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古以来婆媳之间都是很难好好相处的,而现在的社会,觉得婆婆差劲的女人,往往都存在这个问题。
今年春节,苏姐没去婆家过,也没在杭州过,而是带着女儿去了娘家。
不去婆婆家过年,是因为跟婆婆闹别扭了,根本不想见到她那张老脸。
我问苏姐:“有啥大不了的事啊,搞得仇人似的”
苏姐一肚子气,叹道:
你说我咋就这么倒霉,摊上个冷面冷心的婆婆。你说结婚的时候,她不给彩礼也就算了,现在有了孩子,想请她帮忙来带一带,我好上班挣钱,她推三阻四的就是不肯来。
不来不来吧,钱上也一点不帮衬我们,哎你说,她就一个儿子哎,就忍心看着儿子30好几了还没车没房没见过这么当爸妈的。
看着她愤怒憋屈、自认倒霉的样子,我皱了皱眉。
这时候,恰好苏姐的小女儿手里苹果没拿稳,滚到了地上,苏姐从沙发上腾空而起,张口大骂:
你个不省心的,就不能注意着点啊。你奶奶不是个省油的灯,你也没好到哪儿去。
羞得小女孩讪讪的躲进卧室去了。
苏姐望着女儿的背影撇了一下嘴,对我说:
小熙你读过一篇文章吗,说的是这婆婆的格局啊,决定一个家庭的结局。妈呀说得太对了,我就是运气背,摊着个这么差劲的婆婆。
但凡我遇到的是个疼人、对我好的婆婆,我也不至于过得这么艰难,委屈……
说着,苏姐的眼泪就要涌出来。
我张了张嘴,想要对她说很多话,但在那种氛围里,竟一个字也说不出。
我们小区的丁丁妈,也时常跟我抱怨她的婆婆,说她婆婆瞧不起她。
真不知道我婆婆有什么好有优越感的。不管我说什么,她都要说‘不对’。就连我说‘今天天气好暖和’,她也要跟一句‘不对,昨天更暖和一些’。我真是不能再忍受她了。
你说她有什么好骄傲的,在我面前处处彰显优越感,不就是城市出身吗,也不过是数不上号的小城市。我虽然农村出身,但我也是从千军万马里冲杀出来考进名校的,难道我这么拼命,就是为了嫁给她儿子、看她脸色
你不知道,上次她几个老同学来家里玩,她对人家那个显摆她儿子的学历哟,我就坐在旁边,她却丝毫不提我,你说气人不气人。
但我现在没办法,没钱租房啊,哼,只要一攒够钱,我就跟老公孩子搬出去住,待在她家痛苦死了,透不过气来。
丁丁妈是我们小区人人羡慕的高学历美女,没想到,她的生活里也有这么多不快乐。
而这些不快乐的制造者,在她看来,就是她那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婆婆。
假如婆婆能做出改变,欣赏她,接纳她,她就会变得快乐起来,一家人就会过得和谐、舒心,一好百好。
像苏姐、丁丁妈这种婚姻里过得不快乐,怨恨婆婆、埋怨婆婆,甚至恨不得手撕婆婆的女人,应该挺常见的吧。
的确,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文章,鼓吹什么“只有遇到好婆婆,小家庭才会幸福”“婚姻幸福,要看婆婆的格局”……
在我看来,这些论调只是在婆媳矛盾普遍和尖锐的当下,煽风点火、博眼球博流量而已。
根本没有面对现实的真相,没有弹触到人性的本质。
对读者而言,不过是借机发泄一下情绪,并没有任何实际的营养,甚至会让读者对于婆媳关系、对于人生、幸福的理解带来更深的误会和纠结。
所以我想对那些文章say no。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实际上所有让人感觉到不舒服、不甘心和倒霉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问题都不可能只出在一方身上。
而要想解开这其中的疙瘩,摆脱令人压抑的束缚感,让自己的心灵回归愉快、舒适、自由,那么最该做出努力和改变的,正是我们自己。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谁痛苦,谁改变。
很多抱怨婆婆的女性,往往把自己的痛苦归结于婆婆:婆婆没文化,婆婆小心眼,婆婆自以为是,婆婆太强势,婆婆太懒、太抠门、太脏……
想当然地以为,只要婆婆能够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做出改变,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一家人就会变得和和气气了。
也就是,把小家庭的幸福和自己的幸福,一股脑儿寄托在婆婆身上。
其实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不切实际、推卸责任的幼稚想法,是一种“别人要为了满足我的需要而做出改变”的执念。
这,不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应有的心态,而更像是一个婴儿,在面对妈妈(或者其他抚育者)时那种“世界必须围着我转”的全能自恋心理。
心理学上认为,几个月大的婴儿,他分不清自己和妈妈的差别,他会觉得妈妈也是他,他们合二为一,他就是整个世界。
妈妈应无时无刻都满足他的所有需求,如果做不到,他就会感到无助,继而暴怒,甚至出现攻击性。
这种全能自恋期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婴儿,成人后,面对同事、朋友、陌生人他可能是正常的;但一旦进入亲密关系,就会遇到障碍。
比如无法跟人建立起亲密关系,或者跟亲密关系内的人搞得很僵。
而很多时候,当事人对自己的问题无法察觉和自省,所以,他就会一直活在那种指责、怨恨对方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像苏姐和丁丁妈,她们之所以觉得婆婆糟糕、差劲,并因此感到痛苦、愤恨,其实并不是因为婆婆本就是一个差劲的人,而是因为婆婆没有达到她心里对婆婆的那种完美化的期待。
她们期待婆婆是无私的、天然会对自己好的人,期待婆婆能自愿为她们的小家庭出钱、出力,期待婆婆像高看她儿子那样,高看儿媳……
而这其实是想当然的、过高的期待。
实际上,婆婆是一个人格完全独立的个体,她并没有任何义务为你的小家庭付出;如果她付出了,那是她对你们的情分,如果她不付出,那也是她的本分。
如果你因为一个人不做她义务之外的事,就心生不满,惹得自己每天怨气冲天、暴躁烦闷、态度恶劣,甚至殃及老公、孩子、和你的婚姻,那只能说明你的格局实在狭隘。
因为真正决定一个小家庭幸福的,是妻子自己的格局,而非这个小家庭之外的婆婆。
一个了解人性、心怀慈悲、体恤他人、心胸开阔、懂得界限的大格局妻子,是不会因为遇上什么样的婆婆就幸或不幸的。
因为她有分寸,知进退,懂感恩;还因为,她懂得管理自己内心对婆婆的期待,把期待降到最低,甚至无欲无求。
婆婆,丈夫的妈妈,她只要身体健康,能安排好她自己的生活,不故意诋毁我的人格,不干涉我们小家庭的各种决定,那么,别无它求。
我不会期待她帮忙带孩子,也不会期待她拿出积蓄来帮我们买房付首付,不会期待她逢人就夸我,也不会期待她对我的父母亲亲热热,甚至不会期待她百年之后的遗产……
就是简简单单的你来我往、客气相处罢了。
而且,这种“低期待”,不是出于对自己心灵的逼迫、违拗,而是发乎内心的真正信念。
当你抱持着这样的心态,当你放下他人要为你改变的执念,就会发现你的心灵变得如此的自由,呼吸畅快,如此的满足,和宁静。
你平心静气、无欲无求地跟婆婆相处,看看她会不会对你也更友好、从容
人与人之间的磁场是相互的,你紧张,对方也会紧张,你放松、宁静,对方也会放松、宁静。
一个女人对于婆婆的最高期待莫过于“想让她待我如待亲女儿”了,这真是最荒谬的想法,也是最容易带来挫折和痛苦的心态。
婆婆永远不可能像亲妈那样对你,亲妈可以在你换衣服时不敲门进来,婆婆可以吗
媳妇和婆婆之间,本来就是界限感比较强的一种关系,你非想把这种界限感打破,到最后受不了的可能就是你。
我们不能一方面要求婆婆对我们无私付出、投入,一方面又无法给予她亲女儿般的亲密、孝顺和回报,所以在最开始,就不要有“婆婆待我如亲妈”的痴想了。
陷入“觉得婆婆差劲”、“怨恨婆婆”情绪的女人,源于对婆婆的期待太高,而这种高期待实则是她自己内心婴儿需求的延伸和折射。
这样的女人,最需要的是改变自己,在精神上断奶,走向成熟。
老家一位张姨,曾因跟婆婆闹得僵,不甘心一辈子的幸福毁在婆婆手里,抛下本来恩爱的老公、孩子离婚了。
后来她再次出嫁,找了一个结婚前对她特别亲热、聊得来的婆婆,没想到,嫁过去之后,没出一年,还是把婆媳矛盾闹得全村轰动。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特定的功课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份功课,各人有各人的不同,但它需要每个人尽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去完成。
比如,有的人需要解决不会跟别人相处的问题,有的人需要解决不信任别人、防备心过重的问题,有的人需要解决怨恨父母的问题,有的人需要解决酗酒、花心或暴力的问题,有的人需要解决总想改变别人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我们本身的天性和原生家庭、成长环境、遭遇等等。
没有一个人的婴幼期、童年、少年期过得是完美的,不管他出身富裕还是贫穷,所以,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问题,只不过有的人少些,有的人多些,有的问题轻些,有的重些。
当我们总是看不惯别人,我们应该警醒,应该反察自己的内心。
多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如此不满”“我的期待是什么”“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期待”“这些期待对我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真的是我内心想要的吗”“这些期待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幸福、满足的感觉,最终是自己给自己的。人这一辈子过得舒心还是糟心,说到底在于她如何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当我们不断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进而接纳自我,跟自己内心那个受过伤的小孩和解,我们就会重新爱上生活,爱上身边的每一个人。
永远不要寄望于别人的改变,永远不要试图改造别人,永远不要说某个人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你人生的幸福或不幸福。
没有人是救世主,没有人要为你内心的平静担责任。
如果你不正视自己的问题,你的内心不跳出陈旧的思维舒适区,如果你不成长,那么你的问题会在你人生当中一遍一遍卷土重来,给你痛苦。
只有直面内心真实的渴望和脆弱,不逃避,担起成长的责任,不断提升认知层次,提高格局,你最终才能解决掉问题,过上云淡风轻、随处欢喜的日子。
要想幸福,请求诸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当你修炼出一份放松、自信、坦然、无求的胸怀,相信,你的婆婆也会喜欢上你的。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