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教好宝贝 先做“笨”妈妈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4-04-28 05:21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人在幼年时,对妈妈往往十分依赖。此时,妈妈的性格、语言、行为对孩子影响深远。想要让孩子更好地正面发展,妈妈要学会“装笨”...

人在幼年时,对妈妈往往十分依赖。此时,妈妈的性格、语言、行为对孩子影响深远。想要让孩子更好地正面发展,妈妈要学会“装笨”,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出色的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这话真的非常有道理,特别是母亲的性格,对孩子的培养更加重要。

妈妈太聪明,孩子却很笨?

这是小编朋友的真实故事。他们夫妻俩都是博士,朋友是大学教授,他妻子是海龟,可是他们孩子的成绩却一直是班级垫底,追究原因竟然是孩子的妈妈太能干太聪明了。大家可能会觉得难以置信,为什么妈妈聪明孩子却会笨呢就拿这个故事里的妈妈来说吧,她每次陪孩子写作业时都没有耐心,嫌自己的孩子笨。问题就出在这里,妈妈太聪明,而孩子又那么小,怎么会比自己的妈妈聪明呢?

再来看看一些书中的名人,在他们背后总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们有的温柔,有的贤惠,有的善良无私,而大文豪老舍的母亲,竟然是一名文盲,所以可以说妈妈聪不聪明,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智商。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于一些年纪尚小的孩子来说,对母亲的依赖性更强,因此母亲的言行举止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真正聪明的妈妈要学会装“笨”

不少妈妈习惯于帮孩子打点一切,实际上孩子可能更倾向于自己尝试。当孩子们的尝试得到满足和肯定时往往会变得高兴,变得自豪,所以父母一定要放手让孩子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动手,而不是帮孩子做,这样才能使孩子得到自我发展,减少依赖性。妈妈不妨在必要时示弱、装笨,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1. 巧妙提问多启发

妈妈不必对孩子有问必答,当孩子问出一些问题时,妈妈不妨把问题重新抛给孩子。如果孩子答不出来,可以采用其他手段来帮助孩子解答,比如说带着孩子一起从书里找答案。

2. 假装健忘常装“笨”

如果孩子经常找不到东西或者忘记要做什么,妈妈不能立马提醒,而是要给孩子回忆思索的机会。甚至妈妈可以给孩子制造机会,比如假装忘记一样东西,让孩子帮忙找。

3. 家务小事会“偷懒”

很多家庭的家务都是妈妈一手承包,其实妈妈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帮忙分担一些。孩子虽然说不能完成难度较大的家务活,但是一些简单轻松的事还是可以做的,比如说开关灯、摆放碗筷等等。

4. 遇到困难袖手看

在生活中,孩子难免会碰到各种困难,比如不会系鞋带,和小伙伴闹别扭等等。此时妈妈不妨袖手旁观,在一旁加以指导,来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孩子一遇到事情只会找妈妈。

5. 引导家人来求助

妈妈可以引导其他家人来求助孩子。家人也应该全力配合,共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比如说让爷爷奶奶在看书的时候装作不认识一些字,请孩子帮忙等等。

除了装“笨”,妈妈还具有这些技能

装笨是一个不错的育儿方法,除此以外,妈妈还应学习以下这些技能:

1. 进门前,忘记自己的不愉快

妈妈可别把在单位里的不良情绪带回家。回到家中,面对孩子,你首先是一个妈妈。如果妈妈把在外面受到的气撒在孩子身上,那就是“伤及无辜”了。

2. 孩子的小小荣誉

孩子很容易满足,往往一件小事情就能让他们非常开心,比如说在幼儿园得到了小红花或是受到表扬等。这种事情在家长眼里或许不值得一提,但切勿表现出轻视或不耐烦,而应开心的称赞他。最恰当的方法是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

3. 淡定 ,再淡定

当孩子告诉妈妈自己考试没考好时,他们的心里肯定非常忐忑,此时妈妈一定要控制情绪,不要生气发火。最好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的错误,若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妈妈也别太过纠结。当然,最后还要鼓励孩子,以免孩子因为一次失误而丧失信心。如果实在控制不住情绪,可以自己找一个无人的地方自我调节情绪。

4. 我也曾是一个胆小鬼

当孩子在重大事情前表现出紧张情绪时,妈妈应该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可以采取自贬的方法对孩子说:“我小时候还不如你呢。”这样会使孩子变得有底气。妈妈不应该表现的满不在乎或者责骂孩子胆子小,或表现的比他更紧张,这样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容易导致孩子发挥失常。

如果孩子前一晚过于紧张,妈妈最好能陪伴孩子,帮孩子减轻压力,直到孩子睡着后再离开。

5. 面对失败,要坚强

当孩子失败时,妈妈应该充当孩子的精神支柱,要表现出坚强和不放弃的精神,指导孩子正确看待失败,不能比孩子更早放弃。妈妈绝对不能出言讽刺,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甚至翻旧账。如果是这样,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甚至对未来充满绝望。

6. 不要专制

妈妈应该耐心的听完孩子的观点,不应该在孩子说完之前就自作主张的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孩子身上,和孩子对话时尽量避免使用“你必须……”、“你应该……”等字眼。如果妈妈经常命令孩子做事,孩子会渐渐丧失自己的判断力,变得毫无主见。母子(女)彼此之间应相互尊重,建立平等的关系,但也不能毫无原则。

7. 伤害来自于最亲近的人

妈妈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清楚孩子的弱点。妈妈可以指出孩子弱点并督促其改正,但是绝对不能把这些弱点当做武器来打击孩子,这会让他心里很受伤。

8. 千万不要唠叨不停

妈妈应该控制自己的语言数量,不要唠唠叨叨。有时候沉默往往比唠叨更有用,妈妈应该学会用简要概括的语句点明孩子的错误,并给孩子一些建议。

该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原文链接:)小编为各位整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