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爱哭、发脾气的时候,最喜欢就是大声吼孩子了,其实这种方式是对孩子有影响的,那么家长应该怎么正确面对爱哭闹、生气的孩子呢?一起来看看吧!
哭泣、生气是小孩正常的情绪表达,不过孩子开始发展语言以后通常不会再频繁哭闹,如果宝宝1岁半以后仍常常哭闹、发脾气,就要小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出问题!
爱哭宝宝,语言发展比较慢
小孩满3岁以前多半会由声音或动作来表达情绪,所以哭泣、生气是孩子正常的情绪表达。不过孩子在开始发展语言以后通常不会再频繁哭闹。如果1岁半以后仍常常哭闹、发脾气,代表语言表达能力出问题,才会把哭或生气当作沟通的工具。
语言发展落后的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需求,因此会延续婴儿期的表达方式---哭闹来表达需求,当大人无法正确回应或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可能就会开始发脾气。此外,个性内向的孩子,特别是有陌生人焦虑或分离焦虑的孩子在被强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时,也会用生气或哭泣当作拒绝的工具。
宝宝语言发展进程
孩子大概到8个月左右会开始说单字,8个月~1岁会叫爸爸、妈妈,1岁以后开始说叠字,2岁进入语言爆发期,会一直说让人听不懂的话,3岁以后开始会讲比较完整的句子。
哭闹超过20分钟,可能环境适应不良
无论孩子是否有语言发展障碍,他们哭闹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20分钟。如果孩子持续哭闹超过20分钟,代表他有环境适应不良的问题。环境适应不良的小孩如果独自进入陌生、不熟悉的环境,并在这个环境持续待20分钟以上,哭闹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强烈,并且完全无法听从大人的指令,这一点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
触觉敏感孩子,情绪起伏大
在思考教养对策前,家长得先确认孩子频繁生气、哭闹不是先天的生理因素。情绪起伏大、容易被刺激的孩子极可能有触觉敏感的问题。这类型的孩子因为交感神经过于敏感,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会被放大数倍,同样的音量,其他人听都觉得正常,在他听来则会变成噪音。正因如此,他们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频繁的情绪起伏。
要改善孩子触觉敏感的问题,首先要让交感神经缓和下来。怎么做呢?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强弱与负交感神经系统息息相关,通常一方上升,另一方就会下降。定点重压、拥抱、用触觉刷刷身体、按摩都可以增加副交感神经的活动量。在缓和交感神经的同时,家长也要帮助孩子找到一个抒发情绪的管道。画画、学乐器、运动都是不错的方法。
面对爱哭闹、生气的孩子 父母应该怎么做?
在排除先天触觉敏感的问题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制定教养对策:
引导孩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需求
当孩子用哭闹当作表达需求的工具,必须让他知道这样做是错的,再引导他正确表达需求。举例来说,孩子想拿玩具车,可以告诉他要说拿或者要说车车;孩子寻求协助,可以告诉他要说帮忙或者要说帮帮,等孩子能够用言语正确表达,再满足他的需求。孩子一旦发现哭闹不能解决问题,说出正确的关键词才能解决问题,就会慢慢学习说出自己的需求。刚开始引导通常要花1、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爸爸妈妈要有耐心,只要多练习就会越来越好。
在孩子面前以身做则
孩子在3岁以前会积极模仿家中其他成员的行为,但不会深究行为背后的原因,所以在孩子面前做任何行为要留心。爸爸妈妈在管教时不要动不动就生气、大呼小叫,家庭成员彼此互动也要适时控管情绪,以免孩子有样学样。
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哭闹的原因往往和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有关,此时可以用另一样物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忘记原先想要的东西。
爸妈注意!常见错误管教行为
1、用凶狠的态度要孩子听话
很多父母为了建立权威感,对待孩子的态度又凶又狠,孩子哭闹就用更大的音量压制孩子,甚至会用打骂的手段迫使孩子乖乖听话。孩子看到父母这么做,会误以为想达到目的,就要用这种极端方式,进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2、对孩子说再哭就把你丢掉
这种方式是利用害怕、恐惧的情绪取代孩子原本生气的情绪,但孩子频繁感到恐惧、害怕,极可能变得内向又黏人,反而造成另一个问题。
3、一看到孩子哭闹马上满足他的需求
通常老人听不得孩子哭,一听到哭声就会立刻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会让孩子更将哭闹当成达成目的的工具,形成恶性循环。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