门周围产卵,刺激皮肤产生瘙痒,宝宝搔抓后虫卵即藏于指甲缝中,经口食入再次引起感染,这种经肛门-手-口的感染方式称为自家重复感染。自感染至发育为成虫需1个月左右,成虫寿命为20~30天。
注意护养
蛲虫的寿命为20~30天,如不治疗也能自行痊愈,因此,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重复感染很重要。可进行驱虫治疗,常用药有肠虫清、安乐士或扑蛲灵。睡前用温开水洗净肛门后涂抹。也可用白降汞软膏或氧化锌油代替。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搞好宝宝的个人卫生,不要让宝宝用手搔抓肛门,宝宝换下的内裤要煮沸消毒等。
加强预防
注意环境卫生。家内用具、玩具、桌椅、地板要用消毒水擦拭。要用湿抹、湿扫的方法打扫卫生,防止虫卵随尘土飞扬。玩具等也可通过曝晒、用紫外线消毒或用0.05%碘液擦洗消毒。
帮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注意洗手,定期剪指甲,纠正咬指甲、吮手指的不良习惯,勤换内裤,提倡穿满裆裤等。
(责任编辑:zxwq)
以上就是由(育儿之家)本站为大家整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