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一个人做淘宝、微商已经好几年了。结婚后,她也从来没有松懈过,常常是手机不离手,既做销售又做客服。
生完孩子后,也是一样,时时都是一副工作状态,宝宝小的时候因为有婆婆帮忙带着,她也没觉得有什么差别。
但是孩子现在已经2岁多了,常常吵着让她陪,一会要玩过家家,一会要玩躲猫猫,一会又要画画。小米只能一边陪着孩子,一边应付着手机里的客户。
小米自己觉得这样也算是个两全的办法了。直到有天晚上,她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拍着哄孩子睡,手边的孩子突然诺诺地说:“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你总看手机,都不和我说话。”
小米那一刻怔住了,一时竟不知道如何回答。
小米,并不是一个个例。回头看看,我们身边多少是这样的情况,孩子在一旁玩着,父母在一旁刷手机。
孩子满心雀跃想和你分享他的所想所见,等来的就只是你的一句敷衍的:“嗯嗯,哦哦,宝宝真棒”。你以为将时间给了孩子,可你的心却不在他身上。这其实,比缺席更伤害孩子。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中国母婴行业蓝皮书》。通过对十几万家庭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代父母的生育观发生了转变,由权威式的养育观向“陪伴”转变。
但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父母到底该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却是一个问题。
一、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前段时间正好看过一个辩论的综艺节目,里面有一个辩题印象深刻:“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不超过12小时取消爸爸称呼,你同意吗?”
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仅是对伴侣,同样对孩子更加重要!有位从业30余年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几乎所有令我们成人头疼的儿童问题,比如暴力、高需求粘人、沉溺游戏等等,最终都能找到一个相同的源头:父母陪伴的缺失。
很多父母会说:没办法,必须要赚钱养家,工作实在太忙,怎么可能一直陪着孩子呢?
回到前面那个辩题,其实陪伴孩子的差别,不在于2小时、12小时的时间长短,而在于你的陪伴质量。
在于你有多少时间是放下手机、放下工作、放下繁琐的世事,认真地关注眼前的孩子,真诚地接纳和赞赏,全心地融入他的世界。
而很多父母定义的“陪伴”就是出现,我人在那了。就拿小米来说,她觉得她人已经在孩子身边了,已经在陪着她了。这也常常是不少父母的呐喊:我下班回家后就一直陪着你,你还想让我怎样?!
真正的高质量陪伴就在于投入、倾听和反馈。是给予孩子充分的爱,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用心关注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回应,这样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回忆一下,你在孩子身边的时候,有做到吗?还是只是心不在焉,人在那,而思绪却没有在眼前的这个小人儿身上?
要知道,孩子的内心极其的敏感和脆弱,客体关系心理学讲到,即便是婴儿,已经能对养育者的心理活动以及情绪保持极其敏感的感知能力,他们能够透过抚养者的表情、声音、肢体动作,来感知养育者的内在状态。
也就是说,你有没有真心地在陪他,他是完全可以感知到的。而你的参与度,其实就是对孩子的接纳和尊重度,是爱孩子的最高体现。
如果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孩子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反而是被动的或者只是敷衍了事,那比缺席更严重,因为你是在用行为告诉孩子,即使我们在一起,你太无关紧要了,以至于我可以分心去考虑其他事情,这对于孩子来说反而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二、陪伴也有有效期
作家龙应台说过:“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就像那个辩论节目中,有位辩手说的: "孩子的人生是一部连续剧,从第一集到第20集,他会慢慢地变。
但他们比连续剧糟糕的一点是,连续剧你不看,可以回头看补回剧情,而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如果你1到20岁你不看,你就永远都看不了了。"
在孩子需要你陪伴的时候,如果你没有真正的在他身边,等你反应过来,也许,他就已经长大了。
三、你可以这样试试
既然陪伴必须要做,那不妨在做的时候更走心一点。用心陪伴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最关键的是,我们真的愿意花时间,这是一个态度上的转变。
你愿意全情地投入,去享受亲子时光,你在陪伴孩子,孩子也在陪伴你。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台湾家庭教育“123”法则:就是每天1次、每次20分钟、父母选择和孩子做3件事的任意一种。这三件事分别是一起读书、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
孩子不需要和你没完没了地待一起。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某时某刻,你的眼里、心里只有他。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渐行渐逝,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既然,我们有幸参与了一个生命的成长,有机会与他同行一段,又有什么借口不好好珍惜?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