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来了解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育儿之家 https://yuerso.com 2019-06-19 09:04 出处:YEZJ.NET 作者:xmb编辑:@小目标
支气管哮喘为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发作性哮呜、气喘为主,伴有咳嗽、痰涎为特征的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支气管哮喘为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发作性哮呜、气喘为主,伴有咳嗽、痰涎为特征的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率最高。

本病由于以哮鸣或气喘为主,故属中医"哮证"或"喘证"范畴,由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统称"哮喘"。

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史,具发作性特点,起病急,喉中哮鸣,气喘痰壅,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如以后逐渐平复,则为轻证。如持续不解,甚至出现张口抬肩、面色灰青、肢冷汗出、面目浮肿、脉微弱欲绝,则多为险逆之证。发作时肺部听诊可有哮鸣音及干性啰音。痰及血白细胞分类中嗜酸球均增高。x线呈肺气肿或局部肺不张。皮肤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中医认为本病因先天或后天因素,致气虚痰伏,加之外感风寒或饮食失慎、外邪引动伏痰,搏击气道,升降失司,肺失肃降,故哮鸣喘息发作,移时气降痰顺,渐至平复。但终因肺脾肾气虚,痰伏结臼,偶遇风寒或饮食差异,又再发作。故发作时治肺祛邪,缓解期治脾肾以扶正。

中医辩证施治

分发作期及缓解期的治疗。

1、发作期。

(1)寒证。主证:咳嗽喘促、喉中哮鸣、呼气延长、痰白稀有泡沫、面色白、四肢不温、小便清长。重者端坐呼吸、张口拾肩,面青灰,汗出,舌质淡、苔白薄或白腻、脉缓或滑。

治法:温肺散寒,降气平喘。

方药:小青龙汤加三子养亲汤。

干姜1.5克,桂枝3克,麻黄3克,白芍10克,细辛1.5克,法夏8克,五味子5克,苏子8克,白芥子5克。莱菔子10克,甘草5克。

方解: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芍药与桂枝配合调和营卫;干姜、细辛、半夏温中蠲饮、散寒降逆,配以五味子之收敛,散中有收,以防肺气耗散太过。凡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以致咳嗽喘息,痰多而稀者有解表化饮、治咳平喘之效。加苏子降气行痰,白芥子畅隔除痰、莱菔子消食化痰。

(2)热证。主证:咳嗽喘促,喉中痰呜,呼气延长,咯痰黄稠,烦躁胸闷,口渴饮,小便黄,大便结,舌红苔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石膏。

麻黄3克,银杏10克,黄苹8克,桑白皮10克,苏子8克,法夏10

克,款冬花10克,北杏8克,甘草5克,石膏15克。方解:麻黄、杏仁、开肺疏邪,法夏、银杏、苏子化痰降浊,黄芩、桑皮、石膏除郁热而清肃肺气,款冬花、甘草甘润养肺燥而益金。

2、缓解期。

主证:肺脾两虚:咳嗽气短,咯痰清稀,面白无华,倦怠无力,纳减消瘦,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濡无力。肾气虚:喘咳,气短,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四肢不温,语音低微,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肺健脾温肾。

方药:补肺健脾温肾汤(自拟验方)。

党参10克,熟地10克,五味子3克,款冬花6克,获苓12克,淮山12克,胡桃肉12克,茧丝子10克,地龙6克,炙甘草3克。

方解:党参益气补肺,熟地、五味子滋肾敛肺,款冬花润肺下气、化痰止咳,茯苓、淮山健脾渗湿,胡桃肉、茧丝子温补肾阳,地龙通络解痉,甘草调和诸药。

(责任编辑:zxwq)

育儿之家 原文链接: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