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月经来得早是不是代表恢复的好
1、视情况而定:
在生完宝宝的一段时间内,月经不会马上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逐渐的恢复正常。有人说月经来得早就代表身体恢复好,月经来的晚就代表身体恢复得不好。其实这个问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妈妈的个人体质、年龄、是否哺乳、哺乳时间、产后恢复情况、卵巢功能的恢复等情况有关。如果妈妈给宝宝母乳喂养,排卵及月经恢复会比较迟,有的要在一年后才来月经。因此只要有哺乳,妈妈的月经应该不会太早来。当然,不同人的差异也很大,有的宝妈在满月后即来月经,或者出现两次月经相隔时间1-2个月。另外,有的宝妈由于哺乳时间过长,个人体质因素,产后恢复等情况,月经的恢复时间也要晚一些。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用过于担心。如果宝妈没有母乳喂养,通常在产后2-3个月就会来月经。顺产的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没有给宝宝母乳的话,则其顺产后月经的恢复也会早一些。
2、注意:
产后如果没有哺乳,身体素质及坐月子情况良好,体内激素分泌水平正常,卵巢功能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月经会来得早。此外,妈妈在停止哺乳后三个月仍未来月经,则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产后第一次月经什么时候来
1、时间:
产后第一次例假什么时候会来,每个妈妈的情况不一样,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一般来说,这个时间与妈妈的年龄、是否哺乳、哺乳时间的长短、卵巢功能的恢复等情况有关。总体来说,没有哺乳的妈妈会比哺乳的妈妈较早恢复正常的例假。早的可在满月后,即1个月来月经,晚的要到宝宝1岁,即1年后才恢复,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2、原因:
这是跟排卵时间有关。早在产后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此外,在产后6周,也可观察到排卵过后的黄体存在。因此,如果妈妈没有喂奶,月经通常在产后6-8周内会来。大多数哺乳产妇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复排卵机能。
产后来月经,早晚都正常
1、产妇月经的恢复及排卵的时间受哺乳的影响:
产后不哺乳的女性,通常比哺乳的女性月经来得要早。不哺乳的女性,通常在产后6至10周,即一个半月至两个半月左右,会迎来“老朋友”。哺乳的女性,月经恢复的时间一般会延迟,有的哺乳期一直不来月经,直到给孩子断乳后,“老朋友”才来造访。但因为个体差异,有些哺乳的女性月经恢复的时间要早于不哺乳的女性,也属于正常现象。
2、存在月经紊乱的现象:
产后月经刚恢复时,出现紊乱现象,主要受子宫恢复情况和内分泌因素的影响,也很正常。一般紊乱期在两个月左右,此后会逐渐恢复正常。如果出现月经量过大,颜色不正常,或者紊乱周期较长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病理性因素。
3、注意个人卫生:
需要提醒新妈妈注意的是,月经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经血携带大量细菌,是比较活跃的传染源,新妈妈们换过卫生巾后,一定要及时洗手,勤换内衣,及时清洗。月经期间要加强营养,注意防护,避免受凉。
产后来月经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乳汁减少:
当月经来时,哺乳妈妈的乳量一般会有所减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质量也稍有变化,蛋白质的含量偏高些,脂肪的含量偏低些。这种乳汁有时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症状,但这是暂时的现象,等经期过后就会恢复正常。有的老人就会说经期母乳没有营养了,让停止母乳喂养改用奶粉,这个时候宝妈一定要坚持母乳,要知道母乳中的很多免疫物质是奶粉无法替代的。宝妈可多喝点开水,多吃些鱼类、牛奶、禽肉和菜汤等,奶量不够时可适量添加奶粉和米糊等辅助食品。
2、月经量少、无规律:
产后有的妈咪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的情况,表现为月经周期不稳定、出血量的异常、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大多数新妈妈的产后第一次例假量会比平时的稍多,出血时间稍长,原因可能是产后持续无排卵造成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刺激子宫内膜使其增生,因此脱落时出血量会增多。加上妈妈带宝宝比较辛苦,休息不好也可能引起月经量多。有的宝妈则是第一次例假量很少,甚至来一点点就没有了。产后月经紊乱的原因有很多,再比如精神压力过大或者妇科疾病都可能引起产后月经紊乱。一般来说,妈妈前几次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现象,几次过后就会相对稳定。如果产后长期不稳定,建议到医院检查。
3、注意事项:
很多妈妈会发现,生完宝宝后第一次来月经,之前的痛经症状竟然好了,但这并不是说,就不用完全不注意了。来月经时,饮食方面别吃凉的东西,别喝凉水,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像咖啡、辣椒、冷饮这些不要碰。不要太累,多休息,注意保暖,尽量用暖水袋暖暖肚子。注意卫生清洁,常清洗私处,常换卫生巾,避免感染引发妇科疾病,尽量不要长时间坐着,适当地在室内走动。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