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灿烂,这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时节,但也是传染疾病的高发期。而此时小朋友适应能力还不够强大,抵抗力会下降,各位家长一定要防护好孩子,使其远离春季常见病。本期育儿科学营较大家如何让宝宝不再一换季就生病。
当下,天气回暖,万物复苏,细菌、病毒等坏家伙也蠢蠢欲动。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现在是流行性感冒、过敏性咳嗽、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阶段,小朋友的防护工作要做好。
△ 流行性感冒
这是小朋友在春季最容易感染的疾病,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很强。一般潜伏期为1—3日,常见症状为流涕、干咳、咽痛、头痛、发热等上呼吸道疾病。如今气温多变,带孩子外出游玩时要格外注意。
△ 过敏性咳嗽
此症只有一个病症,那就是长期咳嗽,往往持续超过1个月。一般在夜间和起床时咳嗽的最厉害,白天情况好些或者不咳,不过运动以后干咳也会变剧烈。若有家族过敏病史,那么孩子易患此症。
△ 手足口病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出现发热、口腔溃疡、脚底或屁股起疱疹等。为了避免小朋友被传染,家长和老师要重视晨检,一旦发现可疑病症要及时带其就医。
△ 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会导致腮腺部肿痛,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发热症状。如果小儿有高热不退、呕吐头痛、萎靡不振等症状,需提及时去医院诊治。腮腺肿胀地方可采用冷敷减轻疼痛,白醋煮沸后消毒房间空气。一般而言,小儿患腮腺炎需隔离7-9天。
△ 水痘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6个月以上的孩子容易被感染。让小儿接触到会引起水痘的病毒后,从出疹到疹子变成小水疱需要10~24小时,同时还伴有轻度发热等症状。通常,水痘隔离期为21天。
△ 支气管哮喘
发病年龄大多在3岁以后,病情发作时以阵发性气喘、胸闷为主,可无发热、咳嗽等症状。通常和过敏体质、呼吸道感染和环境因素有关,平时要注意诱发因素,避免剧烈运动和天气变化,不吃冰冷食物。
△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此症风险高,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曾爆发,一年都可发生感染,学龄儿童为易感人群。感染后症状主要有腹泻、呕吐、发热等,一般1—2天即可痊愈。
针对上述春季常见疾病,家长们应该如何预防呢?请大家多注意细节问题。
适时增减衣服。此时气候多变,家长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小朋友的衣服。注意不要骤减衣服,否则易使呼吸道免疫力降低,遭受病原体入侵。
定时开窗。注意开窗透气,利用自然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从而改善空气质量。这是最简单、方便且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法。
注意卫生。保持室内清洁,勤换衣物和勤晒被褥,尽可能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平时注意让孩子养成的卫生习惯,饭前、如厕前后洗手等。另外,妈妈还要加强食品卫生,重视餐具消毒。
合理膳食。合理安排好小朋友的饮食,要适量吃些鸡、肉、鱼、蛋和乳、豆制品,以及新鲜的蔬果,不要生吃海产品和肉食,不要喝生水。
充足睡眠。春天易发生春困,妈妈要确保小朋友睡眠充足,如此既有利于其生长发育,亦可增强免疫力。孩子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无论是游玩还是学习等都不宜使身体过于疲劳。
加强锻炼。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慢慢旺盛起来,正是锻炼的好时候,可以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鼓励其参加锻炼,以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接种疫苗。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以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
切莫讳疾忌医。提醒大家,有不少春季传染病的初期症状很像感冒,所以若小朋友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情况时,应及早进行治疗。若是传染病,需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除了做好孩子的防范工作,妈妈也可以通过食物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以抵御病菌、病毒等侵袭。小朋友应清淡饮食,适当多吃糯米、芝麻鱼、豆腐、乳制品、蔬菜等食物,建议适度补充vc。以下是孩子春季常见病食疗方,妈妈请收好。
鸡蛋豆腐葱花汤
食材:鸡蛋、豆腐、葱、植物油、香油、生粉。
做法:
1.豆腐切小块,入油锅煎煮下,然后煮沸,放入葱花。
2.鸡蛋打开淋入,加少许盐,勾芡,调入香油即可。
功效:清热润燥、补脾养胃、发汗解毒,可预防春季流感。
红枣银耳莲子汤
食材:银耳、莲子、红枣、冰糖。
做法:
1.银耳放入冷水浸泡约15min,等到发后去粗蒂,切成小块。
2.取锅,倒入清水,下莲子用大火烧煮约10min。(干莲子需提前半天将其泡开)
3.红枣洗净,和银耳一起放入锅中,用大火烧煮约5min.
4.改小火烧煮约1h,注意要不时搅拌,放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益气、润肺生津,可增强抵抗力,预防春季上火。
四鲜素烩
食材:新鲜百合20g,新鲜番茄1个,新鲜黄瓜1根,新鲜山药50g,盐、糖、油、葱花、鸡精少许。
做法:
1.食材一一洗净,山药、黄瓜去皮切片,番茄入沸水中炒一下再去皮切片,备用。
2.取锅,热油,煸香葱花,将备用食材入锅一起翻炒,调入盐、糖即可。
功效:祛热润肺、健脾通便,可防治春季便秘。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若发现孩子身体不适应多留心,特别是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带其就医。
育儿之家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