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妈妈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孩子?优秀的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很多妈妈需要反思,如果妈妈做不好这4项工作,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林肯说:“无论我现在怎么样,还是希望以后会怎么样,都应当归功于我天使一般的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要给孩子陪伴和关爱,但这种陪伴不是以妈妈们的自我牺牲为代价的,一个会生活的妈妈更能成为孩子的骄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在未来才更有可能成为妈妈的骄傲!
不做邋遢的妈妈
都是当妈的人了,化妆给谁看啊?
都是当妈的人了,哪有时间好好收拾自己?
都是当妈的人了,哪能穿的花里胡哨的?
好像很多人都觉得,女人一旦当了妈,就要舍弃以前的少女心,放弃收拾自己的权利,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打扮自己身上。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
《专家说》著名心理学博士张怡筠说:
妈妈越时髦,孩子越自信;妈妈身材越好,孩子越骄傲。
爱美是人的天性,其实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他们更喜欢亲近美的东西。
其实宝宝从2到3岁阶段,对于人的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个最初步的认识标准:会以美的事物为荣,甚至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而以丑的事物为耻,讨厌他、排斥他。
作为孩子的妈妈,也是他最亲的人,如果总是穿的邋里邋遢去学校接他,容易引起别的同学对自家孩子的嘲笑。孩子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的妈妈是别人的妈妈,内心里会产生自卑感,甚至可能在内心深处觉得妈妈很丢人。
董卿说过,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杨澜提及自己刚回国面试的故事,说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
审美的培养在我们给孩子选择的衣品,在房间的布局,在给孩子读的那些美的图画书中,也会给孩子耳濡目染地影响和帮助。
即便如此,被家务缠身,被琐事牵绊的妈妈们外出还是要好好梳妆打扮,不仅仅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自己。
因为,孩子说你是最漂亮的妈妈,就好比老公说你很瘦不用减肥那样,有些话听着心里美美的,却别忘随时充电,做个元气满满的妈妈。
不做哭穷的妈妈
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在“缺钱”教育下长大的孩子,爸爸妈妈们,跟孩子孩子说“家里穷,买不起”,唠叨孩子“要懂事,别乱花钱” ,倾诉“赚钱多不容易,养家多辛苦”……
这样不仅仅让孩子产生深深的自卑,导致成年后也摆脱不了贫穷思维。
热播剧《欢乐颂》里樊胜美的妈妈,便是典型爱哭穷的人。她习惯于对所有的亲戚朋友哭穷,习惯于到处占小便宜和抱怨,所以成年后的樊胜美虽天生美貌,性格却自卑敏感,内心毫无底气,毫无安全感。
更可悲的是,待她到了大城市有能力挣钱养家之后,她的妈妈将哭穷的矛头指向了她,不停的哭诉“活不下去了”,无止境的索取,最终将她压榨成城市里最卑微最无奈的一名剩女。
生活里,爱炫富的父母比比皆是,爱哭穷的父母更是层出不穷。和别人聊天,他们会说“我要穷死了,你们都比我强”;孩子要读书,他们会说“读书干什么,饭都要吃不上了”;和伴侣吵架,他们会说“跟你在一起,以后都不会有好日子。”
其实哪里就那么严重了呢,只不过是父母有自己的心思罢了。可是如此尽心尽力的哭穷表演,又能得到什么呢?
其实聪明的妈妈孩子不会选择“哭穷”,会选择“会花钱”的方式教育孩子。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的是,爸爸妈妈有能力让你衣食无忧,让你开心读书,但是如果你想要更好的东西,就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比如给孩子买一个漂亮的存钱罐,告诉孩子,每次存一点钱,当遇见自己非常想要的玩具时,就可以用存钱罐中的钱购买;
比如会买一些食材进行家庭野外烧烤,培养亲子感情;
比如会为了她的学习给她买个随声听,她妈妈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这钱花的就是值。
会花钱的妈妈不仅仅会的是对金钱的合理使用,更多的是一份长远的眼光和魄力。
不做说爸爸坏话的妈妈
大都数夫妻习惯做彼此的“差评师”,把日子过成了互损模式。孩子不但没成为婚姻的“黏合剂”,反而成了家庭暴风雨的见证人和受害者。
很多妈妈有时候把对爸爸的不满意就迁怒于孩子:
你看你和你爸一个样子,永远都不着调;
我真的没有见过你爸这么差劲的人,嫁给他真倒霉;
你爸整天躺在床上扣手机,怪不得你成绩上不去;
夫妻关系差,往往就会伴有猜忌、讽刺、争吵……孩子此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也会对周围的人或事产生猜疑和不信任心理。
妈妈经常说爸爸坏话还会让孩子陷入两难的境地,把孩子卷入这场家长的“唇枪舌战”,无论是忠于爸爸还是站在妈妈那边,都会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烦恼和焦虑。
而宽容的妈妈,即使遇到了不愉快也会巧妙的处理沟通,维持一个稳定的家庭关系。
她会宽容地对待身边的每个人,会制造出愉悦、温馨的家庭氛围,内心始终柔软而舒畅,温柔且安定。
一旦为人父母,夫妻两人最重要的身份不仅仅是夫妻关系,还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所以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性格的塑造。
请不要放弃你们之间最初的爱,不要被平凡的生活打磨的一丝不挂,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
不做爱玩手机的妈妈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不少人用这句话调侃时下年轻人热衷玩手机的状态。可不少孩子反映:父母迷恋手机也是这样。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边玩手机边带孩子,成为不少家庭亲子相处时的常态。年轻妈妈低着头刷着朋友圈,年幼的孩子在一旁自己玩耍,忽视了孩子的存在,甚至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都盯着手机看。
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冷暴力,孩子会感觉到家长是在敷衍自己,甚至认为在父母心里,自己没有手机重要!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不仅仅与家长得不到很好的交流,还让孩子性格渐渐地变得没有安全感、自闭、不爱说话、也不愿意玩耍……
那相对于一个乐于陪伴孩子成长的妈妈,更是需要做一名以身作则的“好老师” !
合理分配手机使用的时间和场合,多带孩子去户外做运动。采用“轮换上岗”方式,爸爸玩手机时,妈妈就“脱机”陪孩子学习或游戏,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以上就是由(育儿之家)本站为大家整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