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婴幼儿吃饭时常常会将饭菜含在嘴里努来努去,长时间不下咽,或者不愿吃饭只想喝牛奶或吃米糊,2-3岁的孩子吃牛奶仍习惯于用奶瓶,这些饮食行为不仅使家长伤透脑筋,医生有时也常为此头痛,药物治疗见效甚微或很慢。
实际上这些孩子的消化道多数发育正常,服开胃药、助消化药往往无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喂养或断奶方法不当,咀嚼一吞咽行为不够成熟所致。摄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这与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密切相关。婴幼儿的摄食技能的发育和长进,咀嚼吞咽行为的成熟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不成熟到成熟。其成熟情况不仅需要消化系统发育和消化功能的成熟,还有一个学习、训练,使技能成熟、熟能生巧的过程。
让宝宝自己吃饭的7个诀窍
摄食和消化行为包括吸吮、吞咽、固体食物的摄取及咀嚼、喝和饮的能力等。
一、 训练用勺进食,促进食物性质转换:
用勺进食流质食物(奶、果汁、白开水)是向固体食物过渡的一种重要进食方式。婴儿4-5个月龄即可开始用勺进食,最初是用上唇吃净勺中食物,8-9个月龄时可用上下唇共同活动进食,1岁时可闭唇进食。从勺中摄食能力的发育,可促进宝宝食物性质的转换。
二、 早些用杯饮水(奶),有利口腔运动协调:
到6个月左右即可用杯子给宝宝饮水(奶),开始宝宝的动作类似吸吮,有时舌向外伸或咬住杯口,或奶水从嘴边流出。如果早期训练,用杯饮水的动作会较快协调,并有利于儿童独立能力的发展和心理的成熟。
三、 适时吃固体食物:
婴儿5个月左右,无论有无乳牙,就应开始喂给柔软易消化的固体食物,例如面包、煮烂的嫩菜心。鸡蛋黄等。只要有上下咬的动作,表示婴儿咀嚼食物的能力已初步具备。如此慢慢训练,4-6个月是训练婴儿咀嚼吞咽的最佳时期或称敏感期,7-9个月时咀嚼动作即有节奏而协调。大约1岁时这种能力就成熟了,断奶后的摄食行为就比较正常。
固体食物的咀嚼、吞咽需口唇、舌头、颌骨、牙齿、软腭的协调动作。口唇张开,食物进口,到牙齿咬磨食物而进行咀嚼,舌头先形成筒状、抬高、努动和唾液混合形成食物团块,当团块达到咽后壁时就产生吞咽反射,食物团块被下咽进入食道再推送到胃中。gt;gt;gt;gt;宝宝多大时要使用筷子吃饭
四、循序转换食物
随年龄增长循序转换食物性质和进食方式。
初生至6个月的宝宝以奶、水、果汁等流质饮食为主,进食方式是主动吸吮。
4-6个月的宝宝加少量精制半流质、米糊、蛋黄泥等,开始用勺被动进食。
5-7个月的宝宝吃流质加半流质及少量固体食物,用杯子喝,用勺子喂,对食物进行咀嚼。
8-10个月的宝宝应给予切碎状固体食物,可运动上唇进食,舌将食物送至牙磨床咀嚼吞咽。
12-18个月的宝宝可给予较粗的固体食物,咀嚼吞咽动作协调,自己进食。gt;gt;gt;gt;宝宝断奶前要好好添加辅食
18-24个月的宝宝给固体成人膳食,稳定协调地咀嚼吞咽,逐步独立进餐。
如果能在婴儿4-6个月时,即给他尝各种食物的滋味以刺激味觉,开始用勺喂食,用杯饮水(奶、果汁),为摄食固体食物作好准备。根据不同月龄逐步变更转换食物性质,促进婴幼儿咀嚼吞咽协调发展,逐步形成自我进食等独立能力的发育,就可以解决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了。
更多点击:
孕早期准妈妈须知的三个事项
入院前为孕妇宝宝准备什么
新生儿用具的准备(一)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