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经常会遭遇孩子的“坏”行为,比如乱扔乱拆东西。但面对年幼的孩子,爸爸妈妈却又无可奈何,不能对着他们大发脾气,也不能过激地惩罚他们。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坏”行为呢?爸爸妈妈有仔细了解过孩子“坏”行为背后的原因吗?
1.孩子乱拆玩具
刚刚买回来的新玩具,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孩子就给拆了个七零八落,把妈妈气得脸都歪了。中国买买可能是生气地指着孩子教训:“下次再也不给你买了。”外国妈妈可能高兴地拍着手说:“宝贝!你在研究它是怎么组成的吗?有没有找到一些特别的地方?”
不同的教育方式起到了不同的教育结果。前者,孩子下次再也不敢这么做了,后果在母亲的鼓励下,若干年之后成了一名机械修理师。年幼的孩子正处在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和探索之中,看似“坏”行为,实则是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2.什么是“坏”行为
父母首先要搞清楚的孩子的哪些行为是真正的“坏”行为,哪些行为是表面上的“坏”行为,实际上的好事。比如孩子脏话不离口,这不用别人说,家长也知道孩子这样做不对,这样的行为习惯如果不改变的话将会失去友谊或是其他很多东西。
那孩子因为好奇而把家里的电视机外壳打开了,这样子的行为是不是“坏”行为呢?有些父母可能会生气得把孩子揍一顿,但孩子这样做的原因你了解过吗?他是因为好奇电视机的结构和原理,所以才这样子做的,你可以耐心地告诉他这样子做会损坏电视机,而给孩子到二手市场买电路板给孩子研究。
3.理解并支持孩子的特别行为
我们不能把孩子的一些特别的行为称之为“坏”行为,你所理解的“坏”行为在孩子的眼中都是兴趣爱好。比如,孩子把鱼缸里的小鱼做了解剖对象,那是因为在学校刚上完青蛙的解剖课程。
对于这样子的残忍行为,大人多半会不由分说先给孩子一顿打。正是这顿打,可能扼杀了一个明天的外科医生。家长在评判孩子的“坏”行为并加以制止之前,最好是冷静地思考一下,为了孩子的明天和孩子的未来的发展,慎重对待。
好动、好哭、好“破坏”是孩子的天性,摔杯子、拆玩具、撕东西,“坏”起来就乐此不疲,有时候真叫爸爸妈妈哭笑不得,不知道该制止还是该鼓励。
4.走出“坏”行为误区
孩子在看电视时总是模仿电视里的人物说话的声音和表情,令父母不厌其烦。于是,对孩子三翻五次地勒令制止。模仿他人的行为算“坏”行为吗?也许有一天,孩子会因为模仿而成为一个超级演说家,或是一个模仿秀大师。
对于孩子所谓的“坏”形为,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引导,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帮助孩子一起成长,走出“坏”行为的误区,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