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遭遇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紧急抢救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9-04-08 14:54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1.意外事件大部分学步儿所发生的意外皆因孩子为了满足好奇心及探索欲,在一个可以合理评估现场的成年人陪伴下,大部分孩子...

1.意外事件

大部分学步儿所发生的意外皆因孩子为了满足好奇心及探索欲,在一个可以合理评估现场的成年人陪伴下,大部分孩子能很快从震惊的事件中回复过来。真正能有所帮助的快速行动及冷静的行为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对孩子而言,斥责或夸大的怜悯表达可能会造成情况更加困难,而且当紧急状况的造成是由于较大孩子的疏忽(甚或是事先策划)时,严厉的斥责也不适当。

我们在此所提供的建议,并不能代替急救课程。我们敦促所有的读者都能参加这类课程。

2.危及生命的紧急事件(alte)

如果宝宝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动也不动,也没有呼吸迹象,此时应立即将宝宝移到硬的平面上(桌子、长凳或地板上皆可)。

●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没有呕吐物或浓痰,可能是这些东西堵住了呼吸道。立刻用小指将口腔及咽喉处清理干净。

●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术。心脏按摩的步骤如下:用大拇指基端的肌肉或者两个大拇指并列在胸骨上短而稳固地压五次,大约每秒二次;要注意力道必须适合婴儿的胸部弹性。下一步为口对口人工呼吸:将宝宝的下颌骨往前向上提,用自己的双唇盖住宝宝的口及鼻,然后小心地吹气二次,让宝宝的胸腔轻微地扩张并又再度收缩。之后再施行五次心脏按摩,然后送气二次。如果宝宝发生窒息的时间没有很久的话,心肺复苏术才会有成效。只要开始感觉到有心跳或脉搏时,就停止心脏按摩,只要继续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婴儿能自己呼吸。

●必须有人联系医疗急救服务中心,请确定告知姓名、详细住址及所在楼层(请参阅9.2"婴儿猝死症")。

3.急救复苏执行要点

如果有两个人同时进行,分别负责心脏按摩与口对口人工呼吸,那么心肺复苏术的进行会更容易。当然,如果施行急救的人曾上过急救课程,这些技巧会发挥最大的效果。然而即使没受过训练,遇到状况也应该立即尝试使用这些方法,因为这是唯一能够挽救宝宝生命的机会。在极端危急的状况下,在现场的人应尽力帮忙并承担责任。

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就是胃部因为空气被吹入食道,而大量胀气。针对这种状况,可以定时用手将空气从肚子中压出来。

如果在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施力太强,会造成其他的并发症——肺部会破裂,或因心脏按摩用力过大造成肋骨断裂。如果急救人员不能立刻前来,即便在心肺复苏术过程中会出现此类并发症,还是不能因此就不采取急救措施。

急救心肺复苏术

口对口人工呼吸

1.检查孩子的呼吸,并移除任何阻碍呼吸的明显障碍物。

2.让孩子仰卧,轻轻压额提下巴,并使头后仰。

3.深吸一口气轻轻吹进孩子的口鼻,直到其胸部升起。如果是较大的孩子,只要捏住其鼻子,将气吹入口中即可。

4.将您的嘴巴移开,孩子的胸部会下沉,您则再吸一口气。

5.快速地重复三或四次。

6.以稍微快于平常呼吸的节奏持续做人工呼吸,直到孩子正常呼吸为止。

7.请确定孩子获得医疗协助。

心脏按摩

1.若脉搏停止,孩子会脸色苍白,可能会是灰色或是蓝色,瞳孔也会放大。如果还有脉搏,切勿做心脏按摩。

2.让孩子仰卧,并检查呼吸道。

3.轻轻按压胸骨下半段,手臂保持伸直。对婴儿,每秒约按压两下;较大的孩子则每一秒按压一下。

4.按压15下之后,请给予人工呼吸(如上述)。

5.若仍然没有脉搏,请反复做步骤3和4。

6.请尽速让孩子确实获得医疗。

如果宝宝的气息仍很微弱或不规则,可以拍打脸颊、胸腔侧边或背部来刺激呼吸,看看情况有无改善。不管情况如何(即使孩子病况迅速改善并且恢复正常亦然),要尽快寻求专业协助。

4.窒息、哽塞

案例:

●因呕吐物进入气管所导致,这种情形通常发生在年纪较小的婴儿,或是孩子意识不清楚的时候。

●当宝宝误吞玩具或坚果时也会发生,也就是说这些异物并非进入食道而是跑到气管去了,这类状况主要发生在学步儿身上,但婴儿有时也会处于危险之中,当其他较大的兄弟姐妹在玩"喂"弟妹吃东西的游戏时,异物可能会被吞进去。

处理

一旦孩子吸不到空气、异物又咳不出来、脸色变铁青,而吞进的异物形状是圆的(而非尖的)时,您可以尝试下列步骤:

将婴儿或学步儿放在您的前臂上,让他脸部朝下并以您的手支撑住他的头部;较大的孩子,请放在您膝盖上并让他腹部朝下,且头部和躯干都应向下倾斜,您以一只手撑住其头部,另一只手则在他胸骨或上腹的背部拍击。请小心在他口腔内寻找异物,让异物掉出来,或以一支小汤匙取出。

如果孩子有咳嗽,也开始呼吸空气了,脸色只有短暂或完全没有变青:

这时候要让孩子安静下来,请他将手臂举高,并继续敲打其背部。

如果几个小时后,孩子呼吸仍很沉重或有杂音时:

请带孩子到有气管内视镜的儿童医院或耳鼻喉科医院检查看看。这表示异物卡得很深,必须用特殊仪器才能将其取出。

预防

请为学步儿磨碎坚果类的东西,请勿喂他们吃大块的东西。千万不要给五岁以下孩子整颗的坚果,或让他们玩弹珠或有小零件的玩具。在吃饭时要避免玩耍或开玩笑,呛到或不小心将食物吞下也会发生危险。

此外,大人们也要注意,孩子有时候不小心会被线或链子缠住脖子而发生危险(例如绑奶嘴的橡皮带或床上绑有橡皮带的玩具)。塑料袋不要拿来当作玩具,因为会导致窒息。大门的栏杆或游戏的围栏间距要小于20厘米,以避免孩子的头可以伸入其间。

切记:强力禁止与口头警告有时会更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最重要的是大人自己要随时警觉,并确保孩子的周遭环境是安全的。

5.溺水

将孩子的头部放低,让水流出来,如果溺水者无法自发性呼吸时,就必须立即施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尽快供应纯氧,必要时亦得做心脏按摩(家长务必参加急救课程以学会这些技巧)。

6.交通事故

如果孩子还有呼吸、也能说话或移动时,请让他侧躺并注意为他保暖,此外要一直陪同在旁边直到急救人员到来。如果伤员没有意识但是还有呼吸,就保持原地不动,直到急救人员到来。可用毯子覆盖伤员保暖,并尽可能待在旁边。对于没有呼吸迹象的伤员,应立刻施以口对口人工呼吸,若没有心跳或脉搏,必须全力以心脏按摩急救。针对大量流血的伤口,尽快用最干净的布压住止血,不要用止血带,而小出血通常都会自行凝血。不要移动剧烈疼痛的身体部位,特别是背部疼痛,随意移动将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果孩子受到轻微的伤害,父母可以请孩子自己轻轻地动动四肢,并在旁边小心协助,如此一来便可很快知道哪里受伤。

一旦发生上面所叙述的意外事件,需尽快送至医院急诊。

7.过敏性休克

有时孩子服用药物或被昆虫咬伤后突然脸色发白、呼吸困难,必须尽速送医治疗,这情况是有生命危险的。

8.昏厥

长时间站着、空气闷热、病毒感染、疼痛或看到鲜血都可能造成昏厥。一旦发生,先将失去意识的病童放在地板上,松开过紧的衣物及腰带并将腿部抬高。之后让病童嗅闻芳香物或用冷水轻拍脸部。若地方狭窄无法让病童平躺,可让病童坐着,上身前倾,头尽量放低,如此可让更多血液回流到心脏然后到达头部。过几分钟后,等病童恢复意识,可搀扶他行走。

9.屏气发作(情绪性呼吸痉挛)

有些孩子在疼痛或生气时,会大哭大闹并且短暂失去知觉,此即情绪性呼吸痉挛。发生这种状况时,用冷水沾湿毛巾擦孩子的脸通常会有帮助。要注意的是,大人自己本身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大人本身越激动,状况就越层出不穷,因为孩子在本能上可以感觉到他们的情况对大人的影响。有些案例可能需要施以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一再发生这种状况,就需咨询医生。

10.中毒及腐蚀性物质

眼睛受到酸性或碱性液体腐蚀:首先,确定孩子眼睛全张开,在自来水下以自来水清洗眼睛约十分钟,再带着孩子立即就近送医。

皮肤被腐蚀性物质灼伤:迅速褪去衣物,在自来水下以自来水彻底清洗受侵袭部位,然后依烧烫伤方式处理。

误食酸或碱:当孩子误吞酸性或碱性液体时,千万不要催吐,那会让食道再度受到腐蚀物质的伤害。如果孩子吞下亮光剂、喷雾式清洁剂、汽油或任何腐蚀性清洁液时,也不要催吐,反而应该立即让孩子喝大量的水或茶以稀释毒物。

误食药丸、酒精,或非腐蚀性毒物:当孩子误食药丸及其他非腐蚀性毒物时,应立即采取催吐。如果没办法赶到邻近医院催吐,那么必须自行在家尝试催吐,建议步骤如下:

●给孩子喝下2~4杯的水(如果身边有果汁,可加入水中提味)。

●年纪较小的孩子可放在膝盖上催吐;较大一点的可以侧躺。

●用一只手压住孩子双颊,使口张开,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或汤匙柄伸至咽喉处催吐。

不寻常的昏睡或激动:如果孩子有此情况,要特别注意,这可能是中毒的迹象!当有所怀疑时,最好立刻送孩子就医或以电话咨询医生。

一旦怀疑是中毒,看看孩子周围有没有空的药品包装盒、溶剂的瓶罐或不明植物部位等,并请和呕吐物一起拿至医院化验。

预防:请将所有家庭中的液体、致毒物及药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锁上。健康中心或当地专家所提供有关中毒和螫伤建议的海报或信息应放在手边。

11.烧伤及烫伤

立刻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必要时,连同衣物及鞋子),并将伤部浸泡在流动的冷水中数分钟,直到疼痛减缓。然后脱去孩子衣物,仔细检查受伤部位,如果处置迅速得宜,冷水可以避免烫伤所造成的水泡及细胞坏死。

孩子烧伤部位若超过身体表面的5%(孩子的手大约是身体面积的1%),就必须立刻住院观察,因为接下来几天将会陆续出现烧烫伤所造成的后遗症。若已经产生水泡,则用消毒过的布盖好并立即送医。轻微烧伤可使用combudoron或wala烧烫伤软膏,一两天后让伤口风干,再用干绷带包扎起来。

12.轻微意外伤害

宝宝从床上或换尿布桌上坠落,会不会有脑震荡的情形发生?如果宝宝从矮床上掉到铺地毯的地板上,并开始嚎啕大哭,该怎么办呢?首先看看有没有呕吐,然后立刻检查头颅上有无肿块,半小时后再检查一次,若没有这些情况,且宝宝从惊吓中回复过来后又开始活蹦乱跳了,这样就不需去看医生。

反之,如果宝宝从换尿布的桌上或高脚椅上掉下来,头撞到坚硬的地板,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求助医生。如果宝宝出现短暂意识不清、呕吐(脑震荡的征兆)或头颅肿起来时(有颅骨破裂的疑虑),应立刻将宝宝送至邻近的医院检查。

头皮挫伤(瘀伤):请立即以拇指下方手部肌肉按压患部,之后用冷毛巾敷在患部上五分钟。

手指头夹伤:当手指头被门夹到,请以流动的冷水冲患部3~5分钟。视其严重程度,可用含山金车的湿绷带包扎或者立刻就医(注意有些孩子可能对山金车过敏)。

流鼻血:请让孩子靠着椅背坐着,但头部微向前倾,以两根手指按压他的鼻子两侧(那儿没有骨头阻碍)以关闭两边鼻孔,五分钟后松开(请计时),并让孩子擤鼻子看看是否还会流血,如果必要可再重复此步骤。如果出血状况在十钟内没有停止、如果鼻子出血是因为摔伤、如果鼻梁肿胀或鼻子变形,请立刻求医。

牙齿完全断裂:立刻带孩子及放在唾液中保湿的牙齿去看牙医,切记千万不可让孩子将牙齿含在口中。

轻微破皮流血:伤口通常会轻微流血并自己愈合,可用消毒药布或纱布包扎。

膝盖擦伤:用冷却的开水及消毒纱布小心地将伤口清理干净,在清理伤口前,要先把自己的双手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敷上药粉前,让伤口先风干。通常需要在伤口处贴上绷带,以防再度受伤或衣物摩擦。绷带每周更换2~3次即可,除非有破损、发出异味或伤处流出液体,或有发炎的迹象,才需要每天更换1~2次。

伤口轻微流出液体:同样可用药粉处理,若患处流出颇多液体的话,可贴上涂有厚厚一层药膏的纱布垫,一天两次,以避免伤口黏在绷带上。

侵入皮肤的碎裂片、棘刺或扁虱等,要尽快取出。关于扁虱叮咬,请小心地用针挑出来,或在药店购买医疗用夹子,以逆时针方向将其拔出。如果没办法完全拔出,请求助医师(请参阅7.14"莱姆症")。

裂伤、割伤及动物咬伤(特别是人的咬伤)穿刺皮肤,原则上需由医生马上处理。

昆虫咬伤口腔或咽喉处:给孩子一杯冰饮,让他小口小口啜饮,或含吸冰块,并立即求诊。

第3页:

破伤风预防:对于没有打预防针的孩子,若伤口弄脏,或被马蜂或其他常接触到土堆的昆虫咬伤时,就要注意破伤风的发生。

吞入异物:如果不小心吞入弹珠、硬币或大头针之类的东西,之后几天要仔细检查排便中是否有异物排出,直径大于两厘米的异物常常会卡在食道中,这时候可能就需要照x光来确定。同样地,若有些异物在误吞后48小时后仍未排泄出来,也需要照x光详细检查。若不小心吞入有腐蚀性的小电池,可能会造成胃部严重伤害,必须立即就医。

植栽引起的皮肤反应常发生在夏季户外活动时,如不慎碰触到有毒的植物或草丛,皮肤可能像烫伤一般变红且起水泡,请以晒伤方式治疗(请参阅5.21"晒伤")。轻微的荨麻疹可在家用舒缓粉或combudoron或乳液治疗。孩子需被教导去认识有毒的植物(如:野葛)并避免碰触。若碰触野葛而引起搔痒,应立即用肥皂清洗患部,可用combudoron药膏或拍上其液体或凝胶来减缓不适。比较严重的案例,应立即就医(请参阅5.24"过敏及毒性皮肤反应")。

在学校或幼儿园的意外事件:通常这些意外发生时,由于保险规定,必须由公立意外保险的诊治医生来处理。看到整个过程的大人在描述事情来龙去脉时,应保持冷静和客观,而非指责缺失,大人的自我克制,更能为孩子

(责任编辑:zxwq)

该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原文链接:)小编为各位整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