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前几天在朋友圈疯传的视频:11日晚,浙江杭州一商场内,一个小男孩被一小女孩踩了身体,导致男孩母亲当场失控咆哮。视频中女孩母亲不断道歉,另一方却誓不罢休,多次拉扯女孩,甚至还与一旁劝说的家长发生冲突并扭打起来。母亲仪态尽失,男孩吓得哇哇大哭……
这个视频在妈妈群里传得很厉害,我第一次看完吃了一惊——被那个妈妈的行为震惊了,感觉她已经不是反应过激,夸张一点说是已经丧失理智,接近疯了。
让我们来捋一捋事情的经过:小女孩肆无忌惮地从小男孩身上踩过,若无其事地继续去玩耍。当男孩妈妈找到女孩妈妈要求道歉时,她还试图跑开继续去玩,甚至还用力推了挡自己路的另外一个小朋友。女孩妈妈不住道歉,把孩子拉在身边,不过很显然孩子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时候男孩妈妈怒气值达到顶峰,一边要求道歉一边强行拉扯女孩。两个孩子都被吓哭,一直在现场劝架的另一位妈妈被揪住撕打,场面陷入混乱。
我不想单纯地批评这位疯狂妈妈的做法。说实话,如果我的孩子被人这样对待,我也一定会气得原地爆炸,因为我们都是妈妈,见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受委屈,这是妈妈的天性。
就这个场景来分析,事出反常必有妖,小女孩的家庭教育一定是不合格的。无缘无故地去踩别人还丝毫不以为意,一言不发上手就推别的小朋友,这样的孩子在家里要么是被溺爱没有树立好规矩,为所欲为惯了,要么就是家长的教育不得法让孩子成了欺负他人的小霸王。
最终的结果就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你不可能一直占据上风,欺负别人,迟早要为自己的蛮横跋扈付出代价。
从她妈妈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妈妈是温和派,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点都不坚定,她对孩子说的话就像耳边风一样,掠过就完了。小女孩丝毫没有悔改的意思也许就是让男孩妈妈彻底爆发的诱因。
给这位妈妈的建议:教会孩子规则,让孩子学会正确的交往方式才是正解。再充满善意和耐心的说教不落实到行动上都不会奏效,该坚定的时候要坚定。现在你不教会孩子的,迟早社会很狠狠地教育他。
再来说说事件的主角——疯狂的妈妈,首先我要肯定她,为孩子争取道歉是应该的。这是一个妈妈的责任,她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从生理到心理都是如此。
但是她的情绪失控是硬伤,怒气值一直在上升,情绪越来越激动乃至失控,我想她后半段她自己都不晓得自己在做什么,脑子里完全是一团浆糊,理智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满脑子只记得要讨回公道这一件事。
与其说她在为孩子讨回公道,不如说她在宣泄自己愤怒的情绪。因为她的行为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吓到了自己家孩子,这就不划算了。明明对方是过错方,她却成了事件最终的过错方——她揪着对方的孩子不放,试图攻击孩子。这个行为肯定是不对的。
而疯狂妈妈的老公,他的想法是对的,想要带妻子孩子离开冲突现场。但是他的方法不够好,执行不够彻底和果断。其实他还可以做得更好,妻子要求道歉,他说“算了算了”,会让妻子觉得丈夫不支持自己,而更疯狂。正确的说法是,“这孩子欺负了咱家孩子,她做的不对,你先消消气”,之后再找他们评理。
有这么一个段子,特工在训练时都被教导:遇到男性恐怖分子一定要先劝降再击毙。遇到女性恐怖分子则不要废话,直接击毙。因为女人疯狂起来是很可怕的。
无辜的路人甲:是一位在现场带着孩子玩耍的妈妈,在冲突发生时一直试图在劝架。结果被疯狂暴走妈妈揪住一阵拉扯+撕打,成为了疯狂妈妈的出气筒,算是无辜躺枪。
我觉得这位妈妈的勇气值得嘉奖,毕竟现在的社会风气下愿意管闲事的人越来越少,人和人之间越来越冷漠。她愿意去调停一起冲突,是很难得的。而且如果没有她的拉架,很可能会有孩子受伤。
仔细想想,视频中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想必每个爸爸妈妈都遭遇过类似的事情,只不过发生的场景换成了公园、幼儿园、小区、游乐场等,情节也大同小异,被别的孩子欺负、被抢玩具或游乐设施,被别的孩子打、咬,扯头发,推倒……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处理,怎样去跟对方的家长交涉,怎样在事后抚慰自己的孩子,教他应对熊孩子的方法?换过来,如果你的孩子是那个欺负别人的熊孩子,你怎么去教育?
有人说:“孩子有人欺负你、打你,你就狠狠地打回去,千万不要吃亏。”这样肯定是不对的。以暴制暴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否则地球的人早死光光了。
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负了,你怎么办?
我要说的是:当孩子被欺负了,此时你最应该做的,是保持冷静!
如果你暴怒发作起来,比起那个孩子的行为,此刻你的表情,你说话的音量和腔调,更加让你的孩子害怕!你的反应会让孩子本能地认为,“刚才我遇到了一件非常、非常可怕的事情,这件事让妈妈很生气,我从来没见过她的样子这么吓人。是不是我刚才做错了什么?”
这个强烈的印象,很可能会让孩子以后在面对需要社交的场合,都选择回避。冷静之后调动你的理性思维,迅速判断下现场的状况。
1.如果对方欺负人的孩子比你的孩子年龄大1岁以上,身高和体力也都占很大优势。
你可以站在两个小朋友中间,把他们隔离开,或用手护住你的孩子,同时对那个大孩子说:“不可以推小弟弟哦!阿姨知道你想骑小木马,可小弟弟是先来的,他正在玩,请你等一会儿,等小弟弟玩完了就让给你玩。”这句话一方面是说给两个孩子,让他们都清楚“先到先玩”的游戏规则。
另一方面也是说给对方的家长,和周围的人听的。让大家都能够迅速明白发生了什么。万一对方家长不讲理,和你争吵,这句话能帮你赢得围观群众的支持。
2. 如果两个小朋友势均力敌,年龄、身高、体力都差不多
你可以先不急着出手,在旁边密切关注两人的互动情况。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都活在爸妈的保护伞下,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他就需要单独去解决跟他人的矛盾冲突。
就像所有的学习都需要经过练习一样,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也是需要练习的。小孩子之间的冲突,也有同样的意义,尤其是对男孩子来说,意义更大。至少有过这样的经历之后,他们在遇到别人的主动攻击时,不会一下子就慌了神儿,还能判断此时是应该迎战?逃跑?还是寻求保护?
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孩子们都去打架。咱要让孩子们“没事儿的时候不惹事儿,遇到事的时候不怕事儿”,这才是最健康的心态。
3.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总有控制不了局面的时候,需要你出手
假如你判断再不出手,可能就有孩子要受伤了,或者他跑来向你求助或求安慰,那你就不能再旁观了。你最先要做的是把两个孩子拉开,防止他们两个继续互相伤害。
拉架的正确方式是,一边用大一点的音量说“你们两个,都停下来!都松开手!”,一边控制住两个孩子的手,让他们不再有身体接触。
两个孩子停下来之后,需要检查一下两个孩子有没有受伤,如果有,要先处理伤口。接着是安抚孩子的情绪。如果对方孩子的爸妈不在现场,那你可能还需要适当安抚一下对方孩子的情绪。这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对小孩子的关照。即使是在这样一种场合,也能向你的孩子传递一种态度:不以大欺小,力量的优势不是用来欺负人的。
我们应该把一次冲突作为一个学习的机会,应该要让孩子从中明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同时懂得“我遇到危险时,爸爸妈妈一定会保护我,我做错事时,他们也一定会管教我”。这点真的很重要,这样才能让孩子受到欺负时,不惧怕告诉大人。同时,也不会因为有爸妈撑腰,自己变成一个爱欺负人的孩子。
总结为十三字口诀:保持镇静、就事论事、不人身攻击。
4.如果孩子们的冲突是发生在幼儿园或学校里,你最好是通过学校来进行沟通。
父母要尽量争取到学校、老师的同情和支持,请老师来帮忙协调,会更容易达到你想要的沟通结果。
你需要问孩子几个问题:
你的手怎么啦?是怎么弄破的?
是谁弄的?当时你在做什么?他对你做了什么?
你有没有看到他身上有伤口?是怎么弄伤的?
当时除了你们俩,还有谁在场?
你有没有去告诉老师?老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类似的情况以前发生过吗?是怎么发生的?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需要妈妈给你什么帮助吗?
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你可以第一时间联系老师,用客观的态度和老师沟通,让老师感觉到你是在了解情况,而不是兴师问罪。同时,你也可以把孩子说的一些细节,告诉老师。因为老师有时候也是事后才知道的,也不了解事情的具体细节。
如果你的孩子是主动挑起冲突的一方,建议你主动请老师帮忙联系对方家长,亲自沟通和道歉,表现出你的诚意;如果你的孩子是被动的一方,而且情况不严重,没给孩子造成情绪困扰,妈妈可以表现得大度一点,请老师以后帮忙多留心,避免严重的情况发生就好了。
如果你的孩子是那个欺负别人的熊孩子,
你怎么去教育?
1.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规范。
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有的是因为不能用语言解决问题或者不会交往,于是直接挥起拳头。
所以父母再怎么宝贝孩子,也不要无条件地惯孩子,溺爱孩子。对他的不合理要求,应该坚决拒绝。同时,还要教他基本的人际交往规范。比如,两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一个孩子想玩另一个孩子的玩具,但他不会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只好上手去抢了。
虽然孩子的动机不存在恶意,但是却以欺负人的形式表现了出来。通常这种情况,妈妈只要教会孩子如何表达就够了。当他学会说,我们交换玩具玩好吗?我们做朋友好吗?一般就可以避免冲突。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向别人表示友好,只要动嘴就好,不要动手。
2.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则。
当父母不得对孩子发了脾气或者打了孩子后,可以这样跟他说:“宝贝,很抱歉,我不应该冲你大喊。你没有错。只是我今天心情不是很好。”孩子不仅会从中学会怎样说对不起,还会懂得: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如果做错事后及时道歉,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很多妈妈对于自家孩子欺负人这事不太上心,毕竟,被打的又不是我们,我们没吃亏啊。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如果不去及早纠正,这种暴力倾向会不断增长,也更多地学会了用欺负人去获得别人的关注。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就会被排斥,长大后难以融入社会,会面临更多的人生难题和挫折。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