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丧己”这个锅,宝宝不背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8-02-10 08:13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1最近,一个关系很好的闺蜜辞去工作,决定做全职妈妈。原因是孩子明年就要幼升小,为了在最后一年陪孩子备考民办小...

1

最近,一个关系很好的闺蜜辞去工作,决定做全职妈妈。原因是孩子明年就要幼升小,为了在最后一年陪孩子备考民办小学,她决定暂时放弃工作,全身心地进入所谓的“鸡娃”状态。

我听了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如果孩子没考上怎么办?那岂不是会很失落?

破釜沉舟地做一件事,不仅自己背负上巨大的压力,孩子也会从妈妈这边感受到焦虑。跟社会的脱节不仅意味着职业积累可能会有所荒废,甚至还意味着心态上的“自我放弃”。

就像那些不愿意上钢琴课的孩子,真正讨厌的未必是钢琴本身,多半是钢琴边那个“茶壶状”的妈妈——带着情绪在钢琴边指指点点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附加了太多的期望、压力、情绪,传递出的都是满满负能量。

我为这位闺蜜的决定感到惋惜,作为朋友,我还是决定先支持她的选择,同时,也给了她一个建议:虽然放弃了原先的全职工作,不过因为在编辑行业有多年的经验,可以试着给刊物做兼职的撰稿。一方面兼一份工作能保持跟整个行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随时给自己一个回归职场的准备。

毕竟,一个努力奔跑的妈妈,才更有可能培养出勤奋而坚韧的孩子。

2

我的一位教师朋友,跟我讲过这样一个现象。他让学校里的孩子以“母亲”为题写一篇作文,收上来的作文几乎都是“妈妈的关怀无微不至”“妈妈会做一桌子菜”之类,内容几乎大同小异。但若是把题目换成“父亲”,作文素材就显得丰富而有趣很多,在孩子的习作中,老师能够看到各种不同而有趣的故事。

这个例子并不是说父亲带孩子更用心,事实上大多数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远少于妈妈们。但为何孩子会觉得父亲更有趣?从孩子的反应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个信息:妈妈或由于为家庭的牺牲,更容易丧失“自我”,失去个性,失去自己更为丰富的人生。从而在孩子的眼中,妈妈也变得不那么有趣。

前阵子,网上开始流行一个词:丧偶式育儿。我特地去阅读了一些相关的文章,发觉几乎都是牺牲自我的妈妈们,抱怨着爸爸在家庭关系中的缺席。对此,我似乎感觉到,这些所谓的“丧偶式”育儿之前,或许还发生了一件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妈妈的“丧己”。

很多辞职去带娃的妈妈,都带着“给孩子更有质量的陪伴”的初衷,但全天7*24小时全年无休的一种身份,很容易让人产生倦怠,最后给孩子的往往并不是高质量的陪伴和教育。因为焦虑,反倒会让自己变成大吼大叫的妈妈。

在亲子关系上,我更推崇的是“小别胜新婚”,在忙碌的工作之后的亲子时光,或许可以成为工作之余的调剂,身份的切换,很多时候反倒能让职场妈妈,更珍惜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提供更高质量的陪伴。

3

我也经历过有了孩子之后“母性泛滥”的阶段,孩子一哭就会让我心软下来,偶尔一次出门办事,都会让我因为要离开孩子而陷入内疚。

这或许也是大多数母亲都会经历的阶段:生活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变得手忙脚乱,不再有心思斡旋于繁忙的学术或商务事宜,而是整日跟孩子的哄睡、喂奶、吃喝拉撒纠缠。购物车里90%永远都是娃的衣服,过去那个定期做脸、烫发、做指甲的自己逐渐变得懒惰而散漫,时间久了,或许有那么一瞬间,会突然发觉,我的人生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黯淡无趣的?

我遇到的不少职场女性都这样,按部就班地经历了学业、工作、结婚、生娃,一切都井然有序地推进到既定的阶段,于是,一旦事业进入瓶颈,或者在职场上遇到一些挫折,也不想使劲去努力了,这时候,“回家带孩子”就成为一个合理化的退缩的理由——反正再努力也是这样了,进虽已不可攻,幸而退还可守。

为了孩子牺牲事业,这个理由看起来无懈可击。那些迷失或丢掉的自我都被母爱的光环包装起来,一切都有一个合理化的理由——出于母爱,为了孩子。

现在网上各种鸡汤都在反复强调着“最好的教育,是身体力行”,这一点我一直非常认同。如果一个正值盛年的中年人,以陪伴孩子为“借口”而放弃对自我的进取,那这份“放弃”是成人自己的决定,跟孩子无关。

妈妈“丧己”这个锅,宝宝不背。

4

我的朋友amy曾经也有一份自己的事业,结婚之后,丈夫希望她能够做全职太太,把心思都放在家里。家中也请了钟点工,不需要amy挽袖打扫和做菜,amy原本也有很多空闲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或者重新拾起过去的事业,可惜当时她没有。

据她说,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天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见到自己的丈夫回家,实在闲得没事做之后,她开始研究食谱,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做一桌菜,等着丈夫回来吃饭。

在满满的期待过后,最失落的瞬间可能就是在傍晚收到这样一通电话:“今天晚上有应酬,不能回来吃饭了。”

如果把一切期望,都押在丈夫或孩子身上,那这份“丧己”,会给你的生活带去巨大的风险——往后的幸福感、成就感、满足感,都得依靠别人来给予。

人到中年,应该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才好。当很多妈妈在埋怨自己牺牲太多之前,是否也先放弃了自我,曾经仗剑走天涯的梦想,为何在嫁人生娃之后,就全忘记了?为了自己的所爱,洗手做汤羹,本可以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但若在有选择的前提下,还把自己的一切都押到柴米油盐上去,那或许就是失去对生活掌控的开始。

中学的几何课本里说: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其实对生活来说也是同样:自我、家庭、事业,就是构成妈妈强大人格的三个支点,放弃其中任何一个,都意味着致自己于被动。

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你至少有工资可以拿,有自己的职业积累,也能结识更多的人脉。而全职妈妈几乎是单打独斗的封闭圈子,还得管家里伸手要钱。每天纠缠于柴米油盐,容易让一个女人低到尘埃里去,也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6

记得在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蜜雪是我当时的发小兼闺蜜,那时候我特别爱去她家里玩,现在回想起来,或许就因为,她有一个特别能干而有趣的妈妈。印象中,蜜雪的身上常会穿着别致而洋气的衣服,铅笔盒里也常常会出现特别新潮的文具,据说都是她母亲从国外带来的,这对于我们这些当时还没怎么出过国的人来说,就特别羡慕。

她的妈妈当时在国际通讯社做记者,在中学时还带着蜜雪和我们几个朋友,一起给我们上课外采风课,她总能讲出很多国外的见闻。

虽然至今已经过了很多年,我与蜜雪也早已失去了联系,但她的妈妈却因为有趣,至今都深深影响着我,甚至我曾暗暗发誓,要让自己也成为这样一个有趣而丰富的妈妈。因为妈妈的肩膀,可能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去年我去参加了一个精神分析技术相关的进修班,也在那个班上认识了不少全职妈妈。我发现,虽然她们看起来都是全职妈妈,但在送完孩子上学之后,她们还是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有的妈妈参加国外的育儿课程之后,制作出了一套适合国内的课程沙龙;有的妈妈因为喜欢瑜伽和催眠,所以自创了一个结合两者的减压课程;还有一个妈妈特别励志,过去她做了近十年的童书编辑,成为全职妈妈之后,为了不放弃过去自己积累的资源和经验,她靠给妈妈们推荐童书,竟也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

我发自内心地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是首先栽培好自己。

如何不放弃自己,不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他人身上,不光在于“是否要全职”这样一个选择,它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修炼的一件事。

想要孩子变得光芒万丈,记得先让自己活得闪亮。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