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最易犯的早教误区,让你错误育儿!快停止!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8-09-08 18:21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早教”,到底是什么意思“早教”其实就是早期教育,通常把0~6岁的教育称为早期教育。一般来说3~6...

“早教”,到底是什么意思

“早教”其实就是早期教育,通常把0~6岁的教育称为早期教育。

一般来说3~6岁的教育是学龄前教育,很多学者把这之前的叫做早期教育,就是针对从0岁到3岁的教育,这也是很多父母倾向的年龄阶段。

早期教育要教什么呢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早教机构,这算是狭义上的早教,在这些机构里会针对孩子们有特定的目标、活动、指导、方式等内容。

如果从广义上的早教来说,我们其实一直进行着,比如父母给宝宝说话的时候、触摸孩子的时候、孩子哭闹的时候、甚至孩子经历生命中第一年的四季更替的时候……这些在生活中时刻发生着的一切给予孩子刺激、探索、经验等也算是早教的内容。

重要的是早期教育要科学地进行,0~6岁不仅仅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孩子个性形成、智力发展、语言学习等关键时期。所以针对宝宝进行的感知、语言、动作、社交、情绪、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是重点,这将是孩子以后生活的基础。

早期教育有误区,这些要注意:

1、提早教育孩子学习知识技能。

“早期”应该解读为0-3岁这个发育发展的最初的年龄阶段,而不是“提前”“提早”让孩子一头扎进学习堆里去培养孩子的智力。

比如,很多人把孩子的智力开发当做首要的技能,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就去刻意教孩子数数到100、背诗词、教认字,在家长的长期灌输下会对孩子有一定的锻炼记忆的作用,但是孩子不理解数、诗词字句的意义,只是机械记忆而已。

其实,对0-3岁的孩子来说,不应该单一地让孩子学习哪种技能提高智力,而是要让孩子感知、接触、通过游戏、体验、探索等帮助孩子更好地建构他们的大脑,促使潜能开发。这样做胜过灌输性的知识教育。

2、针对早教知识父母全部照搬。

现在信息交流很便捷,书籍、视频、音频、朋友圈等,很多年轻的父母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有时候会完全按照育儿书籍、群组交流信息的内容去做,平时看到孩子的表现和所学知识有差别就着急、害怕。其实,每个宝宝的成长历程有共性特点,也会有自己个性特点,父母不要因为有不一样就高度焦虑和恐惧。

3、父母忽略自己家庭生活方式也能提供早教。

通常孩子在3岁开始上幼儿园,在0-3岁的时候,多数都是由自己家人陪伴在家里度过,这也是孩子开启早期教育最先接触的环境,可是我们很多人会忽略这一点,更多的人会寄托于外界的早教机。

其实家庭环境和氛围带给孩子的感受和认识是早教机构无法替代的。另外,我们家庭环境进行早期教育也是有可行之处,比如在家里玩玩具、翻箱倒柜、爬行、学说话、洗澡玩水等很多生活场景可以结合孩子的自身年龄特点贴合进行,这些日常生活的元素更是丰富孩子的世界。

4、依赖电子产品进行早教。

现在我们身处网络时代,手机、电脑、早教机层出不穷,有些爸妈图方便快捷让这些有早教功能的电子产品成为“保姆”“教育者”来带孩子。它们带来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比现实世界更强烈,孩子很容易着迷从而逐渐失去对外界的探索兴趣。

这些产品是可以发挥一些辅助作用,但是不能够长期依赖,需要有节制。一旦孩子养成习惯,人机相处成常态,会对孩子健康、人际、性格等方面的培养造成负面影响。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现实的实践和互动活动。

5、早教班活动父母很少去。

有些父母会给孩子报早教班,同时因为是上班族就会把孩子交给老人帮忙带,当早教机构里有些活动时,有些父母会让老人陪着孩子去进行,这样的做法不可取。

最好是父母两个人陪孩子一起参加组织的活动,陪伴孩子会让他更有安全感、自信、更快地去融入这个新的环境。对以后的活动也会更顺利的去参加。

有些机构会制定亲子主题活动,为了增进亲子感情、互动,让孩子感受与父母的合作、互助、支持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机会,希望爸妈们不要轻易错过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