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中国着名演员,男星文章的妻子,两个女儿的妈妈。虽身为明星,可是为人母的马伊俐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却与很多普通妈妈一样,纠结过、痛苦过、盲目过,她时常用文字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颇受粉丝追捧。前不久,她的一篇育儿心得在网络上引起广发关注,马伊俐用动人的笔触反思了自己曾经盲目追捧所谓的“育儿理念”,放弃身为母亲的直觉,最终导致孩子在建立安全感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常。那么马妈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马伊俐——孩子,你慢慢来
爱马两三岁时我写过一篇关于睡眠的博客,结尾我说,这篇文章只是写下来,但是很多方法我也很迷茫,现在觉得对的未必以后就对,因为育儿方法的对错真的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有的可能要十几年后才见分晓。
如今随着妹妹的成长,我越来越后悔在爱马一岁时进行的“哭声免疫训练”,虽然两天就成功让她学会睡整觉,可一岁半时又开始反复,睡着后她总会醒一次,哭着拍手求抱抱,发现没人理之后只好再哭着睡着,而我固执地在黑暗中盼她快睡着,麻痹自己去漠视她的无助,甚至以为她长大了不会记得这些哭泣的夜晚。这种煎熬于我于她于全家都是巨大折磨,最后听我妈妈的劝,把她的床紧挨我的大床,半夜醒来就伸手拍拍她,从此我们和她都睡得无比踏实。
08年的育儿理念:把孩子当士兵训练
回想08年时期中外流行的育儿理念多么扭曲,出生起不让多抱孩子也不让摇晃,怕孩子从此依赖大人怀抱才肯睡;喂奶要三小时喂一次,导致大部分母乳妈妈看见宝宝一小时就饿,以为是自己奶水不够开始加奶粉,殊不知母乳极易消化,纯母乳宝宝一个多小时喂一次很正常。
还有月子里训练定时把尿,偶尔把到了就以为孩子学会了,其实孩子两岁左右括约肌才发育好懂得控制大小便,过早的把尿训练既对婴儿脊椎不好,又容易造成孩子尿频……各种规矩无疑是在制造军事化管理的标准宝宝!
更可怕的是一本英国着名皇家育儿师的书极为流行,书里严格规定了出生后孩子各阶段的吃奶睡觉作息时间,并要求哪怕早上6点孩子在熟睡中也要果断拉开窗帘把孩子弄醒,晚上入睡前要求妈妈面无表情不许说话,不许跟孩子有任何眼神接触,以防孩子兴奋。作者言之凿凿地说任何孩子只要严格按照她的方法训练,基本都可在满月时就睡整觉!
多么可笑的目标啊!只要是个人,总有一天都会睡整觉,自己亲生的宝贝,在他最弱小最需要你的时候拥抱他安抚他,即使夜不成寐,相比他漫长的一生不值得吗?现在的妹妹,未经任何训练,哭就抱,饿就喂,满一岁就已自然睡整觉也不吃夜奶,想来六年前的那些夜晚,我到底在急什么呀!
写给正在纠结或未来会为各种养育问题过于着急,或者总在跟别人的孩子比的妈妈,放松自己也放过孩子,在心里对自己说:孩子,你慢慢来!
(*文章来自马伊俐微博)
育儿专家这样说——
这篇育儿文因为真实而真诚,因为真诚而感人,而里面包含的育儿经验教训,是值得新手父母借鉴和学习的。其实看完马妈妈的这篇文字,最大的感受是妈妈们要相信自己做为父母的直觉,尊崇孩子的天性。哭了就抱、饿了就喂、醒了就陪,给孩子以情感上的呵护和回应,以帮助孩子建立对这个世界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信任感。这也是孩子安全感建构的最重要一步。
国外育儿理念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
在这里也提醒妈妈们不论是面对国外的育儿观,还是国内的育儿理念都需要理性对待,做到不追捧、不盲从、不迷信。尤其对于国外的“舶来品”,并不一定适用中国的宝宝,因为中国的孩子和国外的孩子毕竟是生活在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的。就这点不同对孩子们而言,就如同地球与外星那么大的差距,盲目采纳很容易水土不服,所以简单的拿来主义可不行。
为了保证客观和科学,不被所谓的“流行育儿观”所迷惑,父母一定要把握一个大原则:把孩子看做有着独立尊严、独立需求的独立个体去看待。这其中当然会有诸多挑战,掌握一些基本的发展心理学知识很重要。
例如孩子在1岁以前父母的及时回应就非常重要,如果知道这一点谁还会去信那些“哭声免疫法”之类的坑娃说法呢?一个正常的孩子,只要是个健康的人,哪个不会吃饭、不会睡觉、不会上厕所呢?
把孩子当成教科书来培养是不行的,毕竟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宝宝困了累了饿了,相信妈妈们一定能感受得到!就像马妈妈所说的那样:孩子你慢慢来,父母请慢慢教!
(图片来自网络)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