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网特稿】妈妈会通过给宝宝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来判断宝宝是否发育正常,那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是怎样的呢?有标准的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吗?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科学吗?小编提醒,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只是作为宝宝成长发育的一个参考,家长不必过分纠结于上面的数据。另外,如果宝宝身高体重已经达到标准,不必再额外给宝宝进补,以免加重宝宝代谢负担。
婴幼儿身高体重标准计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对照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妈妈们看看自家宝宝合格了吗?事实上,很多宝宝的身高体重已经达标,但是妈妈老是觉得宝宝比别的孩子瘦小,迫不及待想要给娃进补。其实根本没必要!只要满足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上的基本数据,就代表宝宝对营养的吸收很好,发育情况正常乐观。额外进补反而可能会给宝宝带来身体上的负担。
足月婴儿无需额外"进补"
足月分娩的婴儿额外强化营养,会导致生长速度过快,增加成年后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专家提醒:婴儿早期并非长得越快越好,较慢的生长反而有利于今后的健康。
婴儿期营养将影响终身健康。曾有医生说,他在门诊接诊过一个刚满4个月的宝宝,身高体重已经达到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的标准,可爸爸妈妈却急着要给他加这个营养素、那个保健品,理由是:"怎么没有比别的孩子重呢?是不是生长落后了?"专家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观念。
以前的育儿观点中,总是强调满足宝宝营养需求和预防宝宝缺乏某种营养,但最近几年,这种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医学研究表明,婴儿早期营养具有"规划"效应,会影响到今后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认知能力、骨骼健康等。这其中有一组悖论:婴儿高水平的营养和生长对大脑发育有益,但增加今后心血管疾病危险;较慢的生长水平则对心血管健康有利。因此,需要在两者中找到平衡点。
足月新生儿不必额外进补。孕期不足37周的早产儿脑发育不够健全,脑部敏感,强化营养对其脑部发育好处十分明显,需要高水平生长来追赶上足月婴儿。但足月儿脑发育已经健全,脑部敏感较低,额外营养对其脑部影响不大,增加营养反而会使其生长速度过快,导致对未来健康的负面效应。对于足月儿而言,无需额外添加营养,早期较慢的生长反而是降低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重要原因。
身高体重达标无需再补
在门诊中,许多医生都表示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带孩子来到医院,说孩子身高体重不达标,想咨询医生意见该吃点什么进补。医生对照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后发现其实宝宝发育已经达标,但家长仍认为宝宝吸收得不好,比不上同龄个头大的孩子。医生提醒,所谓的吸收不好,并不是依靠身高体重来衡量的。个头大的孩子不一定健康。
吸收不好,是要看宝宝是否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家长刚发现宝宝一天大便两三次,而且大便松散有残渣,这样的话可以称为吸收不好。如果宝宝的大便太过干硬,也无法说明宝宝吸收不好,可能是因为孩子吃得太好了,高蛋白的食物摄入太多,而碳水化合物以及纤维类的食物吃少了,无法通畅排便。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些帮助消化的药,如多酶片等,化积消食。
专家提醒:现在许多家长都是一味追求孩子个头要高,身体要壮,实际上不必太刻意。胖的孩子容易早熟,宝宝的生长发育只要能在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标准范围内就好。日常饮食只要保证一日三餐营养均衡,食物适量多样化即可。
(责任编辑:zxwq)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