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流感和普通感冒给人们的感觉好像差不多,区别仅仅是前者症状比后者更明显一些而已。但是,这种看法是很不全面的。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或其他上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流感在数年中可能只得一次,普通感冒则可能在一年之内反复发生;流感发病快,潜伏期短,仅 2~3 天,甚至几个小时,感染者多突发高热、冷战、头痛、全身关节痛等,而且还会有各种并发症,普通感冒症状就比较轻;流感传播范围广,普通感冒传播范围比较小。
一经确诊,均应隔离
常有病人问:患了流感,是否要与家人隔离?该如何隔离呢?
作为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在短期内能使多人发病,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流感病人一经确诊或拟诊(初步诊断),均应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以防流感扩散暴发流行。
隔离的方式主要是住院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住院集中隔离费用高,而且病例多了就难以实施。所以,通常病情稳定,仅有一般性流感症状,包括发热、流涕、鼻塞、咽痛、咳嗽、肌肉酸痛乏力,且无其他并发症的人群,可居家隔离治疗。
如何进行居家隔离
首先,家庭成员,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小孩、老人、孕妇和慢性病病人)应尽可能避免与流感病儿接触。所有家庭成员与病儿密切接触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并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
其次,直接接触病儿或处理病儿使用过的物品、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用清洁剂洗手或用消毒剂对双手进行消毒。尽可能相对固定一名家庭成员照顾、接触居家休息和隔离治疗的流感病儿。
病儿使用过的毛巾、手帕和纸巾等物品,应放入单独垃圾袋。病儿使用的餐具、衣物应单独清洗,单独使用。房间可以用过氧乙酸熏蒸,平日注意通风。保持家庭物品表面清洁,定期给孩子的日用品消毒。
呼吸道隔离时间为 1 周或隔离至主要症状消失,隔离期间避免外出,如外出须戴口罩。流感病儿忌食煎炸、油腻、生冷的食物,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发热期间宜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随着孩子的食欲好转,可适当增加肉食。
在此期间,应密切观察病儿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热或神志不清、咳嗽咳痰、胸闷、发绀、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家中儿童、老人、孕妇或合并慢性病者,应该由医生决定是否需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
口罩,并非可有可无
健康人群在日常生活和正常社会活动中,从便捷和礼貌的角度考虑,是无须且不应戴口罩的。但与流感病人接触时,佩戴口罩是爱人爱己的明智之举。病儿外出时,也必须把口罩戴上。
一般情况下,正规的药房或商店销售的外科口罩即可满足个人防护需求。口罩必须按照正确的佩戴方法使用,大小必须完全遮盖住口鼻,佩戴时尽可能缩小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缝隙。尽量保持口罩干燥,潮湿后必须更换。
使用后的口罩要及时处理,避免重复使用。如为可重复使用的口罩,用后必须严格消毒和烘干。摘掉口罩后,必须用肥皂洗手或用酒精对双手进行消毒。
有些人出于美观考虑,或认为戴口罩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而不愿意戴口罩,也有人认为口罩作用不大,这都是不正确的。事实上,真正关爱家人和朋友的话,应自觉地戴上口罩。
流感,关键在防不在治
流感有个特点,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不治疗也可能自然痊愈,因此,医生所能做的就是及时诊断流感病人,进行隔离治疗,不让病人到社会上去传播流感病毒。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理论上来讲,6 个月大以上的儿童以及成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由于青壮年的免疫力较强,所以对于那些身体强健的人来说,流感疫苗可打可不打,但 6 个月到 2 岁之间的婴幼儿属于流感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流感还应该让孩子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如早操、晨跑、散步、游泳等,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居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养成勤洗手、洗澡,勤换衣,勤晒被褥的好习惯;平日多饮开水,均衡饮食,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疾病流行季节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精彩评论