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热浪滚滚,行走在户外更是酷热难当,这个季节游泳就成了最受人欢迎的运动,既能消暑又能健身,简直是两全其美。
但是,夏季游泳纵有千般好处,该注意的还是得注意。
爸爸游泳归来,一家四口染上“红眼病”
近日一条新闻刷屏,湖北一位35岁的爸爸李先生趁着夏季去学游泳,回家次日眼睛发痒刺痛,滴了眼药水也没用,反而更加严重了,眼睛泪流不止,遍布红血丝,又红又肿。更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妻子和两个孩子也先后出现类似症状。
一家四口随即去医院诊治,这才知道李先生得了结膜炎,也就是俗称的“红眼病”,并殃及妻儿。
医生介绍,红眼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常见传播途径为“眼-手-眼”。李先生在游泳时感染了红眼病,在与家人相处中又没有做好防护,便将病传染给了妻子和孩子们。
夏季谨防泳池病,传染性极强
夏天的泳池常常人满为患,家长也喜欢带着孩子去游泳戏水。然而人一多,水里的细菌就越多,不文明的行为也越多,这就给泳池带来更多的卫生隐患。
在这样的环境中,“泳池病”也会偷偷来袭。
“泳池病”并不是特指的一种疾病,而是一个统称,所有由游泳池引发的疾病都可称之为“泳池病”。常见的“泳池病”有以下几种:
1.腹泻
很多孩子游泳后腹泻呕吐,这可能是受凉引起,也可能是游泳时呛了水,将泳池里隐藏的细菌吞入体内。虽然泳池里的水都会消毒,但是少数的病菌能够继续存活数日,更何况,有些前来游泳的人自身就携带了病菌。
2.眼部疾病
急性结膜炎,也就是“红眼病”,在夏季的感染率是冬天的2倍,究其原因还是夏季游泳人群众多,而泳池是传播红眼病的主要场所之一。泳池的水、沾到过病菌的双手、毛巾都可以成为传染媒介。
3.皮肤疾病
泳池也可能传染皮肤病。有些小朋友游完泳后,身上起红疹,发痒,这就是被传染了皮肤病。不过,大多数皮肤病都不具有传染性,而病毒性、细菌性皮肤病的病原体进入泳池后,很快就会被稀释,健康人群一般不会感染。脚气、灰指甲等皮肤病的致病真菌,虽然难以通过池水传染,但是会以毛巾、拖把为媒介蔓延,为游泳者带来健康隐患。
做好预防工作,远离泳池病
1. 选择安全卫生的游泳场所
首先要查看证件。正规的游泳场所都会在显著位置悬挂由相关部门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其中许可项目为游泳场所。
其次留意水质检测报告,查看当天的余氯浓度、ph值等数值是否达标。
最后进入泳池前,要注意观察池水是否清澈、水面有没有漂浮物,有没有刺鼻的消毒水味道。
2.游泳设备不能少
带孩子游泳时,最好自备泳帽、泳镜、耳塞、鼻夹、拖鞋等用品。其中泳镜尤为重要,是防止眼睛被细菌感染的必备之物。
3.游泳时的注意事项
游泳时不要让池水进入口腔,以免将外界的细菌、寄生虫带入体内。如果是带孩子游泳,一定要反复强调,尽量把头露出水面,池子里的水不要吞到肚子里。如果有感冒发热等情况,不要逞强下水,给病菌可趁之机。
4.游泳后做好清洁工作
游完泳后,记得用清水清洗全身,特别注意口腔清洁工作。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如果发现发热、呕吐、眼红、皮疹等症状,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并告知医生孩子近日游过泳,方便医生快速排查病因。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