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爸爸妈妈们,有时候面对家里的熊孩子,有时候快要气炸了,脾气总是在忍不住的时候发泄。文章中列举的情况,最容易点燃心中的怒火呢?
80后的妈妈已被孩子气死,我猜你会死在这三天?
1、陪写作业的这一天
最近80后的爸妈和00后的孩子又火了,这件事的始末,得从陪孩子写作业说起!陪孩子写作业,已是80后快速衰老的真正原因。
感受一下千万妈妈心声:
@橘人永恒: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不爱写作业随我~
@唐大熊大熊大熊熊熊熊熊熊:我今天早上,把熊孩子骂得狗血淋头,最后老娘我自己哭了……
@我是有有家:作业很重要,生命更重要,要想老得慢一点,就不能动气,要想不动气,请一定要离看小孩作业远一点…………
@貓de芒果:还没到写作业呢,上幼儿园就已经气疯了
@宝妈辣辣:完全是我每天陪写作业的样子!!!我已经被10后攻陷!!!每天都需要急救!!!
我问朋友:“你爱孩子吗?”
她说:“我都被他气死了,那还敢爱!”
陪孩子写作业,是所有家长内心无法直视的巨痛。
有朋友感叹说:别人养儿防老;我养儿却被气饱,还短命。
孩子爸接受工作考验,我接受生活考验,最怕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接受学校考验,真的会出!人!命!
2、花钱无度的这一天
有调查显示,在00后的人群里,90%以上的孩子都会乱花钱、高消费、不会规划生活费。
萨迪说: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孩子浪费,完全看不到父母的不容易。爸妈拼死拼活为孩子奠定经济基础,孩子却不懂珍惜,不感恩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伤害。
3、游戏成瘾的那一天
朋友向我吐槽,昨天孩子突然问她:“妈,我是你亲生的吗?”
当时她正拿着手机看综艺节目,很爽快的回答孩子:“当然是啊!”
“那为什么你可以玩手机,看电视,而我不可以呢?我们之间的不同待遇,让我觉得,我不是你亲生的。”
朋友一时哑口无言。
曾在家长群里,她和其他妈妈讨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使用手机?”
妈妈统一口径是:不可以!
甚至有妈妈直接在群里求救:“怎么办啊?自从孩子每天玩一小时网络游戏后,现在他已经成功地被手机拐走了。”
手游到底让家长多崩溃:
不惜为了游戏而与父母发生激烈对抗。曾经有一位母亲打断孩子玩手机,被儿子暴打,拳打脚踢。
西班牙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在重度的手机瘾者中,身体出现莫名的痛苦,社会能力大大减弱。
社会能力减弱,就代表孩子独立能力减弱,自理能力减弱。
当孩子出现这些情况以后,父母做的第一件不是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而是责备孩子不懂事!
80后被00后气死的内在原因,其实是,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把享受给了孩子,却忘记给孩子最好的精神营养。
4、爸妈们常常有这样的疑虑:
为什么不如以前听话了?
为什么不如以前活泼了?
为什么开始说谎话了?
为什么学习成绩变差了?
从表面上看,这些成长中的“为什么”,是孩子问题,深入研究才发现:根源是父母自己。
心理学行为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的那个“母亲”后面。
有可能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鹅,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狗、猫、会动的玩具鹅、鸭、鸡,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
更为有趣的是,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个动物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会对其它动物有跟随反应了,并且这种跟随反应是不可逆的。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界被称为印刻效应,即:第一印象一旦印刻下来,固定的行为模式就会保持终身。
它说明什么?
孩子出生也有很多印刻现象,先迷上电视的孩子,要爱上书就会很难;先迷上书的孩子,戒掉电视就轻而易举。
有心理学家对此表示: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如果父母掉以轻心,不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就很可能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和健康,甚至贻误终生。
5、所以心理学家杜布森,给家长朋友五大家庭教育原则:
原则一: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
不尊重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少,容忍孩子不尊重自己的父母越来越多。包办、溺爱就是典型。
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是必须的,这不是为了满足孩子自尊,而是为孩子以后与父母关系融洽打下牢实的基础。
“熊孩子”“白眼狼”越来越多,因为亲子关系是孩子最早的社会关系,他不尊重父母,极有可能也不尊重他人。
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在《勇于管教》中说:当孩子子步入青春期,如果你希望他接受你的价值观,那么,你就必须让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尊重你。
如果孩子在15岁前,经常违抗父母,嘲弄父母的权威,那么,在他心目中,他早就蔑视父母了。
原则二:最好的沟通,在管教事件之后。
父母受到孩子挑战,并且是父母取得优势的时候,往往亲密关系就产生了。
每一个对父母发脾气,自讨苦吃以后,悲伤的抹眼泪,那个阶段也是孩子爱父母爱得最浓烈的时候,如果你打骂了孩子,只需要一句真诚的道歉,便能破冰。
在孩子情感得到宣泄以后,父母的温柔的语气,温暖的话语,一个拥抱,都将带给孩子莫大的安慰。
管教后父母的温柔,其实就是告诉孩子,你的底线在那里,只是不接受他的行为,但不是不接受孩子的本身。
重要说明一点:“管教”只针对当时行为,而不能变相性的对孩子发脾气、翻旧账,最后一定要给孩子一个爱的结局!
原则三:避免唠叨。
网上曾经有一个调查,孩子最反感父母的6大行为中,唠叨排名第一。
唠叨对于父母来说,最大的弊端是,让孩子过滤掉自己不愿听的话,只听自己想听的话。
爱唠叨的父母也会有这种感觉,和孩子沟通,自己累得半死,却毫不奏效。
这是因为孩子发现了父母语言对他的所作所为根本不存在威胁,所以就不愿听,甚至反感父母的这些话。
原则四:不给太充足的物质享受
对于孩子合理的物质要求,父母可以满足。当孩子掩埋在过度的物质享乐中,就不利于他的人格成长。
如果让孩子认为,他无论想要什么,无论什么时候想要,都有权得到,这种完全被满足的需求感,就无法激起孩子的感恩之情,也不会有慈悲之心。
对孩子的欲望说“不”,在这个时代,比满足孩子物质享受更难做到。
比如:当看到别的小孩子有,自己小孩没有的时候,父母会觉得有压力,甚至出现内疚感和羞愧感。
原则五:爱与控制之间找到平衡
爱和控制,很多时候是一个矛盾的存在。控制越多,孩子感觉到的爱就越少,反之亦然!
这一原则,重心应该是关注孩子情绪。孩子行为出问题,一般情况就是孩子情绪出了问题。
爱孩子可以选择疏导孩子情绪,而不是控制孩子行为!
80后妈妈想不被气死,首先改变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自己对孩子的认识!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