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对子女的教育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不想自己的名望成为孩子的负担,对孩子言传身教,下面一起来看看梅兰芳的育儿经。
梅兰芳对子女言传身教:不让自己名望成为孩子负担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他对子女的教育注重心理和人格的塑造,他根据子女的不同天赋秉性,为他们设计了成长成才的道路。子女们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作出了成绩。最小的儿子梅葆玖,传承了父亲衣钵。独具特色的梅氏家教,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值得思考和借鉴的佳话。
不让自己的名望成为孩子成长的负担
作为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梅兰芳是戏迷心中的领袖,名气可谓空前绝后。据说,在民国时期,有三样东西是老百姓有口皆碑:同仁堂,孙中山,梅兰芳。但梅兰芳从不以大师自居,更不希望子女顶着大师之子的帽子,躺在长辈的成就之上,甚至为长辈的声名所累。相反,他尊重不同的艺术流派,主张孩子转益多师,广泛学习。
他的子女中,唯一从小就投身京剧艺术的是梅葆玖。梅葆玖十几岁正式登台,曾多次与父亲同台演出。但梅兰芳并不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复制品。为了给孩子打好基本功,梅兰芳为儿子请了王幼卿先生教《玉堂春》、《三娘教子》、《祭塔》、《祭江》、《大保国》、《二进宫》等青衣戏,昆曲名家朱传茗先生教《断桥》、《思凡》、《游园惊梦》、《刺虎》、《双奇会》等昆腔戏,陶玉芝先生教武旦戏,后来又请了姜妙香、茹富兰先生教《雅观楼》、《辕门射戟》等小生戏,每天还请徐元珊先生教武功。
1950年10月,梅兰芳和梅葆玖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金山寺》和《断桥》,父子俩分饰白蛇与青蛇。这两出戏,梅葆玖分别是向陶玉芝和朱传茗两位老师学的,身段与梅兰芳稍有不同。当时,有人建议梅葆玖按照父亲的路子演。但梅兰芳却对他说:你做你的,别犹豫。师傅怎么教,你就怎么做。临时变动,你也没有那种火候,那可能不保险。
梅葆玖后来回忆说,这时父亲对我的要求是多学、多演。这个阶段,不管老师教什么戏,教得怎样,父亲从不干涉,从不给我改动一个字。如果说我今天还能够在舞台上唱念做表比较自如,主要是得益于那么多好老师给我打下的基础功。
下一页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