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错误一:忽视“惯例”
生活规律和学习规律对孩子,特别是对学龄前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当你偏离日常作息规律的时候,孩子们会感到十分困惑。如果你的孩子年纪比较小,他的行为会变得更加出格,甚至还会乱发脾气。
育儿专家说:“如果你一会儿让孩子做这件事,一会儿又不让他做,他们会感到迷惑不解。”
你的孩子总想搞清楚:为什么上次放学以后,妈妈同意让他在游乐场玩10分钟,这次却命令他马上上车回家又或者,为什么妈妈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陪了他10分钟,今天却说不可以?
解决方法:
尽量保持正常作息规律,无论是睡眠习惯还是吃饭时间。
育儿专家说,如果你家孩子的作息规则有90%以上是规律的,那么偶尔几次小小的破例也没有问题。
2
错误二:关注“消极面”
孩子不好的行为很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说,大喊大叫、大吵大闹——与此同时,孩子的好行为却容易被忽视。
父母总是把精力集中在那些他们不希望孩子去做的事情上,我们警告孩子“不许敲东西!不许扔东西!不许说‘臭大便’!”
事实上有时候,父母的关注反而是种鼓励,孩子们很快就能学会——用不好的行为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解决方法:
当孩子做好事儿时,关注他们,并奖励好行为。
奖励可以是你的赞扬,一个大大的拥抱,一个亲吻。“这些奖励真的能让你的孩子快乐好长一段时间。”
告诉你的孩子:“我喜欢你安静地坐着,喜欢你认真听我说话的样子”或者,“你对游乐场里那个孩子很友好,这种行为真棒!”
3
错误三:忽视“情绪警报”
父母经常试图在孩子大发脾气的时候安抚他们,像复读机一样不停地要求孩子:“冷静下来!冷静下来!冷静下来!”
但是,这样的劝说往往就像对牛弹琴,一点儿效果也没有。
“在你能够预计孩子发脾气,并转移他注意力的时候,局面还在掌控之中,”育儿专家说,“然而一旦等孩子全力发作起来,局面就失控了,孩子根本听不进你说的话。”
解决方法:
仔细观察,找出能够预告孩子情绪发作的“情绪警报”。最常见的情绪警报是在孩子感到饥饿、疲劳或无聊的时候出现的。一旦发现孩子有焦躁不安的苗头,我们就应该马上着手解决,不要等他们发作起来再去补救。
在孩子睡够觉或吃饱肚子之前,别带他们去逛超市,另外,你最好在包里放点健康小点心以备不时之需。
4
错误四:鼓励抱怨
孩子的抱怨是不是经常让你发狂比如说,晚饭时间,当你准备好所有的饭菜时,他突然开始哭闹:“我要去公园!我要去找朋友玩!”
育儿专家说,父母经常会对孩子的抱怨投降——这种做法只会鼓励孩子“博取注意力”的行为。孩子们很快就能找出可以用来指挥大人的“指挥棒”,然后,他会不断地挥动这根魔棒。
解决方法:
忽略抱怨。对于没有攻击性的小动作,比如小抱怨和小脾气,你可以完全不作回应,也可以暂时走开。如果你每次都这样做,孩子就会想:“啊,原来抱怨没有用。”
5
错误五:把孩子的日程安排得太满
父母经常给孩子安排一大堆的活动——跳舞啊,数学啊,音乐课什么的。
然后,他们还会感到奇怪——为啥孩子们在参与了那么多让他们筋疲力尽的活动之后,在应该睡觉的时间还不能倒头就睡。
儿科医生告诉我们,孩子在临睡前如果仍处于兴奋状态,就根本无法入睡,他们需要时间冷静下来。
每个孩子都需要冷静的时间,特别是年幼的孩子,无论他们在学校是呆了一整天,还是只有短短两个小时,他们都会感到非常疲惫,需要有一段自己的时间来恢复。
解决方法:
不要把孩子的日程安排得太满,忙碌地把他从一个活动拖到另一个活动中去。孩子从学校回家之后,要给他们安排“自由玩耍的时间”。
6
错误六:轻视玩耍的重要性
许多父母都感觉,他们应该给孩子报尽量多的课外班,拓展他们的知识。然而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
“最能够丰富学龄前儿童知识的,”心理学家说,“是自由地玩耍,包括角色扮演(过家家),疯玩打闹,和无所事事地闲逛。”
“自由玩耍是让儿童大脑发育的最好方法,”育儿专家说,“在玩耍中,孩子会给自己找到最适当的挑战——既不是太容易也不会太难。”
解决方法:
为孩子提供时间和场地,允许他们自由地玩耍。记住,孩子对玩耍的定义是——做一切我选择去做的事情。
自由选择——玩耍中自发自愿的部分——非常重要。“孩子们也许会给地板吸尘,或者学做家务,但对他们来说,那就是在玩。有些家务并不在大人给他们安排的‘家务单’里,如果他们自己选择去做,他们就能获得乐趣。”
7
错误七:被工作分走注意力
你的孩子也许能够自己玩得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渴望得到你的关注。
“如果爸妈不能坐在地板上陪他们玩耍,孩子就感觉不到他们的关注。”育儿专家说。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不仅不会坐下来陪孩子玩,他们的注意力还很容易被他们的电话、邮件、或者其他工作任务吸引走。“孩子可不傻,”育儿专家说,“他们知道我们是不是真的在关注他们。”
解决方法:
设好闹钟,下定决心,在你安排好的时间段里,专心致志地陪孩子玩一会儿。
“半小时的专注陪伴——把干工作和做晚餐都放在一边——比一整天心不在焉的陪伴更加有效。”
8
错误八:对谎言反应过度
孩子撒谎经常让父母们大发雷霆。而心理学家却建议父母,把这种行为当作一种“尝试”,而不是“道德问题”。
“孩子开始学会撒谎,其实是一种认知发展的过程。”育儿专家说,“对孩子来说,撒谎的感觉有点刺激,有点让人害怕,甚至带点有趣。可是面对谎言,父母们往往大惊失色、大发雷霆,甚至好像通过孩子撒谎的行为,都能预见到他们长大以后进监狱 ……”
解决方法:
不要反应过度。要知道,撒个小谎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很正常的部分。
另外,不要纠结于谎言本身。比如说,当你的孩子否认自己弄洒了牛奶的时候,你只要淡定地说:“你对弄洒了牛奶感觉很糟糕,我能理解。”
这样能够向孩子传达两个信息:我知道真相;我接纳你的感受。
教育产生效果需要时间、耐心和爱。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变化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发生,但就像老话所说——如果你一次不能成功,那么,多试几次。
育儿之家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